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1年年度报告)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The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Measures Index(GETMI)(2021 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CCPIT Leg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1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发布月度报告和年度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指数计算和定性研究分析。(1)指数计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是月度指数,以 2017 年的月平均情况为基期(即 2017 年月平均=100),反映当月全球经贸摩擦相对于基期的变化情况。一段时间内指数上升,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趋于紧张;反之则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缓和。(2)定性研究分析。对月度发布措施按照措施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措施覆盖的行业范围,以及当月措施的特点进行分析。年度报告对全年措施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措施覆盖的行业范围,以及全年措施特点进行分析。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选取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国、土耳其、英国、美国和越南 20 个国家(地区)进行研究1。为便于阅读,我们在报告分析中统一称为“20 个国家(地区)”。《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覆盖的领域包括:(1)进出口关税措施;(2)贸易救济措施;(3)技术性贸易措施;(4)1 国家(地区)按照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数据和研究范围说明数据和研究范围说明2进出口限制措施;(5)其他限制性措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20个国家(地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国家金融机构官网发布的措施;(2)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关措施;(3)Westlaw、汤森路透、全球贸易预警网等权威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相关措施。受获取渠道和数据发布滞后性的影响,《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可能无法获取 20 个国家(地区)涉及上述 5 个领域所有月份的全部数据,我们仅就所能获取的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本报告的数据范围为 2020~2021 年。本报告中 2020 年和 2021 年的数据均为调整过的数据,与月度报告中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31.本报告的“措施”是指 20 个国家(地区)发布的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2.本报告指数计算中使用的“基期”是以 2017 年 12个月的平均发生情况作为“基期”,基期值=100。确定原则是选择全球经贸摩擦相对平和的时期(WTO 贸易监测报告近10 年的数据显示,2017 年经贸摩擦影响的金额最小)。本报告中经贸摩擦指数所指的高位是指数值≥100;中高位是指数值≥75 且<100;中位是指数值≥50 且<75;中低位是指数值≥25 且<50;低位是指数值<25。3.进出口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出口关税措施:(1)进口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关税、进口产品的国内税等;(2)出口关税措施包括:出口税、出口税收优惠等。4.贸易救济措施包括贸易救济的 3 种主要措施,分别是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本报告搜集的数据仅为贸易救济新立案数据。5.技术性贸易措施包括各成员向 WTO 提交的有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 TBT 通报,以及有关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报告涉及术语说明报告涉及术语说明4的 SPS 通报。6.进出口限制措施包括进口、出口限制措施:(1)进口限制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要求、进口配额、进口禁令及进口监控措施等;(2)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措施、出口禁令、出口配额及出口许可要求等。7.其他限制性措施包括各国(地区)发布的补贴及其他形式的支持措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限制措施、政府采购措施、知识产权措施以及以国家安全为基础的贸易措施“扩散”相关的其他限制性措施,如主要国家对特定机构和个人的制裁等。5《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1 年)》共 400 余页,20 余万字,用 350 张图表直观展示了 2021 年的经贸摩擦情况,对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领域的经贸摩擦情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并对 20 个国家(地区)2021 年的经贸摩擦现状进行了较为具体和详实的分析。这些规律性的总结和趋势研判对政府相关部门、产业和企业在风险预警和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1 年)》共包括 5 章内容,以及两个附表。第一章 对全球经贸摩擦形势进行综述。第一节对近 5年全球宏观经贸情况进行分析。2021 年,全球 GDP 达到 9.5万亿美元,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有所增长(同比增幅5.9%)。2021 年,全球贸易额达到 28.5 万亿美元,比 2020年增长 25%。2019~2020 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长 2.2 万亿美元(增幅为 6%)。第二节对全球经贸摩擦形势进行综述。疫情、供应链、经济韧性、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贸易措施、人权、制裁、芯片短缺均是 2021 年的关键词。在经贸领域内容概要内容概要6主要体现为大国博弈、贸易工具手段翻新、运用力度和频率加大。第二章 对 2021 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和 19 个国家(地区)对华经贸摩擦指数进行分析。从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来看,2021 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半数月份处于高位,并且呈现上半年偏高,下半年趋缓态势。与 2020 年相比,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整体趋于缓和;分国别(地区)来看,印度、美国、阿根廷、欧盟、巴西和英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较高,俄罗斯和加拿大相对平缓,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中国等 12 个国家相对较低。从国外对华经贸摩擦指数来看,2021 年,19 个国家(地区)对华经贸摩擦指数 11 个月处于高位。第三章 对分项措施进行分析。从 20 个国家(地区)合计发布措施类型来看,其他限制性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分列 2021 年发布措施的前三位,占比分别为49.5%、40.4%和 3.9%。从同比情况来看,有 3 类措施数量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分别是其他限制性措施、进出口关税措施和技术性贸易措施;有 2 类措施数量呈现同比下滑,分别是贸易救济措施和进出口限制措施。第四章 对 20 个国家(地区)2021 年的经贸摩擦情况进行分析。从 20 个国家(地区)发布措施的数量来看,美国位列第一,同比增长 62.8%;其次是欧盟,同比增长 88.2%;7巴西位居第三,同比下降 23.5%。总体上看,2021 年,发布措施的国家(地区)更为集中。20 个国家(地区)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数量最多;进出口限制措施中,涉国家安全、人权等问题的措施在 2021 年继续凸显。第五章 对重点领域分析的综述。本章对 WTO 争端、贸易救济规则、301 调查和经济制裁、232 调查这些重点领域进行综述分析。2021 年,诉诸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件略有回升,主要涉及中国与美国盟友的博弈。2021 年,20 个国家(地区)中共有美国、欧盟、英国、印度、巴西和阿根廷6 个修订了国内反倾销和反补贴法规。此外,2021 年
[CCPIT]: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1年年度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5M,页数2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