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Q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西南财大x蚂蚁研究院x蚂蚁智库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2Q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蚂蚁集团研究院 蚂蚁理财智库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1 研究团队介绍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 2010 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三大数据库。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和季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 2019 年,中心完成第五轮家庭金融入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新疆、西藏、港澳台外的 29 个省,340 个县,1364 个社区的 34691 户家庭。样本具有全国和省级城市代表性,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2021 年,中心完成第六轮调查。 此外,中心还积极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开展相关领域的政策探讨和学术研究,服务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宏观政策和国家治理改革的智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包括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家庭储蓄、消费与保险行为研究、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研究、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基层治理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城镇化系列问题研究等,在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心将以“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宗旨,树立“学术研究国际一流,政策研究国内领先”的目标,力争成为有重大社会及业界影响力、公信力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 蚂蚁集团研究院 蚂蚁集团研究院是蚂蚁集团内部战略分析和学术研究机构,围绕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重大问题,以及数字金融理论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战略分析、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等工作。蚂蚁集团研究院广泛与国内外政策和学术界展开数字金融前沿性联合研究,通过大数据建立一系列指数产品和分析模型,构建以数据实验室为主体的研究开放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实证分析支持,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思考,为公共决策提供量化分析参考。概括之为研创新之道,取科技之势,护实体之航。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2 蚂蚁理财智库 蚂蚁理财智库是蚂蚁集团旗下蚂蚁财富平台发起,联合行业头部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等共同组建,服务于广大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智囊团。截至 2021 年末,已有超 30 家专业机构和高校,逾 60 位专家学者参入智库,从专业的视角出发,通过直白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让大众更加了解金融市场发展变化,对于资产配置以及合理的投资行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助力广大投资者实现中长期的理财目标。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3 【摘要】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并于每季度末展开调研。本报告主要基于 2022 年第一季度调研分析所得1。 报告发现,首先,2022 年第一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指数分别为104.1 和 103.1,增速略有上升,财富增速继续超过收入增速,但工作稳定性指数仍低于 100,指数略有回落。分群体特征看,高收入组的财富指数持续向好;低收入组家庭的财富和收入降幅收窄、工作稳定性下滑;自由职业群体的经济状况仍较差,但降幅收窄,其财富指数为 96.3。 其次,对财富增加的家庭来说,房产依然是影响家庭财富变动的最主要因素,2022 年第一季度住房资产对财富增加贡献了 63.8%,金融投资价值对财富增加贡献了 26.8%。相比上季度,金融投资对财富增加的贡献率有所下滑,房产对财富增加的贡献率有所回升。对财富减少的家庭来说,金融投资价值减少是最主要因素,贡献率为 43.8%,住房资产减少贡献率为 40.3%。受房价波动影响,相比上季度,房产对财富减少的贡献率增加。 再次,今年一季度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表现较差,平均收益率仅 0.88%。家庭对各类金融资产配置的意愿有所调整,家庭对存款类、保险类、股票/基金类、海外资产类和贵金属类各类资产配置意愿继续增加,对存款类及贵金属类具有避险资产特点的资产配置意愿更高。股票与基金配置意愿对比看,家庭对偏股型基金的配置意愿增幅回落,对偏债型基金的配置意愿增加,均略高于股票的配置意愿。本季度均衡类配置家庭占比继续上升,均衡配置家庭的财富和投资收益水平也更高。 经历了 2021 年的基金热,在年初以来基金普跌的市场形势下,有 78%的投资者其公募基金投资占家庭金融资产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仅 8.5%的家庭公募基 1 2022 年一季度调研问卷回收时间为 2 月 24 日至 3 月 4 日之间,在此期间股市大盘比较平稳,且该期间上海、吉林等多地疫情还处于爆发初期,疫情防控相对宽松,因此一季度调研数据可能偏乐观。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4 金投资占比下降。从配置份额看,超六成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控制在 30%以内。择基方面,家庭在购买或申购基金产品时,最为关注的维度是基金的业绩稳定性与最大回撤,其次是业绩,然后是基金经理的板块及风格是否稳定。选择维度在不同特征的家庭中存在细微差别,如越年轻的群体,关注基金中短期业绩的比例越高;学历越高的群体,关注基金经理擅长的板块及风格是否稳定的比例越高。收益方面,超三成对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的预期年化收益为5%-10%,另约三成预期在 10%-20%,有 13.5%的家庭预期在 20%以上。年轻、高收入、高学历群体的预期年化收益相对更高,如 13.6%高学历群体的预期年化收益在 40%以上。回撤方面,近五成家庭选择在回撤 20%以内时赎回,仅 9.5%的家庭选择在回撤 20%以上时赎回,13.4%的家庭指出如果还有浮盈,即使回撤也不会赎回。另近三成认为回撤幅度对赎回决策无影响,侧面表明相比接受实际亏损,这部分家庭更易接受账面亏损。 公募基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方面,超五成“投资产品时,会从资产配置维度去看”,超四成“在产品赎回时,倾向于先赎回亏损后又回本的产品”,约六成“相较于听取他人意见,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近四成“相较于拉长投资时间,更喜欢短期操作获利”,近七成“相较于不熟悉的投资品类或股票或基金,更倾向于投资熟悉的”,以上反映了虽然过半公募基金投资者重视家庭资产配置,但部分家庭存在出赢保亏、过度自信、炒短期及熟悉偏好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此外,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继续提升,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相对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受股市波动影响,高资产家庭避险类资产投资意愿上升,因此固收或基金类线上投资增幅低于上季度;年老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增幅也低于上季度,偏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配置意愿指数下降。 最后,一季度家庭消费继续增加,享受型消费仍未恢复。分群体看,受信
2022年Q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西南财大x蚂蚁研究院x蚂蚁智库,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5M,页数8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