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

“小”的力量 2019-2020 年小微融资状况报告 全国工商联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蚂蚁集团研究院 2020 年 5 月 8 日 前言 2020 年 2 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有数据以来新高——6.2%。新冠疫情对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冲击极大,而这些小微经营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2019 年8 月的一份报告:来自 99 个国家的数据表明,70%的就业机会来自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这些“小型经济单位”是迄今最重要的就业驱动因素。我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最新结果亦显示,个体经营户对2013 至 2018 年的新增就业贡献率接近 70%。就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因此,当下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活下来。 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李克强总理在 4 月 7 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联合发力,继续加大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渡过难关。” 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体系又以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为主,这些大型金融机构擅长服务大型企业,但较难触达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未能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人民银行 2018 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单户 500 万以下的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的 2%,我国小微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重要作用难以匹配。 我们此次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资金缺口很小,扶一把就能活。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银行业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实现“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传统银行难以全面触达长尾端的客户,许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反映还是贷不到款。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银行业的开放战略,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大数据风控、线上触达渠道和人工智能授信,互联网银行通过技术手段将服务下沉至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疫情期间,全国工商联与蚂蚁集团旗下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牵头联合了 100 家银行,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计划在半年内全力支持全国约 1000 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复工复产,把资金快速精准输送到现有银行体系难以触达的小店、小摊贩等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短短一个月,“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已经服务了超过 800 万户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在总结以上经验的基础上,为及时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重大外部冲击下的生存现状,从而助力各界精准施策,全国工商联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在疫情前后通过多渠道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行了连续调研,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对本报告提供了学术支持,中央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数据研究中心也参与了本报告的分析与撰写。 本次调研在不同时间节点回收了总计近 15 万有效样本,据我们所知,这可能是目前样本最庞大的小微调研报告。以往的调研很难收集个体经营者的数据,此次我们通过金融科技平台触达了海量个体经营者,对于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助力小微复工复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摘要 1、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新活力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9 年,61.2%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营业收入较前一年增加,45.0%的雇佣人数较前一年增加。 2、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受疫情冲击较大。春节后有 72.7%无法正常运营或被迫停工;截至 3 月 12 日,仍有 30.8%未开工,已复工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中,有 48.3%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3、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普遍面临资金缺口,但融资需求额度较小。2019 年,44.2%的小型企业存在融资需求;71.6%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存在融资需求,但 62.7%的融资需求在 100 万以下。受本次疫情影响,截至 3 月 12 日,78.0%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仍存在融资缺口,2.4%已获得融资满足了资金需求,剩下的 19.6%没有融资需求。因此,疫情期间合计共有 80.4%的微型企业与个体经营者需要资金支持,该比例较 2019 年有了一定上升。 4、疫情期间有融资需求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80.4%)中,40.5%已在疫情期间使用了互联网银行作为融资渠道。尤其是餐饮住宿业、批发零售业、文教娱乐业等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普遍规模较小,较为依赖拥有技术能力的互联网银行满足“小额、高频”的灵活融资需求。 5、互联网银行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在改善小微融资可得性上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12.3%有融资缺口的小型企业以及 49.7%有融资缺口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 2019 年选择了互联网银行作为融 资渠道。82.3%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认为现在贷款相比三年前更加容易、便捷。 6、在疫情特殊时期,小微经济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市场主体。春节后,95.0%的被调研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表示对疫情平稳后的未来发展有信心,88.1%表示在 2020 年不会减少用工。 7、新冠疫情可能既是我国建立小微融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一大挑战,也是一大契机。春节后,为应对疫情所带来的损失,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迅速采取措施,36.2%已通过借款或申请贷款补充运营资金,16.6%已通过线上化运营转型销售,12.8%已开启了远程办公。 8、截至 3 月 12 日,71.1%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称还未被抗疫优惠政策所覆盖,这可能是由于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他们最希望获得的支持依次是落实贷款优惠政策(39.2%)、降低贷款门槛(38.7%)、落实政策补贴和纾困资金(25.0%)、出台刺激消费政策(18.4%)和加大减税降费力度(15.6%)等。 9、在疫情及经济复苏期,建议:一是设立多层次小微企业纾困基金;二是出台针对受困小微经营者的专项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动各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三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力量,持续支持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四是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鼓励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联合放贷;五是在疫情期间降低和免除小微经营者的收单手续费。 10、长期来看,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建立小微融资长效供给机 制,建议:一是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以互联网银行为先锋,增加互联网信贷供给主体,打造中国特色数字金融小微融资体系;二是推动政府担保、风险补偿体系建设;三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机制,同时适当开放政务、司法等公共数据;四是改变对银行的考核标准,提高对小微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从业人员实行尽职免责正向激励,将银行对未进行工商登记的个体经营者发放的经营性贷款纳入普惠口径小微贷款考核指标。 课题组成员: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 李振华 蚂蚁集团研究院,执行院长 林诗涵 蚂蚁集团研究院,小微行业研究专家 孙培伦 蚂蚁集团研究院,研究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 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苏 治 中央财经大学统

立即下载
综合
2020-05-29
全国工商联
97页
0.82M
收藏
分享

[全国工商联]: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2M,页数9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9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9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美高端制造独角兽行业分布情况.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中美高端制造独角兽成立时间分布.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我国各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总资产口径).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我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及老年抚养比.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我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我国各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总资产口径)2.png
综合
2020-05-28
来源:中国高端制造投融资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