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字生态指数
分指数工作组负责人新型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云栖指数数据流通指数数字政策指数数字人力指数AI 开发者指数数字专利指数网络安全生态指数智慧环保指数数字经济投资者信心指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小微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数字产业电力消费指数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数字生活指数社会纠纷搜索指数便民缴费数字化指数低碳综合指数城市交通健康指数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主管阿里巴巴达摩院秘书长、阿里云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负责人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百度杰出架构师、飞桨产品负责人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正高级工程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北京国信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院荣誉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中国光大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兼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德地图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工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李红娟刘湘雯徐克付赵晓海张一毕然汤可权傅毅明马军沈艳程超贾昊王冉冉吴杏平周剑李振军蔡华李璠宋洁苏岳龙李文杰亓芳芳组长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总指数工作组成员宋洁黎娜王娟颜爽黄晶陈友将陈德良邱泽奇陈岩筱乔天宇王菲董盼王新民孙震王萍萍谢子龙吴迪涂腾王剑晓曹冠群黎梦娜易世洪王世东贾梦珠张钟文彭芙蓉张博张蕴洁谭成赵越庄顺典李昊林艾秋媛李由君张凌宇李铮冯莉媛徐燕婷王卓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长聘副教授邱泽奇宋 洁翟 崑王锡锌黄 璜彭 錞黄 卓成员组长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排名不分先后)第一章数字生态研究的意义 02第二章数字生态理论框架与指数测算 05第三章中国数字生态指数与地方格局 12第四章国际数字生态指数与中美欧格局 24第五章数据要素五论——信息、权属、价值、安全、交易 30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33第七章新型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 38第八章云栖指数 42第九章数据流通指数 47第十章数字政策指数 52第十一章数字人力指数 56第十二章AI 开发者指数 60第十三章网络安全生态总体指数 64第十四章智慧环保指数 68第十五章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72第十六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 76第十七章数字产业电力消费指数 80第十八章数字经济投资者信心指数 84第十九章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88第二十章小微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 92第二十一章数字生活指数 97第二十二章社会纠纷搜索指数 102第二十三章便民缴费数字化指数 106第二十四章低碳排放综合指数 110第二十五章城市交通健康指数 114第二十六章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 118第二十七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 122总指数篇01分指数篇352022 数字生态指数┃总指数篇01总指数篇摘要ABSTRACT数字生态为我们深化认识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引领数据要素规范流通等关键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继续完善中国数字生态指数工作的基础上,拓展了对国际数字生态的研究,旨在对国内与国际数字生态发展格局进行多层次、整体研判,为中国对内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定位提供科学评估依据和实践抓手工具。研究发现,中国省级四型联动的数字生态发展格局总体保持稳定,前 30 的城市排名也较为稳定。今年针对指数结果的深入分析主要围绕数字生态发展的不平衡性展开。从地域空间来看,中国数字生态发展的东西差距依然存在,这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东西分化格局类似,但数字生态发展的南北差距更甚。从五大城市群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数字生态发展更为协调,成渝和中三角仍缺少第一梯队城市。从数字生态维度发展差异看,数字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步调一致;数字社会发展更均衡,或将促进包容普惠;数字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究其原因,数字经济空间集聚是由数字能力集聚效应导致的,而数字基础的普遍建设则有效推动了数字社会的普惠进程。对于五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而言,部分先行城市对周边城市产生拉动作用,但更有一些城市针对周边产生虹吸效应。今年我们还针对长沙的数字经济和先进计算产业进行专题研究,在数字生态城市排名中,长沙排位居全国第 12 位,这与其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一体化布局有关,增强数字能力和数字经济的空间聚集性可能是当下快速提升数字生态水平的有效路径。今年新增的国际数字生态研究发现,世界上目前呈现美英领先格局,中国发展居第一梯队。从驱动模式看,中国数字生态属于应用引领型,英美属于全面发展型,欧洲国家驱动模式较为多元。从耦合模式看,英美等国数字生态各维度耦合更加紧密,中国则有待加强,主要因为我国在数字能力维度还存在相对“短板”。 中美欧在数字规制体系方面特征显著,中国突出安全有序,美国强调鼓励创新,欧盟则侧重市场秩序维护,这与各自数字生态发展模式息息相关。从中美欧三方围绕数字发展互动形成的格局来看,中国与欧洲在生态位上相近,分别是世界数字货物贸易网络和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中心,美国居于全面垄断生态位上。欧美之间在数字规制方面存在一定冲突。数据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有必要从数字生态的视角加以审视。报告围绕数据要素的五大议题——数据信息、数据权属、数据价值、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易,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梳理了议题之间的理论关系。数据信息是概念起点,数据价值是基本属性,安全是对数据交易环境的维护与保障,数据确权是对价值归属以及安全保障主体的认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需平衡才能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并使数据交易成为可能。展望未来,全国数字生态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提升与优化,主要依赖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参与建设的双重发力。在国际方面,中美欧三方仍是当下形塑国际数字化发展格局的核心力量。目前三方围绕数字化发展与数字治理形成的国际格局并不稳定。针对更多国家、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将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2022 数字生态指数┃总指数篇2022 数字生态指数┃总指数篇0302数字生态研究的意义第一章数字生态是研究数字经济的重要视角数字生态指数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数字生态视角引领数据要素规范流通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北京大学]:2022数字生态指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01M,页数6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