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区域研究报告 1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公共融资部 邬羽佳 经济实力: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及制造业基础稳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2023 年,山东省经济恢复向好,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068.7 亿元,保持全国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较上年增长 6.0%,列全国第九位,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 0.8 个百分点。从三大需求看,2023年山东省受益于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的持续发力,缓和了房地产投资下行的负面影响,实现总体投资增长;消费在上年低基数及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有所回暖;进出口总值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全省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为 5.2%、8.7%和 1.7%,分别同比下降 0.9 个、提高 10.1 个和下降 12.1 个百分点。2024 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1981.3 亿元,经济总量依然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三;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6%,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 0.8 个百分点;当期投资、消费保持稳定,进出口受益于出口规模扩大增速提升,增速分别为 3.9%、5.2%和 3.0%。 从下辖各市经济情况看,山东省内各市经济仍呈现为沿海和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一定梯度的格局。2023 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均保持增长,且增速有所提升,增长水平集中在 5%至 7%区间;从经济总量看,当年除东营市和德州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地市经济规模排序与上年保持一致。2023年,青岛市仍以较大优势领跑全省经济,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760.3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17.1%;省会济南市紧随其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757.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13.9%;2023 年,沿海城市烟台市经济体量首次跨入万亿元行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162.5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11.0%,位列全省第三。其余各市经济总量处于 2100 亿元至 7700 亿元之间。2023 年山东省大部分地市投资增势继续走低,增速均为个位数;各地消费市场逐步改善,消费增速大幅回升,处于 6%至 12%的区间;外贸发展速度大部分地市有所缩窄,仅济宁市有所扩大。2024 年上半年度,各市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总量序列除淄博市和菏泽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市规模排序与 2023 年保持一致。 财政实力:2023 年,受益于经济恢复性增长,叠加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加快,收入规模及质量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处于中上水平。但主要受土地交易行情下行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继续下降。全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464.8 亿元,同比增长 5.1%,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五位,位次与上年保持一致;税收比率为 70.1%,较上年提升 2.6 个百分点,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在全国各省市降序排列第十四位,较上年后移 1 位。同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4925.4 亿元,同比下降 19.0%。2024 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平稳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当期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065.1 亿元,同比增长 3.6%,财政自给率为 67.1%,自给能力提升。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势,虽陆续出台宽松政策,但区域土地市场表现低迷,房地产市场修复尚需时日,预计短期内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依然承压。 从下辖各市情况看,2023 年山东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保持增长,收入规模排序方面仅泰安市和威海市位次调换,其余各市规模排序均与上年保持一致。2023 年,青岛市和济南市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37.9 亿元和 1060.8亿元,虽增势相对较缓,但领先优势明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烟台市和潍坊市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当年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73.9 亿元和 608.3 亿元,但排名第三位的烟台市与前位规模差距明显。其余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于 180 亿元至 480 亿元区间。2023 年大部分地市的税收比率有所提升,整体财政收入质量尚可;但收支平衡能力分化依然较为明显,其中青岛市、济南市、东营市、淄博市和烟台市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超过 70%,而临沂市、聊城市、菏泽市和德州市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则未达 50%。2024 年上半年度,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比保持增长,其中青岛市和烟台市增速表现不理想,当期均为 0.6%,其余各市增速较为接近,位于 4.2%至 5.7%区间。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2023 年山东省内大部分地市土地市场景气度持续欠佳,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下行压力加大,仅东营市、德州市和聊城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增长。当年青岛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扩大,实现规模 530.8 亿元,同比下降 40.8%,规模依然居全省第一位;济南市基金收入降幅收窄,同比下降 6.3%至 520.8 亿元,规模排名升至第二位;潍坊市基金收入同比下降 31.0%至 490.9 亿元,降幅较上年亦扩大,规模排名降至第三,较上年后移1 位。烟台市和威海市基金收入降幅显著,当年分别同比下降 35.4%和 44.0%至278.2 亿元和 189.4 亿元,规模排名分别下跌 3 个和 7 个位次。2023 年,大部分地市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仅枣庄市、德州市、日照市和菏泽市,较上年减少 3 市。2024 年前三季度,包括泰安市、滨州市、威海市、济南市、临沂市、烟台市和枣庄市在内的七市土地成交额同比增长,其余地市的土地出让成交额则同比下滑,且大部分城市跌幅较大,同比降幅在 10%以上,其中青岛市降幅最为显著,为46.8%,区域土地市场仍存在下行压力,后续基金收入面临缩量可能。 债务状况: 2023 年,山东省(不含青岛市,下同)政府债务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年末绝对规模超越江苏省,仅次于广东省。2023 年末,山东省政府债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务余额为 23900.7 亿元,较 2022 年末增长 16.5%。但因其财政实力较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23 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3.9 倍,位列全国 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十六位,较上年后移 2 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山东省新增债务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加之具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财政实力,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山东省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区域,2023 年末共有 12 个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超千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 2 个城市。青岛市和济南市政府债务规模突出,2023 年末分别为 3620.0 亿元和 3180.4 亿元,居全省前 2 位;泰安市、东营市、枣庄市和日照市 2023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在 1000 亿元以内;其余地市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则位于 1000 亿元至 2400 亿元区间。从增速看,各地市2023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均较上年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相对较快,其中
山东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8M,页数2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