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汽车行业策略

分析师:王强 Jimmy(中央編號:BGJ404) jimmywang@eif.com.hk国证国际研究部2024年12月11日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25年汽车行业策略 Ø 自动驾驶是核心竞争力:1)燃油车时代,车企代表:丰田、大众。行业壁垒在于三大件,由于机械结构复杂且外资车企经过百年积淀,技术及专利储备雄厚,造车门槛高。市场份额为外资与合资品牌把控。2)电动化时代,车企代表:比亚迪。汽车结构大幅简化,核心三电均有成熟供应商方案可供采购,造车门槛大幅下降。3)智能时代,车企代表:特斯拉。上市以来特斯拉估值持续高于传统车企,特斯拉销量不到丰田汽车的 1/5,但其市值从 2020 年之后持续超越丰田。Ø 24年是智驾元年:1)特斯拉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端到端方案落地,利于乘客获得接近人类司机的体验。后续国内的蔚小理、华为等相继宣布推出端到端智驾。2)蔚小理的高阶智驾逐步成为车型主要配置,甚至标配。高阶智驾价格带下沉至20万元以内。Ø 投资建议:智驾重点在整车板块。智能化带动整车行情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降本,将产品带入主流价格带(20万元以内),率先实现成熟好用的城市NOA(实现城区内道路的类似人类司机的点对点驾驶)的车企将享受智能化红利。如特斯拉、小鹏汽车的智驾落地,带动行业革新;看好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电动化+出口的发展趋势。零配件推荐耐世特,港股特斯拉与自动驾驶稀缺标的。2概要 3 目录1.行业概况2.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技术变革3.公司推荐4.风险提示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分类Ø 高级辅助驾驶 (ADAS):提供 2 级及以下功能,如 ACC、AEB。Ø 高阶自动驾驶 (AD):提供 2 + 级及更高级别功能,如高速 NOA、城市 NOA。NOA 功能的重要性Ø 是全自动驾驶演进的重要里程碑,可减少驾驶精力,对长距离通勤者有吸引力。4资料来源:灼识咨询;国证国际整理 行业规模Ø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2023年的乘用车销量为2170万辆,其中智能汽车为1240万辆,渗透率达57.1%。预计到2026年及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040万辆及2980万辆,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分别达81.2%及99.7%。Ø 2023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12%,到203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5资料来源:灼识咨询;国证国际整理资料来源:灼识咨询;国证国际整理智能汽车销量渗透率政策鼓励Ø 我国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框架,涵盖牌照发放、试点区域划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商业化运营服务规范,覆盖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路测与试点、车型量产、规模化运营三大阶段。国内政策对 L3 级别自动驾驶上路较保守,车企多在 L2 级辅助驾驶基础上发展,实际多家车企已具备 L3 甚至 L4 级技术储备。6资料来源:工信部;国证国际整理 7 目录1.行业概况2.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技术变革3.公司推荐4.风险提示科技平权自动驾驶感知方案路线Ø 纯视觉技术路线(特斯拉为代表)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路线(Waymo 为代表,以激光雷达为主导),目前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在搭载 NOA 功能的自动驾驶车辆中占主导。成本下降趋势Ø 特斯拉早期智驾方案传感器多且芯片外购,后 HW3.0 自研芯片降本并减少感知硬件,21 年采用纯视觉方案引领降本趋势。华为从 ADS1.0 到 ADS3.0、小鹏汽车从 Xpilot 到 XNGP 不断减配感知硬件。价格区间变化Ø 2023 年新能源车中高速 NOA 功能渗透至 10 - 20 万区间,城市 NOA 功能下探至 20 - 30 万区间,2025 年城市 NOA 功能将下探至 20 万元以内区间。8资料来源:乘联会;国证国际整理智驾体验大幅提升Ø 端到端有望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最终方案,相比早期模块化方案,能整合多个算法,提升系统性能和效率。此前国内主机厂实现城市 NOA 基于高精度地图 + 单车感知方案,存在弊端,2023 年 8 月特斯拉端到端 AI 自动驾驶系统 FSD Beta V12 亮相,2024 年无图方案逐步落地全国,华为及小鹏推出端到端大模型方案,NOA 进入成熟阶段。Ø 相较而言,端到端算法更侧重于数据驱动,通过大规模数据集的训练来优化模型性能,而传统算法则更依赖于规则和有限的场景数据。9 10 目录1.行业概况2.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技术变革3.公司推荐4.风险提示公司推荐Ø 智驾重点在整车板块,智驾体验与能力呈现差异化。智能化带动整车行情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降本,将产品带入主流价格带(20W以内),率先实现成熟好用的NOA(类似人类司机的点对点驾驶)的车企将享受智能化红利。Ø 关键的事件驱动如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L3自动驾驶政策落地。Ø 智能驾驶:特斯拉、小鹏汽车、Ø 电动化+出口: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Ø 零配件:耐世特11特斯拉Ø 预计2025年特斯拉销量增长20%-30%:24年销量175万辆,25年达到210-227万辆,同比增长20%以上。主要增量来自于新车Model Q,预计补贴后价格低于3万美金,计划在上半年推出。Ø 未来特斯拉如要寻找更大规模扩张,需对上海与墨西哥工厂进行扩张:上海工厂是目前产量最大的超级工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墨西哥工厂因为地缘政治和特朗普政府下的关税而暂停生产。Ø 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12月特斯拉已经开始向部分用户推送FSD V13.2,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功能,在设置导航之后,可以通过中控屏一键开启FSD。预计2025Q1特斯拉FSD入华。为行业带来的鲶鱼效应料将持续显现。特斯拉预计明年在加州和德州使用现有车辆(Model 3/Y)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提供付费乘坐服务。监管是自动驾驶出租车广泛部署的最大障碍。Ø 无人驾驶稳步推进:10月特斯拉发布Robotaxi和Robovan,切入L4级别自动驾驶。产品预计于2026年开始生产,并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量产。12小鹏汽车Ø 新一轮产品周期起点起航,新品强劲上行趋势可期:预计小鹏汽车24年销量17.5万辆,25年销量达到50万辆。主要增长来自于MONA 03、P7+及其他新车。Ø 产品矩阵与技术平台厚积薄发,组织管理架构锐意求变:高管团队进行大幅调整,王凤英等新高管加入小鹏汽车,直营和经销体系合并,渠道结构优化,“木星计划”提出,公司管理构架进一步锐意革新。而后打造了扶摇平台、X-EEA 等一系列Ø 自动驾驶实力雄厚:国内首个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神经网络 XNet+规控大模型 XPlanner+大语言模型 XBrain 形成合力。一套智驾软件,标配全车系,适配所有的车型。小鹏汽车的迭代速度在加快。24年底XNGP实现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门到门”体验。25年推出类L3智能辅助驾驶,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26年做到L4级自动驾驶。13比亚迪Ø 第五代DM技术竞争优势明显,新车周期催化成长曲线:2024年5月,公司正式发布第五代DM技术,三大核心部件全面升级。公司的新混动技术具备竞争优势,基于新平台打造的新车如宋、秦,驱动销量进一步增长。Ø 销量增长,新车多:预计2024年和2025年销量达到400万和480万辆。2025年将推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12-12
国证国际证券
王强
21页
1.11M
收藏
分享

[国证国际证券]:25年汽车行业策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1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主要标的情况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机器人和人类的多传感器和柔性电子皮肤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腱绳驱动原理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灵巧手自由度和传动方式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行星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表 35:哈默纳科灵巧手采用谐波减速器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特斯拉第二代灵巧手专利
综合
2024-12-12
来源:工控-机器人2025年度策略报告:工控复苏拐点渐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