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穿越政策周期,投资长期成长

创造财富 担当责任股票代码:601881.SH 06881.HK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HINA GALAXY SECURITIES CO., LTD.穿越政策周期,投资长期成长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程培银河证券研究院 医药团队2022.12创 造 财 富 / 担 当 责 任2摘要核心观点:• 2022年初至今医药板块回调,估值进入有吸引力的区间。医药行业回调幅度较大,至12月11日指数下跌17.09%,我们认为有三方面因素:1)美联储加息影响成长股估值,biotech估值收缩明显:2)集采政策不断推进,药品第7批、骨科脊柱、电生理、生化试剂等全年持续推进;3)新冠疫情扰动,二、四季度对行业常规诊疗造成较大影响。至12月11日,医药行业市盈率(TTM)为24.35倍,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仅为119.32%,为历史最低,同时至22Q3公募基金持仓医药占比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医改稳步推进,政策趋于成熟,但也逐步进入深水区。从2018年至今,医药已经历7次全国性药品集采、3次全国性高值耗材集采、6次医保谈判议价以及数十次地方性集采,集采及医保谈判政策已为市场接受,且规则逐渐成熟、具有一定的可预期性。此外,对医疗卫生体制起到全局性影响的DRGs支付改革政策正在推广中,DRGs有望改变医院管理及医生激励机制,将有效提升医保资金效率。受疫情影响、落地进度暂时较慢,预期疫情过后将持续推进。医药政策控费措施对医药创新比较宽容,北京DRGs对创新药械和创新疗法除外支付,人大回复也表明创新器械暂不纳入集采。• 医药生物行业长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从需求端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带来更多老年病、慢性病医疗需求,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是医药行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此外,消费升级将带动医美、眼科、牙科等消费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从支付端看,中国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仍有提升空间,居民人均收入仍在不断上升,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对医药行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非常乐观。创 造 财 富 / 担 当 责 任3摘要• 2023年医药行业投资前瞻:防疫政策在2022年底快速放松使得国内新冠患者短期快速增加,借鉴海外经验,预计2023年一季度至上半年国内可能经历较大疫情冲击,医疗卫生体系压力骤增,考虑常规医疗恢复、叠加“新冠+”患者(部分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总体医疗需求预期将大幅增加,相关药品、检验试剂、手术器械预期将环比同比大增。医药整体估值低位、基金持仓低位,考虑疫情、新基建、及政策影响,我们看好2023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医药投资着眼长远,布局长期可以跨越政策周期的长线品种。• 看好的方向及推荐公司:•1)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下的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眼科(爱尔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兴齐眼药等)、牙科(通策医疗)、医美(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和品牌中药(同仁堂、片仔癀、华润三九)等。•2)医药创新产业升级大趋势:创新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创新器械(微创机器人等),及创新药产业链(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等)。•3)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及国产替代进程的器械装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等)。•4)集采后渗透率提升的高值耗材:心血管(乐普医疗等)、骨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等)、电生理(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5)受益于DRGs政策不断推进、外包率提升的医学检验服务(金域医学、迪安诊断)。•6)长期持续成长的细分龙头:需求稳步提升的血制品(天坛生物等)、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7)生命科学上游(纳微科技、诺唯赞等)、生物医药底层技术(华大智造、聚光科技等)。•8)医药商业中具有特色业务的公司(上海医药、百洋医药等)。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国内医疗系统冲击过大、造成医疗挤兑的风险;医疗“新基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控费及集采降价力度超预期的风险;创新药及创新器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等目录创 造 财 富 / 担 当 责 任医药2022年表现复盘:估值与持仓均处于历史低位1)2022年初至今,医保板块回调,估值进入有吸引力的区间2)2022Q3医药板块基金持仓比例降至历史低位医药未来长期依然乐观1)需求端:老龄化趋势、消费升级、健康意识2)支付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医保支付范围扩大医药政策分析:改革循序渐进,逐步进入深水区1)集采一品一策、医保谈判稳步扩大,规则趋于成熟2)DRGs政策预计是下一步医改重点,将重塑医疗卫生体制、深刻影响行业我们看好的方向1)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眼科、牙科、医美、品牌中药等2)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ADC、双抗、CGT及CXO等3)医疗新基建与国产替代:影像、超声、内窥镜、化学发光、实验室检测流水线等4)走出集采阵痛的高值耗材:心血管耗材、骨科器械等5)DRGs政策受益的方向: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ICL6)长期成长的细分市场:血制品、疫苗7)医药底层技术与核心原料:生命科学上游、测序设备、质谱设备等8)医药商业中的特色资产创 造 财 富 / 担 当 责 任52022年医药行业总体市场表现复盘•2018年以来医药生物指数整体是跑赢大盘,2018年上半年、2019-2020全年、2021年上半年医药板块均有不错表现,2022年则全年较弱,仅在10月后开始小幅反弹。药品及耗材集采、创新药谈判、疫情防控政策等是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图1:2018年至今医药行业市场表现复盘及重要事件回溯数据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2018.5.31医保局挂牌成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4+7”带量采购抗癌药物零关税医保局开启DRGs试点基药新政及目录发布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新版医保目录出台中央发布政策鼓励中药发展鼓励仿制药目录发布新冠疫情爆发新冠疫苗上市《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心脏冠脉支架集采医保目录调整《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国产疫苗纳入WHO紧急使用胰岛素专项带量采购两款CAR-T疗法获批上市中药配方颗粒实施备案制重组人生长激素、血制品、骨科耗材、肝功生化、电生理、OK镜等陆续纳入带量采购《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上海等多地疫情反复,新冠抗原检测自检盒上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创 造 财 富 / 担 当 责 任62022年医药及各行业总体市场表现对比•2022年初至今(2022年12月11日),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7.09%,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21,行业总市值为6.03万亿元,占所有行业总市值的7.95%,排在第3名。图2:各行业总市值占比(截至2022年12月9日)表1:年初至今各行业涨跌幅(截至2022年12月11日)图3:年初以来生物医药行业总市值及占比(截至2022年12月11日)数据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涨跌幅排名指数代码申万一级子行业名称年初至今涨跌幅1801950.SI煤炭21.58%2801230.SI综合14.07%3801170.SI交通运输0.72%4801180.SI房地产-1.73%5801720.SI建筑装饰-3.21%6801200.SI商贸零售-4.50%7801210.SI社会服务-5.27%8801960.SI石油石化-8.24%9801780.SI银行-9.43%108

立即下载
综合
2022-12-12
中国银河
程培
66页
6.16M
收藏
分享

[中国银河]: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穿越政策周期,投资长期成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16M,页数6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自 2018 年起公司连续五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管理层具备丰富的毒理学专业或相关岗位经验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2017-2022H1 公司分业务营业收入(百万元) 图表37:2021 年公司分业务收入组成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2017-2022Q1-3 营业收入及增速(百万元) 图表35:2017-2022 Q1-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百万元)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可比公司估值表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公司盈利预测(百万元)
综合
2022-12-12
来源:昭衍新药(603127)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