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2060愿景(中)

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 2060 愿景概 要概要© 2022中国欧盟商会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欧盟商会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可复制印刷本商业信息调查的部分或全部。本文所包含的信息来自于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集的调查信息和分析。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对任何具体事实或情况给予商业或法律建议。本报告的任何用户在没有寻求适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不应根据所包含的任何内容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动。中国欧盟商会对本书所含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目 录概要 1引言 6第一章:具体政策措施有待明确 7第二章:中国的能源体系和碳市场 14第三章:市场开放、统一标准和提高意识的重要性 23附录 29欧洲企业在中国的表现 ..............................................................................................................................29关于调查动机和设计 33 关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 34关于中国欧盟商会 35概 要1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 2060 愿景概 要概要概要四十年前,秉承“ 摸着石头过河” 的精神,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这种精神符合中国的国情,引领中国小心翼翼而又稳健地走上开放之路,最终在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曾经有些世贸组织成员以为,中国入世后将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但中国却保持了自己的节奏。这让中国可以有选择地向外资开放需要引入技术和 / 或竞争的经济领域,同时又能保护本土企业,从而在战略性经济领域壮大规模,夯实能力。 通过重点发展制造业和外贸,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并确立了其“ 世界工厂” 的地位。然而,这种经济模式虽然以惊人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过去四十年间,由于过度依赖廉价、高污染能源来支撑制造业经济,中国如今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1988 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成立,1 气候危机由此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而中国在相关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日益提高。1993 年,中国批准了 1992 年地球高峰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2 1998 年,中国作为非附件一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于 2002 年正式批准。按照《京都议定书》对非附件一国家的规定,中国只需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减排行动 (NAMA)。对此,中国宣布其“ 旨在以 ...... 符合自身能力的方式,并根据 ......[ 其 ]...... 国家发展目标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3 为了满足全球需求,中国生产制造业的规模逐年壮大,导致2004年中国的碳足迹在世界居于首位。4 此后不久,诸如低碳技术投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排放总量等内容便出现在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至 2010 年)》中,相关内容在“ 十二五” 规划中占据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关于《京都议定书》,中国有些人认为,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负有主要责任。然而,有关 2019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全体发达国家的总和的报道让人对这一看法表示怀疑。5 一年后,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郑重承诺。2020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30•60” 目标)。6 由此,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中国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上升。 促使中国做出该承诺的原因,除了外界施压以外,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也是一项重要因素。中国还认识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选择,其中也蕴含经济发展机遇。习主席提出“ 30•60” 目标后,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必须积极落实和推动。习主席的宣言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推动了一连串的政策转向。但相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实现碳中和之路无疑道阻且长。欧洲在华企业不仅意识到这一现实,更明白这也将导致他们在中国实现本公司的脱碳目标变得格外艰难。 1  Jackson, Peter,《从斯德哥尔摩到京都:气候变化简史》,联合国,查阅日期 2022 年 4 月 8 日,<https://www.un.org/en/chronicle/article/stockholm-kyoto-brief-history-climate-change>2 《中国气候政策指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SIPA 全球能源政策中心,查阅日期 2022 年 4 月 12 日 , <https://chineseclimatepolicy.energypolicy.columbia.edu/en/unfccc>3  适合本国的减缓行动 (NAMA),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查阅日期 2022 年 4 月 12 日,<https://unfccc.int/topics/mitigation/workstreams/nationally-appropriate-mitigation-actions>4 《中国如何管理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电力,查阅日期 2022 年 4 月 8 日,<https://chinapower.csis.org/china-greenhouse-gas-emissions/>5 《报告:中国排放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英国广播公司,查阅日期 2022 年 4 月 8 日,<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57018837> 6  Darby, Megan 和 Farand, Chloé,《 习 近 平: 中 国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2-06-08
中国欧盟商会
41页
1.31M
收藏
分享

[中国欧盟商会]: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2060愿景(中),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1M,页数4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表 19 | 不同减排措施的协同减排效应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图 42 | 与基准情景相比不同措施的协同减排潜力(接前页)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图 42 | 与基准情景相比不同措施的协同减排潜力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图 41 |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2050年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图 39 |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2025年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表 18 | 不同情景下低碳投资需求
互联网
2022-06-08
来源: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