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研究:AI与通信2024年11月

编者按编者按朱佩英博士华为Fellow童文博士华为Fellow早在 2018 年,华为就率先提出“智能互联(Connected Intelligence)”的 6G 愿景。今天,随着 AI 革命加速使能各行各业,我们的使命是要构建下一代移动平台,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提供智能服务。2023 年 11 月,国际电信联盟 ITU-R 就 6G 框架建议达成全球共识,将 AI 和通信一体化列为 6G的支柱之一。这意味着,AI for Network 和 Network for AI 已经成为 6G 的标志性代际技术,终端和超算中心的全面 AI 化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古滕堡的文字印刷术开启了人类的信息革命,后来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在体力上超越了人类,而现今的 AI 技术则会让机器在智力上超越人类。放眼未来,6G 移动网络将成为 AI 和通信一体化的基础平台,把超级智能服务带给每一个人、每一个物。移动产业的规律在于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演进。6G 的市场窗口期将在 2035 到 2045 年,因此 6G网络和 6G 终端必须适应未来消费者和垂直行业的需求。回首 20 年前,互联网是最新技术的使能者,移动通信因拥抱互联网而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今天,AI 成为了最新技术的使能者,并且正在成数量级地快速跃迁,带领我们走进超级智能的数字世界。6G 移动通信与 AI 的结合,将打造移动网络的新范式,成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接口,全面使能通用人工智能(AGI)和具身智能(Embodied AI)。6G 网络不应局限于生成式 AI,而应将 AI 贯穿到终端、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的感知、推理、判决以及实体操作的全流程中。在 AI 和通信一体化的加持下,6G 网络将具备通感一体化特性及能力,实现原生的网络智能。在 6G 终端演进方面,需要 AI 来驱动革命性突破,引领全产业链成功。在后移动宽带业务时代,终端技术的突破将是移动产业演进的关键。6G 移动终端也将迎来新的革命,向 Full AI 演进,通过终端能力的跃迁实现 6G 网络升级,最终引领全产业链成功。在架构设计方面,6G 需要超越 SBA(基于服务的架构),基于 Agentic AI 技术进行重构,从而走向 ADGN(应用驱动的生成网络)。与 5G 相比,6G 不单单是技术和架构的演进,而是要带动移动产业以及各行各业进行广泛的技术革新。围绕 AI 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本期《华为研究》荟集了多方研究成果,不仅有华为专家的贡献,还有学术界和同行合作伙伴的愿景分享与成果展示。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 6G“智能互联”愿景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目录华为研究内部资料,免费交流准印证号:(粤B)L0240054主编:廖恒本期责任主编:童文,朱佩英编委会:廖恒,童文,肖新华,胡邦红,周慧慧,鲍丰,Jeff Xu,陈海波,陆品燕,王建兵,李瑞华,白博索阅、投稿、建议和意见反馈,请联系:HWResearch@huawei.com印刷数量:4000本印刷单位: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印刷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印刷日期:2024年11月25日编印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送对象: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版权所有 © 2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展望目 录面向通信的机器学习:通向智能传输与处理之路02王世雄,李烨5.5G 时代的人工智能:场景、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17林英沛,陈雁,秦熠,孙琰,徐瑞,杨玉雯,张征明,陈家璇,田洋,曹佑龙,柴晓萌,陈宏智,齐鸿,庞旭预见 6G,通信 + AI29唐雄燕,王友祥,隋腾飞计算即服务:探索移动终端的无限可能33袁雁南,吴琦,康艳超,刘健康,孙晓文,姜大洁,秦飞NetGPT 十大问题40童文,彭程晖,杨婷婷,王飞,邓娟,李荣鹏,杨璐,张宏纲,王栋,艾明,杨立,刘光毅,杨旸,肖遥,岳烈骧,孙万飞,李泽旭,孙文文6G 网络通信大模型关键问题与技术探索45杨婷婷,张平,郑孟帆,李楠,马帅CONTENTS技术实践6G AI 和通信的性能要求和评估方法50张公正,王坚,李榕,陈雁,邵家枫,林辉,王俊,马江镭,朱佩英 AI 原生 6G 网络的数据面设计57严学强,张馨然,王俊凡,张翼基于 AI 的射频及天线设计114王光健,阳棂均,Jimmy Jian,Chandan Roy,潘立,黄国龙,蔡华,童文利用语义数字孪生增强无线通信与大语言模型推理的性能101陈佩瑶,葛屹群,张其蕃,史无限,魏哲远数字孪生在线信道建模:愿景、进展与挑战107李俊伶,张惟天,王承祥,黄晨物理启发的智能通信:机遇、进展和趋势125邢子青,黎日东,陈子瑞,杨照辉,张朝阳AI 大模型赋能机器人及其为 6G 带来的机遇133Massimiliano Maule,Anh Vu Vu,曹瀚文,付廷中,Mohamed Gharba,Daniel Gordon,Joseph Eichinger,张申飞,吴艺群,安雪莉,卢磊大语言模型在无线通信知识管理领域的实践探索142侯宏伟,马驰翔,杜笠弘,李俊辉基于联邦学习架构的 6G 空口数据分布式生成新方式73徐明枫,李阳,周伟,刘慧,江甲沫面向 6G 网络内生 AI 的服务质量保障78刘光毅,王凯悦,邓娟,吴佳骏,胡焕然,林冠臣6G 智能内生网络多维资源联合编排管控技术研究86王栋,郭建章面向 6G 的非正交叠加导频传输与接收方案研究94肖寒,田文强,郑旭飞,刘文东,沈嘉无线网络在网学习基于潜在结构蒸馏的分布式 LLM65Abdellatif Zaidi,Romain Chor,Piotr Krasnowski,Milad Sefidgaran,Rong Li,Fei Wang, Chenghui Peng,Shaoyun Wu,Jean-Claude Belfiore展望02 | 华为研究 2024 年 11 月面向通信的机器学习:通向智能传输与处理之路王世雄,李烨摘要关键词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无线通信研究主要遵循传统路线,包含问题分析、模型构建与校准、算法设计与调优,以及整体测试和经验验证等环节。然而,在处理大规模复杂问题和管理动态海量数据时,这种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导致传统通信系统和技术效率低下、性能受限。因此,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革命浪潮,无线通信领域开发出高度自适应、更高效且更智能的系统和算法。这一技术革新为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智能化铺平了道路。本文将探讨机器学习在智能无线通信中的典型作用,及其特点、挑战与实际考虑因素。机器学习,智能传输,智能处理展望华为研究 | 03 2024 年 11 月1 引言自 19 世纪以来,无线电通信开启了人类社会信息传输的新纪元。在摩尔斯电码和电报机等早期无线电时代,传输技术严重依赖人工操作,限制了信息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为了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的自动化,第一代“智能传输与处理”概念应运而生。到了 20 世纪,模块化通信系统取得了重大发展。模块化通信系统由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发射波束赋形、无线传输、接收波束赋形、解调、信号检测、信道解码和信源解码等基本模块组成 [1–3]。从方法论上来看,模块化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遵循系统化研究路径,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开发与校准、算法设计与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24-12-09
156页
26.08M
收藏
分享

华为研究:AI与通信2024年11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08M,页数15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闪存现货价格(美元)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DRAM 现货价格(美元)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辆)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智能手机出货量(万部)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电子周涨幅 TOP 5 图表7:电子周跌幅 TOP 5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电子各板块年涨跌幅
信息科技
2024-12-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