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六):创新出海,扬帆起航

—— 创新出海,扬帆起航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六)2024年1月11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分析师:李蔚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3060001核心观点:创新出海,扬帆起航Ø 核心观点:Ø从创新药产业链来看,创新药位于产业链中游。上游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生产设备和医用包材等。中游的创新药研发与生产企业对上游原材料进行加工,包括产业链一体化的创新药研发企业,继续细分可分为中药创新药、化学创新药和生物创新药;以及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支撑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产业链下游为医药流通,医药流通环节可分为医药批发市场、医药零售市场两个部分,医药零售包括公立医院、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其中零售药店又可分为连锁药店和个体药店。Ø从目前我国创新药出海的商业模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常见的模式:自主出海、license out和合作出海,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综合而言,不同的创新药出海模式在优势和挑战上存在差异。自主出海强调独立决策和战略规划,但需要应对产品创新力、研发实力、沟通和战略管理等挑战。License out模式灵活高效,但在合作伙伴选择和谈判中需要面对挑战。合作出海模式能够消除当地政策壁垒,但也需要解决跨文化沟通和团队管理的挑战。企业在选择最适合的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和资源,以及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整体来看,license out是目前我国药企较为主流的创新出海方式。Ø市场空间方面,从创新药市场规模来看,根据BCG援引Evaluate Pharma的数据,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为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为55%,而相比之下中国创新药市场仅占全球的3%。从中美两国药品销售结构来看,根据BCG数据,2021年,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其所有药品销售额之比为79%,而国内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仅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11%。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发达国家具有更加广阔的创新药市场潜力。药品定价方面,202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为5439.97元(相当于754.30美元),而美国当年人均卫生费用为12914美元,是我国的17.12倍。从中国和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从我国基本医保的定位上来看,需要统筹考虑13.5亿参保人的用药保障需求以及医保基金的实际支付能力。商业保险方面,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虽然得到稳步发展,但商业健康保险的绝对值和占比仍旧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对创新药的支付支持力度相对有限。2021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的金额占我国医疗保险支出的12.74%,而美国商业医疗保险在其整个健康保险费用的占比为40.14%。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障体系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发达国家可能拥有更加宽松的创新药定价空间,能够给创新药研发带来更高的回报。Ø从我国创新药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转型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升级阶段。受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各类创新利好政策的影响,我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核心观点:创新出海,扬帆起航Ø6月19日,我国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正式成员,为其全球第8个监管机构成员,2018年6月,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自此我国创新药逐步融入国际市场。2022年2月,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除进一步推动中国药企研发接轨国际标准外,也为各地方发展医药出海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有利环境。Ø我国研发能力方面,从中美两国的药物研发管线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药物研发管线规模展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从2015年开始,中国药物研发管线整体增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均超过30%,其中,2019年高达56%,远远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也远远高于美国的水平。从创新药获批上市的数量来看,从2017年起,我国创新药审评审批速度大幅提升,2020年国内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已经达到45个,与在美国获FDA批准上市创新药的数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在我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本土药企研发的创新药占比逐渐提升,说明国内药企的创新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全球医药交易公司的主营地区来看,我国医药交易热度目前在全球排名已经名列第二,第一名为美国。2021年美国受让方地区公司数量为416家、2022年为307家,2021年中国受让方地区公司数量为292家、2022年为170家;2021年美国转让方地区公司数量为462家、2022年为344家,202年中国转让方地区公司数量为198家、2022年为157家。2022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为1728个,交易总金额为1728亿美元,涉及首付款达到192亿美元;其中,中国医药交易数量为233个,占比达到全球的29.53%,交易总金额为347亿美元,占比为全球的20.08%,为近四年最高,交易首付款为19亿美元,占比为全球的9.90%。Ø随着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走向国际市场是进一步检验和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审视产品战略,并提升收入和价值的一条大道,优秀的企业会在国际化浪潮中砥砺前行。从2017-2022年中国医药领域交易数量上看,2022年,我国license out交易数量是233个,占比有所提升,达到28%,创下五年来的新高。自主出海方面,美国FDA2008年以来创新药获批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4个上升至2023年11月的50个。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市场,FDA新药获批数量增长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创新药企出海提供了更多机会。目前,我国已有8款新药获得FDA批准,其中包括6款创新药和2款改良型创新药。我国在FDA最早获批的创新药为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其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于2019年11月14日获批,最近获批的为亿帆生物的贝格司亭α,于2023年11月17日获得FDA上市批准。2022年后,我国获FDA批准的创新药数量呈上升趋势。License out和合作出海方面,截至2023年9月,我国license out及合作出海的项目约有48个,从治疗领域来看,我国license out的项目主要以实体瘤为主;从研发情况来看,项目中大多数处于早期阶段,从IND阶段到临床Ⅰ/Ⅱ期阶段不等。从我国License out的疾病分布情况来看,肿瘤和感染领域长期占据接近50%分布结构,截至2023年7月,我国license out项目中,54%为肿瘤领域项目,15%为感染领域项目;核心观点:创新出海,扬帆起航Ø从我国License out各药品项目类型占比情况来看,单抗/融合蛋白和小分子药品占比最大。单抗/融合蛋白、小分子、双/多克隆抗体、偶联药物、细胞疗法、疫苗和其他药品的占比分别为38.5%、29.0%、9.2%、7.3%、6.1%、5.7%和4.2%。Ø投资建议。整体来看,国内企业创新药出海之路道阻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4-01-12
中航证券
43页
3.68M
收藏
分享

[中航证券]: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六):创新出海,扬帆起航,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8M,页数4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0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中游产业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图 19 中国传统养老资金使用方向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图 18 中国健康养老市场规模(按消费计),2016-2025 预测(万亿元人民币)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图 17 2018 年中国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图 16 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上升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图 15 我国 ICL 特检业务增速快于普检业务
医药生物
2024-01-12
来源: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国常会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受益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