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

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 前瞻水环境国际最佳管理实践与中国特色的碰撞与融合本白皮书由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 (GWI国际水务智库)与格兰富联合出版目录鸣谢出版商作者制作4 内容摘要6 第一章 海绵城市: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10 第二章 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本质15 第三章 中国海绵城市:特定问题,定制化解决26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际最佳管理实践32 第五章 海绵城市转型思路34 参考文献 吕永鹏博士, Jes Clauson-Kaas, Darla Nickel, Kai Yun Tay, Geok Suat Ong, Dawn Phua, and Geok Ling ChengBrandBox A/SS1, Birkevænget 2DK-8850 Bjerringbrokan@agency-spring.com+45 2423 0689SPRING Production A/SStudsgade 22DK-8000 Aarhuspab@agency-spring.com+84 90 2687 014Ana Budimir, Malin Hedlund, 钱颖佳,沈雨佳博士Media Analytics Ltd., Suite C, Kingsmead House, Oxpens Road, Oxford OX1 1XX, United Kingdom Tel: +44 1865 204 208 / +86 (0)21 53681239 Fax: +44 1865 204 209 Email: shanghai@globalwaterintel.com GWI不担保本出版物中所含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对使用这些数据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出版商许可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内容引用和发布23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本质是传统城镇化建设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海绵城市起源于国外低影响开发(LID)的雨水管理理念,但由于中国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海绵城市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是一项涵盖了与水环境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型建设理念。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加被视为城市发展规划的倡议,旨在将绿色基础设施(如透水铺装,人工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等)与灰色雨洪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深层隧道等)相结合,并融入城市设计,将城市从钢筋混凝土丛林转变为宜居、绿色和健康的生态环境。 在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尚处于动态发展与验证的过程。在国家政策和实际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于2015年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项目计划,以“到2020年,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为目标,为30个试点城市在三年内提供总额高达60亿美元的中央政府财政补助。本白皮书共选择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作为案例,旨在解析这些城市在面临其独特的城市水环境挑战时所制定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为创建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海绵城市模型提供参考。 其中,上海在土地可利用率低的挑战下,通过将“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解决城市内涝和水质保护的难题;福州内河水系较多、污染严重,以创新的PPP融资模式将项目打包,系统治理城市的黑臭水体;天津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通过建设中新生态城试点,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广州在老城区多、排水能力不足的挑战下,通过建造地下深层隧道,解决雨污溢流污染和内涝的难题;萍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通过积极寻求多途径的融资渠道,如获得亚行提供的基础设施贷款等,为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经济支持。这些城市在近几年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均取得不小的进展,却也同时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白皮书同样选择五个国外海绵城市的成功实施案例作为类比,旨在将世界各地水资源适应型城市的创新建设与中国海绵城市的初步探索实践相融合,相互借鉴、各取所长。同时,也针对中国海绵城市在摸索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供如下的转型思路与亮点借鉴: • 海绵城市资金需求大、融资模式单一:需探索新型的融资模式。如日本名古屋所设立的“绿化设施评价认定制度,根据不同的绿化水平认定获得优惠的银行贷款。德国柏林政府则通过实施“雨水费制度”,借助公共收入,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 • 海绵城市涉及专业多、覆盖领域综合:需制定综合性 顶层设计方案。新加坡通过设立“ABC水源计划”, 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修复; • 海绵城市项目流程长、参与机构繁杂:需从全生命周 期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如丹麦哥本哈根商学 院所签订的泵站服务运营合同,通过对雨洪基础设施 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降低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成 本; • 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广、区域问题分散:需将集中的排 水设施分散为多个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对雨水就地 净化和再利用。美国华盛顿特区通过启动的绿色屋顶 补贴计划,给予社区安装分散式绿色处理设施一定的 资金补助。因此,在将理论建设方案落实到初步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评估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本白皮书结合国内外海绵城市实施案例,探索如何将国际先进经验和中国实际应用情况相融合,使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向更具适应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方向转变,也为全球海绵城市建设添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海绵城市建设框架“钢筋混凝 土丛林”绿色宜居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方针“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组织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智慧信息系统, 深层隧道, 黑臭水体治理政策战略计划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社会资本渗滞蓄净用排• 透水铺装• 雨水花园• 绿色屋顶• 植草沟• 下凹式绿地• 雨水调蓄设施(雨水罐, 地下调蓄设施)• 自然水体• 河道综合整治• 建设沿岸生态缓坡• 雨水综合利用• 污水再利用• 泵站• 管网• 深层隧道• 污水处理厂• 排水防涝设施水生态水资源雨水及污水再利用暴雨内涝防治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污染控制水安全水环境图片来源: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内容摘要45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图1.1: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增加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地球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干旱和洪涝威胁。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由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逐年增加,2016年由于洪涝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3640亿人民币,相当于全国GDP的0.5%。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造成了土地硬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大以及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暴雨流量和汇流速度,从而进一步加大城市的内涝灾害风险。挑战二: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快速城镇化全球气候变化海绵城市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据统计,中国有62%的城市正遭受内涝问题的侵害,一到雨季就易陷入暴雨频发、内涝横行的窘境。这

立即下载
公用事业
2018-07-20
GWI
19页
6.8M
收藏
分享

[GWI]:海绵城市:打造绿色、宜居、资源化的前瞻水环境,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8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国:“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是当前最佳组合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杠杆率提升具有结构性 图 18:社会融资总额累计同比增速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金融周期下半场:宏观杠杆率下降 图 16:国企杠杆率高位企稳,民企杠杆率快速上升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重要环保上市公司股价复牌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环保固定投资 2018 年开始高速回升 图 13:公共财政支出——节能环保科目增速换挡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我国环保投资强度小于环境退化指数 图 11:各省环境退化指数情况分析
公用事业
2018-07-20
来源: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告环保篇:环保之辩,“加与减”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