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AI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
AI 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 2025-01-0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1 / 7 AI 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 原创 来觅研究院 RimeData 来觅数据 撰稿 梁秋兰 2025-01-08 导读:2024 年 12 月 30 日,爱诗科技旗下 AI 视频生成模型 PixVerse V3.5 正式上线,其在生成速度、运动控制、动画效果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在 PixVerse V3.5 Turbo 极速生成模式下,最快 5 秒、平均 10 秒生成视频,进一步推动 AI 视频生成的普及。自 2024 年 2 月 OpenAI 首次发布 AI 视频生成模型Sora 以来,快手、字节跳动、腾讯、谷歌等多家企业也相继推出了 AI 视频生成模型,行业竞争愈加激烈。AI 视频生成现状如何?商业化进展如何?投融资情况如何?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AI 视频生成现状 AI 视频生成是指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自动生成视频内容的过程。相较传统视频的制作,AI 视频生成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性:AI 视频生成产品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产出视频,大幅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例如,制作一个常规的宣传视频,传统视频的制作可能需数天甚至数周时间,但 AI 视频生成产品仅需几分钟到几小时;(2)灵活性:用户仅需调整文本描述、参数设置等,AI 视频生成产品便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和输入条件生成多元化的视频内容;(3)创新性:AI技术为视频创作带来丰富的思路和风格,帮助用户突破传统创作的限制。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图像拼接生成阶段,到 GAN(生成对抗网络)、VAE(变分自编码器)、Flow-based(流模型)的应用,再到自回归和扩散模型的兴起。早期的视频生成主要依赖于图像拼接技术,通过将静态图像序列拼接成视频流,但这种方法生成的视频质量较低,连贯性较AI 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 2025-01-0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2 / 7 差。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2016 年后 GAN、VAE、Flow-based 等技术开始被应用于视频生成,生成视频的质量和连贯性得到显著提升。2020 年以来,自回归模型和扩散模型的出现进一步推动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发展,使其生成更加逼真和连贯的视频内容,且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当前 AI 视频生成技术逐步从实验阶段迈向实用化,成为 AI 领域的重要分支。快手、字节跳动、OpenAI、Runway 等众多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推动 AI 视频生成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OpenAI 发布的 Sora 可根据文本、图像和视频输入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其采用Transformer+Diffusion 模型的组合,实现视频生成的连贯性和准确性,验证了 Transformer 和Diffusion 模型结合的有效性,为 AI 视频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尽管 OpenAI 率先发布 Sora,在 AI 视频生成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但国内企业不断追赶,模型性能持续提升,目前爱诗科技的 PixVerse、快手的可灵等 AI 视频生成模型在综合性能上表现出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 Sora。据 AGI-Eval(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合作发布的大模型评测社区),2024年 12 月,PixVerse-V3、Kling1.5、Video-01 的得分(评测维度包括视频-文本一致性、视频质量、运动质量等)超越 Sora。 图表 1:2024 年 12 月文生视频模型评测榜单 Top10 名称 所属公司 地区 得分 PixVerse-V3 爱诗科技 中国 0.5732 Kling1.5 快手 中国 0.5730 Video-01 Minimax 中国 0.5642 Sora-720p OpenAI 美国 0.5610 Sora-1080p OpenAI 美国 0.5480 Kling1.6 快手 中国 0.5433 Pika1.5 Pika 美国 0.4982 Vidu 生数科技 中国 0.4965 Dream_Machine Luma 美国 0.4942 Gen3 Runway 美国 0.4775 资料来源:AGI-Eval,来觅数据整理 AI 视频生成领域参与者众多,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AI 视频生成的主要参与者包括:(1)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字节跳动、快手、谷歌等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AI 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 2025-01-0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3 / 7 强大的技术实力,先后推出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 AI 视频生成模型;(2)初创企业:爱诗科技、生数科技、OpenAI、Pika、Runway 等众多初创公司具有创新的思维和技术实力,在 AI 视频生成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3)研究机构:央国企搭建的 AI 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如 TeleAI(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源研究院等,在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方面具有优势,致力于推动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但众多企业的入局,也在加剧 AI 视频领域的竞争程度。自 2024 年 2 月 Sora 发布以来,AI 视频生成的产品已有较大的进步,基础生成时长不断增加。同时,这些 AI 视频生成产品在分辨率、帧率等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生成的视频效果持续提升。AI 视频行业技术不断革新,产品迭代速度快,整体市场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 AI 视频生成商业化进展 现阶段,AI 视频生成领域正在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主要通过 To C 端和 To B 端两种服务模式实现商业化。To C 端主要通过提供付费订阅服务,如快手可灵、字节即梦、智象未来(HiDream.ai)等,这些平台提供不同等级的订阅服务,如免费版、标准版、高级版、尊享版,价格为每月数元到数百元不等。To B端则主要通过 API 接口和解决方案服务,如快手可灵、生数科技、爱诗科技等,服务领域涵盖了影视、互联网、营销广告等,
[来觅研究院]:AI行业:AI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与商业化的竞逐之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5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