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快发展碳金融 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 / 6请参阅本报告最末重要声明作者:王欣蕾电话:010-58352887邮箱:xhcj@xinhua.org编辑:杜少军审核:张骐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快发展碳金融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包括支持碳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政策工具,建设碳市场旨在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围绕碳账户创新多元金融服务和推进气候投融资是发展碳金融的两个抓手。基于碳账户体系建设,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形成多元化消纳渠道,将其作为增信要素,或通过交易变现,进一步推动碳普惠机制落地。气候投融资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目前气候投融资活动集中在“减缓”,重点是搭建平台加强项目对接,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官方网站:www.cnfic.com客服热线:400-61231152025 年 3 月 13 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2 / 6目录一、多措并举支持碳市场建设,做大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3二、围绕碳账户创新多元金融服务,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4三、加强项目对接、创新金融服务,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推进气候投融资.........................................................................................................................53 / 6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快发展碳金融 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包括支持碳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政策工具,建设碳市场旨在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一、多措并举支持碳市场建设,做大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具体包括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支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碳市场建设。其中,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政策工具,建设碳市场旨在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方案》提出多项措施支持碳市场建设。总体上,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支持国家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并围绕企业碳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方案》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运用涉碳数据、加强气候投融资项目对接和支持低碳技术开发三方面为碳市场建设作出贡献。碳账户体系建设是发展碳金融的基础性工作。《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等涉碳数据,主动拓展与碳账户相关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碳账户体系建设和涉碳数据运用是形成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前提,为气候投融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收益参照。《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金融对接,强化金融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金融服务。此外,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碳减排技术领域,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金融服务。4 / 6二、围绕碳账户创新多元金融服务,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碳账户是采集、记录、核算、评价碳排放表现相关数据的账户,逐渐成为金融定价的依据之一。银行企业碳账户是银行将企业能源消耗等环节作为减排关键点进行监测、量化和管理的碳账户,通常包括碳排放信息、碳减排信息、碳资产持有信息、双碳管理情况等内容,是银行授信重要的参考因素。个人碳账户是平台实时记录低碳行为、折算出减排量、自动生成减排记录的碳账户,是个人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因素,促进个人消费的减排。《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等涉碳数据,主动拓展与碳账户相关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提高涉碳数据开发利用程度,形成多元化消纳渠道,将其作为增信要素,或通过交易变现,进一步推动碳普惠机制落地。在企业碳账户开发利用方面,青海省银行机构持续探索形成了可借鉴的模式。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充分运用绿色金融评价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数据,创新“碳e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将碳账户数据作为授信测算、尽责审查和提款审核的参考,对减排降碳成效显著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等方面给予差异化优惠支持。民生银行与国网英大集团合作推出的支持中小微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信贷产品“民生碳e贷”,依托“高频碳排放监测平台”,以用电量推算碳排放量,民生银行将“碳评价”结果运用于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中,在授信中增加“碳减排能力”维度,根据“碳积分”授予优惠融资利率以及增加额度。通过“碳评价”衡量企业环境影响程度和绿色发展水平,再将“碳评价”纳入授信体系,差异化提供资金支持,民生银行将企业“碳排放”转化为“碳收益”,实现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与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创新的“双赢”。与支付宝“蚂蚁森林”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不同,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具有更强的交易属性,通过搭建个人碳账户,运用日常消费场景涉碳数据,加强个人用户低碳行为与银行金融服务的衔接。多数银行对个人碳账户的开发利用还集中在积分商城权益、信用卡额度层面。将个人碳积分纳入小额普惠贷款授信标准是银行盘活个人用户碳资产、创新普惠金融业务的主流做法。浙江衢州衢江农村商业银行是国内较早将个人碳账户积分与个人信贷业务相结合的银行机构。银行业务创新依赖于碳账户建设,这是双碳时代绿色金融基础设施。2018年,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依托浙江衢州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衢融通”)创造性开展个人碳账户建设,指导银行机构折算个人绿色金融行为碳减排量,计算碳积分。浙江衢州衢江农村商业银行在2021年创新推出基于个人碳账户的信贷产品“点碳成金贷”,根据个人碳账户积分,将客户分成“浅绿”“中绿”和“深绿”5 / 6三个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针对碳积分最高档次的“深绿”客户,给予
[新华财经信息咨询]: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快发展碳金融 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M,页数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