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简析
出品机构:甲子光年智库研究指导:宋涛研究团队:王瑞飞发布时间:8月10日甲子光年智库报告产品体系甲子光年智库报告产品共分为四个类级,第一类为微报告,聚焦一个问题,风格简洁明要咨询报告定制报告深度报告微报告1234图:甲子光年智库四级报告产品体系甲子光年智库微报告产品介绍• 研究风格简洁明快• 一个报告只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个核心观点• 以洞察趋势、实践研究为主• 具备核心观点、核心数据和典型案例• 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开展深度行业研究• 以深度研究、定义赛道为主• 提供深度问题解决的咨询服务为主• 聚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字化概念层出不穷,细分赛道迭代速度加快,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新鲜、专业的市场分析及洞察。因此,甲子光年智库推出科技行业系列“微报告”,向市场分享最新的细分行业洞察。报告特点:简洁明快:内容较短,方便快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直击重点:聚焦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展开分析;分享观点:拒绝平铺直叙,亮出智库独有观点;后续,将针对新能源领域持续开展深度研究分析,敬请关注甲子光年智库。I.II.III.目 录Part 01碳中和战略推动电力市场发展Part 02电力市场化成为趋势Part 04充电桩成为重点落地场景Part 03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应运而生Part 05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Part 07充电桩产业链与竞争格局Part 09甲子光年智库介绍Part 06充电桩市场规模分析Part 08充电基础设施未来趋势1.1 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推动电力广泛应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碳排放碳移除碳管理能源供给能源消费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碳汇技术固碳提升供能效率,降低环境破坏程度解决清洁能源消纳与稳定智能化绿色制造、能源管理全生命周期降低建筑能耗智能交通工具、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发、输、变、配、用的全周期管理提升生态固碳效率提升封存转化效率碳核算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等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碳达峰碳中和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将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用能需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力的大规模应用是解决电力供需平衡问题、保障“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路径。1.2 源网荷储智能电网体系智能电网体系的形态已经具备雏形,亟需搭建电力物联通体系已助推电力市场化智慧电厂的管理•生产系统•管理监控系统•时空定位及可视化运维……输电线路的管理及监测系统•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隧道巡检及消防机器人•隧道状态监测•两栖带电作业机器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输电线路山火监测及预警•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及预警……电力设备和电网资源进行监控与预测•应对复杂多变的电力供应情境,自动化、智能化的变电检测手段•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监测准确性,同时提升电网系统的应急能力和稳定性……源网荷储售一体化•提升电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精准切负荷、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可将电网的故障处置调控资源扩大到海量的柔性负荷•调用全网可调节资源共同参与事故处置,有助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峰谷分时电价和开发利用可中断负荷等手段,以市场机制引导负荷侧的用电行为,在不影响用电体验的前提下给电网增加额外的平衡资源……源网荷储售发输配变用水电核电风电火电220KV110KV轻工业城镇居民商业地产农村重工业光伏2.1 电力市场化成为趋势以目前形势来看电力这种能源形态必将发展为主导人类能源供需的核心能源,因此想要建立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就需要具备将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融合的能力。以中国目前的进展,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了智能电网的建立,但由于电力零售的市场化程度很低,阻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亟需提上日程。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需具备两网融合能力,但电力市场化程度低,电力物联网建设进程缓慢两网融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坚强智能电网网源荷储网络感知平台应用枢纽型(产业属性)能源流共享型(社会属性)数据流平台型(网络属性)业务流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大电网风电火电核电水电光伏…批发售电零售电充电基础设施是载体最终用户发电端售电端输送端严格把控2.2 电力市场化的出路:放开两端,管住中间电力供应没有充分市场化,加强市场化零售市场的建设是出路以前的电力行业习惯于垄断经营的方式,其优点是业务集中管理带来的可控性,但垄断经营会使其无法容忍市场化新模式的出现,丧失了市场的灵活性。这样就使得真正惠及百姓的“零售电”市场化无法取得新进展。要想真正实现电力供应的充分市场化,出路是放开对发电端和售电端的市场准入,同时对电力输送严格把控,加速市场化零售电市场的建设。3.1 充电基础设施应运而生 借助于云、大、物、移、智、链和5G等新一代数字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充电基础设施将会成为与“能源互联网”相连通的关键接口,充分发挥在整个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融合地位,将各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建立真正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云大物移智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将成为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推手智能电网1车联网7人工智能6云计算4物联网25G通信3充电基础设施大数据53.2 充电基础设施的优势 充电基础设施拥有节约人力成本、节省电力支出、峰谷调节安全用电等优势。通过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普及,将有效推进电力市场化不断改革,进而显著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预计2050年后,在国民经济能源载体中利用电能的比例超过70%!节约人力成本、节省电力支出、峰谷调节安全用电全天候、全网络、全覆盖的有序用电管控,将大幅提高全社会的用电安全系数。峰谷调节安全用电让设备自助式智能化,用电管理更加自动化,可大大减少运维人员。节约人力成本严格、精细、智能的用电管理,将有效改善电网消峰填谷效果,提升电网运维管理水平。节省电力支出4.1 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场景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存在四大主要应用场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智能终端电网终端设备智能终端的充电需求一直存在但却被忽视,尤其是公共场所充电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电动自行车具有庞大的市场保有量,但相关充电设施不够完善,是潜力最大的市场。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未来充电需求增长最为旺盛的场景,也是产业化应用最广的。以家庭或固定场所为基础的电表、插座等家庭用电力终端设备在充电服务方面的开发严重不足。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主要有四个应用场景,其中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未来需求增长最为旺盛的场景;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市场需求庞大潜力巨大;同时目前市场对智能终端和电网终端设备的充电服务也存在广阔市场但开发不足。这要求充电设施在建设之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场景的多元差异,用场景化的思维规划建设,同时与新一代数字技术结合,与照明、监控、通信基站及其他新基建设施融为一体,为"智慧城市"服务。4.2 充电桩成为重点落地场景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向着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础、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赋能载体的数字新时代迈进。新能源汽车充
[甲子光年智库]: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简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3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