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方信用研究系列3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篇
GOLDEN CREDIT RATING INTERNATIONAL CO., LTD东方金诚信用风险展望系列报告系列 3 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篇东方信用研究2024守正立信 持诚致远关于我们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金诚”)是中国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注册资本为 1.25 亿元人民币,控股股东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服务网络,并组建了面向境外发行人与投资人的专业化国际服务团队。公司业务资质完备,已完成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备案,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债券市场全部监管部门和自律机构的认可。评级服务涵盖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结构融资等业务类型,可为境内外发行人在中国债券市场发行的所有债券品类开展评级、为境内外投资人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提供服务。作为评级行业国有力量代表,东方金诚恪守公正之评级初心,以专业信用服务发挥信用价值;坚持担当之国企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秉持至诚之服务理念,与债券市场各方一同行稳致远。编 委 会编委会主任:崔 磊撰稿:王 青 冯 琳 瞿 瑞 白 雪 于丽峰 姚宇彤 徐嘉琦 唐晓琳 翟恬甜 卢宏亮 郑 慧 贾圆圆 段 莎 乔艳阳 葛新景 朱文雅 任志娟 王璐璐 刘 鸣 蒋林益 汪 欢 宋 馨 薛 梅 谷建伟 郭哲彪 侯艳华 何 阳 李 倩 王宏伟 张琳琳 李柯莹 杨 雯 朱萍萍 魏 洋 潘维妙 张文玲 贺 佳 侯 珏 周丽君 唐 骊 刘梦楠 马 芮 马霁竹 朱宁迪 朱超然 李 慧 刘红娟 刘云甲 杨 丹 高美琪 赵安然 戴修远 时恒艳 张若茜 高敬一 王静怡 刘亚宁 张伊君 王惠婷 卢宝泽 王佳琪 吴 芳 纪 炜 王子一 张绮微 江彤瑶 王超毅 白 晨 张晨曦 庞文静 赵 迪 王傲雪 张 伟 侯 颖审校:李晓峰 王嘉禹 编辑:何 星 王蓓雪 牛晓峰美编:何 星印制:闫 骏 何 星(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按撰写报告顺序排序)编者按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评级力量代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集团智库“定位”,充分发挥“三个服务”功能,努力践行“宏观意识、市场感觉、专业判断”研究标准,以国有评级机构之使命担当 , 不断深耕各相关领域研究,发挥并扩大宏观研究优势,强化深度研究输出 , 以专业信用服务发挥信用价值,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东方金诚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四大证券报等各大主流媒体高频率输出专业研究成果,媒体关注度及报道频次均在业内遥遥领先。公司多篇专题研究报告获专业期刊刊载及权威媒体全文发表,市场认可度不断上升。除传统宏观研究外,东方金诚亦紧跟市场需求,在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进一步发力,在科创债、科创票据、城投债、地方政府化债等热点领域的研究均有所突破。同时,公司还持续响应监管号召,积极承接多项大型监管课题研究。该汇编精选了公司 2024 年宏观、行业和产品等展望研究共 56 篇,以供读者参考。唯望读者能够以此为桥梁,与我们共享并交流专业观点,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2024东方金诚信用风险展望系列报告金 融 与 资 产金 融 与 资 产证券化篇证券化篇62024 东方金诚信用风险展望系列报告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商业银行 2024 年信用风险回顾和展望主要观点◐ 2024 年国内经济仍将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央行将继续实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可能性较高;信贷投放仍将保持积极,结构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领域倾斜。◐ 在金融资产分类趋严、不良处置力度加大等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但机构间将呈现较大的区域、结构分化;需关注过渡期内金融资产分类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资本及盈利水平的长期影响,以及相关对公房地产贷款纾困后的最终还款表现等。◐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但在季末、年末面临一定趋紧压力,仍需关注经营业绩较差且同业负债依赖度高、业务发展激进的中小银行。◐ 受存款和按揭重定价、LPR 下行、部分地方债务降息展期等因素影响,预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将承压,在负债端相对刚性、减值计提压力不减等情况下,银行业净息差将继续筑底,整体利润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在监管鼓励多渠道资本补充背景下,预计行业整体资本充足性将保持平稳,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性依然存在地域分化和类型分化的特征;2024 年《资本新规》将正式实施,引导银行回归信贷业务、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也对银行资本管理能力、体制机制建设及人员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图 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图 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李倩 王宏伟 张琳琳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篇72023 年以来,政府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着力发展普惠小微、绿色等领域,推动行业经营规模增速加快。在宏观经济持续修复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质量稳步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维持高位,资产分类新规对银行业未来信用风险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行业息差继续收窄,净利润增速趋缓,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推升资本补充需求上升。预计 2024 年国内经济仍将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央行将继续实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仍将保持积极,结构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领域倾斜。在资产五级分类趋严、不良处置力度加大等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需关注过渡期内金融资产分类新规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资本及盈利水平的长期影响,以及关注相关对公房地产贷款纾困后的最终还款表现等。而在负债端相对刚性情况下,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将承压,行业息差将继续筑底,利润增长空间相对有限。《资本新规》的正式实施引导银行回归信贷业务、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也对银行资本管理能力、体制机制建设及人员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中小银行资本管理能力或将进一步分化。一、宏观及监管环境1、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内需求不足背景下,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 年前三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1.30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64万亿元,同比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35.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第三产业增加值 50.30 万亿元,同比增长 6.0%。工业生产方面,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0%,比上半年加快 0.2 个百分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展望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显效,经济修复动能有望进一步转强。加之上年同期增速基数下沉,预计四季度 GDP 同比将达到 5.5%,两年平均增速将保持在 4.4% 左右。预计全年 GDP 增速将达到 5.3%。社会融资方面,截至 2023 年 11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76.39 万亿元,同比
2024东方信用研究系列3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46M,页数10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