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中国移动
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2020年11月02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前言一、中国智慧教育之困 06二、智慧教育的模式之变 12三、智慧教育的角色之变 20四、5G+科技支持下的智慧教育之变 3203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一、中国智慧教育之困前言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及世界多个国家陆续爆发,且其高传染性、高隐蔽性、长潜伏期导致全球累计确诊感染者已经超过4,500万人,全球人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疫情的大面积蔓延及持续导致很多国家陆续从“停课”到“网课”的转变,“停课不停学”成为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期望,这对全球教育发展的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全球来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业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规划提出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强调要重视重大科技创新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重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教务、师训、教管等教育形态的重塑,重视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教育的迫切需求,对于我国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提出了指引。2020年3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20年3月16日,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明确将“5G+智慧教育”作为七大5G创新应用工程之一。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这是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前言04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前言尽管教育信息化政策日渐明朗,在实践“优质均衡的教育愿景”过程中,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在校生规模,然而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均衡,全国各省间、城乡间、甚至同区各校间的教学资源差异仍普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另一方面,随着职业寿命的增加和科技的快速迭代,实现个性化、随时随地的终身学习模式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及国民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使命,而实现这个使命依赖于技术发展和教育场景的高度有机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为教育创造更多的新颖、创新的模式,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个性化定制。新的教育环境将促使教育参与各方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以新方式为教育生态贡献价值,形成高效、可持续性的教育发展闭环。有了技术和工具的支撑,才能形成教育理念、模式和体制的全方位转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强国的愿景。5G作为最新一代的通信网络技术,其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特性对智慧教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5G网络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丰富和优化教育应用场景,成为支撑中国教育发展的毛细血管。同时,云网融合的发展通过云平台来承载教育信息化应用,在学校之间实现快速的覆盖,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5G时代是云的时代,也是云和网融合的时代,5G加速云网融合,云网融合为5G赋予更多内涵,二者联合为智慧教育赋能。5G运营商依托其5G 通信网络资源的关键能力、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的优势,在智慧教育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5G时代,如何把握住“新基建”、5G、云网融合的风口,确保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同时协调多方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区域级的治理平台和内容资源平台等将成为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05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一、中国智慧教育之困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一、中国智慧教育之困06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在校生群体,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中国拥有4,713.9万学前教育在校生,1.06亿小学在校生,4,827.1万初中在校生,2,414.3万高中在校生,2,857.2万职业教育在校生,2,672.7万高等教育在校生。庞大的在校生数也使得中国长期面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资源不均的挑战。同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2005年约1亿人,2012年人数已增至5.6亿人,2020年6月则达9.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0%。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据GSMA预测,到2025年,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移动用户数约为6.3亿人;2020年至2025年,中国运营商将在其5G网络上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占其总资本支出的90%。底层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供需平衡提供了可能,因此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投入从而实现智慧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图1.1)。中国智慧教育之困图1.1 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历程及经费投入水平(单位:亿元)1,959 2,114 2,338 2,530 2,731 3,132 3,381 3,863 8%11%8%8%15%8%14%0%10%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00010,0000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增长率相关政策和举措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 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8-2022年)》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8年《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正式宣告我国开启“教育信息化”时代明确加强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通过“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抓手强调技术对于教育优质和均衡的推动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2020年《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明确了在智慧教育领域5G基站部署和边缘计算平台建设的财政补贴政策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德勤访谈、研究与分析07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 一、中国智慧教育之困1.1 中国智慧教育历程和现状:从“三通两平台”到“新基建”1.1.1 “三通两平台”,硬件采购加持信息化建设,开启智慧教育1.0时代 2012年,国家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旨在到2020年,通过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支撑平台,缩小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设全国统一教育管理信息体系,并在同年
[德勤]: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中国移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68M,页数5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