工业智能白皮书2020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2305887邮箱:aii@caict.ac.cn声 明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早期的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到当前持续火热的深度学习等多次技术变革与规模化应用的浪潮。随着硬件计算能力、软件算法、解决方案的快速进步与不断成熟,工业生产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的重点探索方向,工业智能应运而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作为助力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爆发趋势,工业智能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海量数据的全面实时感知、端到端深度集成和智能化建模分析,工业智能将企业的分析决策水平提升到了全新高度。然而,工业智能仍处于发展探索时期,各方对工业智能的概念、类型、应用场景、技术特点及产业发展等尚未形成共识。在此形势下,我们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组织编写了《工业智能白皮书》,本白皮书深入解读了工业智能的背景内涵,分析了工业智能主要类型,并从应用、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工业智能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发展变革方向有所预见。希望能与业内同仁等共享成果,共谋工业智能新发展。编写说明WRITE INSTRUCTIONS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晓晖、王爱华、朱敏、刘默、李铮、杨希、蒋昕昊、李亚宁、尹杨鹏、任禾、贾金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刘献礼、殷宏、金涛、张晨逸、王晓雷、张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二○六所:刘洋阿里云研究中心:王岳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韩健、郑旭东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郎燕ABB(中国)有限公司:李清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谭杰、白熹微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许永硕走向智能研究院:赵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项超参与编写人员PARTICIPATE IN WRITING STAFF组织单位AUTHOR UNIT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编写单位AUTHOR UNI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二○六所阿里云研究中心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量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航天通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阿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米优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光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国信会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汉能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合创三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号智慧城市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爱动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极客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单位提供了相关案例等支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排名不分先后)目录TABLE OF CONTENTS工业智能的内涵(一)工业智能发展背景(二)工业智能的发展历程(三)工业智能的定义及内涵02030402(二)(三)工业智能的典型应用070709111406(一)专家系统沉淀已有知识经验,解决低不确定性低计算复杂度问题(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基于数据跨越机理障碍,解决高不确定性、低计算复杂度问题,占据当前应用“大半江山”(三)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是当前两大热点方向,依靠大样本进行复杂关系的分析或推理(四)方法组合提升可解问题的性能与边界(五)工业智能应用面临四大问题(四)垂直行业工业智能应用分析1618202216(一)工业智能面向不同行业形成不同应用(二)流程行业 - 钢铁行业应用分析(三)少品种大批量离散行业 - 汽车行业应用分析(四)多品种小批量离散行业 - 航空行业应用分析工业智能是工业互联网充分释放赋能价值的关键要素01(一)(六)工业智能支撑产业33353633(一)工业智能形成 “两横一纵” 的支撑产业格局(二)工业智能通用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各异(三)工业化与智能化双向渗透成为两类核心路径(七)推动工业智能发展措施及建议38383838(一)应用引领,促进复制推广与模式创新(二)推动重点方向与关键领域的技术产品突破(三)营造支撑有力的要素保障与发展环境(五)工业智能的关键技术252925(一)工业智能算法作用机理(二)通用技术突破与工业化适配成为解决四类应用问题的关键目录TABLE OF CONTENTS工业智能是工业互联网充分释放赋能价值的关键要素01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工业互联网从发展之初,就将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将数据驱动的优化闭环作为实现工业互联网赋能价值的关键。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1.0中,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核心是基于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即通过数据采集交换、集成处理、建模分析、优化决策与反馈控制等实现机器设备、运营管理到商业活动的智能与优化。工业互联网架构2.0则进一步强调数据闭环的作用,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基于感知控制、数字模型、决策优化三个基本层次,以及由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流构成的工业数字化应用优化闭环实现核心功能。工业智能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优化闭环的关键。在全面感知、泛在连接、深度集成和高效处理的基础上,工业智能基于计算与算法,将以人为主的决策和反馈转变为基于机器或系统自主建模、决策、反馈的模式,为工业互联网实现精准决策和动态优化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工业智能实现了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决策的转化,挖掘数据潜藏的意义,摆脱传统认知和知识边界的限制,为决策支持和协同优化提供可量化依据,最大化发挥利用工业数据隐含价值,成为工业互联网发挥使能作用的重要支撑。工业智能的创新突破不断拓宽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价值。工业智能技术正迎来多方面创新与突破,为支撑工互联网的数据优化闭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工业互联网的能力边界与作用发挥关键作用。一是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为代表的
[AII]:工业智能白皮书2020,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7.97M,页数4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