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困境中摸索前行-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观察报告

感谢参与和支持此次调研的各大互联网募捐平台、代表性公益机构及专家学者,你们的真诚分享和指导丰富了研究内容,也为报告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洞察,在此对你们的参与和支持表达诚挚的感谢!“”致谢第一部分、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方法2第四部分、未来展望17第三部分、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困境11(一)平台可持续发展困境11(二)平台与各方协调发展的困境12(三)平台壁垒难以突破的困境15第五部分、附录19(一)平台列表19(二)访谈提纲21(三)关于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24第二部分、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趋势3(一)发起主体和背景渐趋多元3(二)平台应用场景渐趋广泛6(三)项目管理趋于精细化7(四)平台发展逐步差异化9目录困境中摸索前行 | 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观察报告(2024)第一部分、前言21互联网公益作为近年来中国公益发展的亮点与风向,备受关注。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互联网公益相关议题便是重要关注内容。自2020年起,研究中心已连续多年发布《中国互联网公益观察报告》,2024年特别将主题聚焦于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三十年来,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改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年8月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69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8.1%。2024年慈善法修订实施,对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个人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求助、互联网募捐平台的责任和义务都有了新的规定。从2016年慈善法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到2024年修订后慈善法的“互联网募捐服务平台”,从指定的32家平台,到发展至今存续的29家平台,这些互联网募捐平台本身运营的现状如何?不同平台呈现出哪些特点?新规对平台有哪些影响?在关注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服务时,平台自身面临哪些挑战?带着这些疑问项目组开展了为期近四个月的调研。首先,此次研究做了大量的文献分析和案头研究,包括梳理国内外关于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专著、文献、专题报告,同时阅读分析了29家平台资料、运营报告、部分运营主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其次,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平台发展情况,此次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8家代表性平台的调研访谈,尽可能覆盖了不同规模、不同发起背景;3家代表性慈善组织的调研访谈,包括公募类、非公募类,以及尽量覆盖不同规模机构;同时访谈了1位长期研究和关注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的行业专家。最后,此次研究还使用了比较分析法,包括对比海外类似平台、机构、企业的不同做法,对比部分平台不同时期的不同做法等,以期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到平台发展 全貌。超17万条近11亿人9.69亿人78.0 %88.1%超亿元500募捐信息网民规模网络支付用户规模普及率占网民整体募集资金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改变着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格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同年公布了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并陆续发布《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等管理规范文件。而后于2018年、2021年陆续公布第二批及第三批指定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除了中途退出的3家平台,目前合计29家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互联网也改变着人们参与慈善公益的方式,随着网络支付的发展,更是让线上募捐步入“快车道”。据民政部数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中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至2024年10月,民政部指定的29家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累计为慈善组织发布公开募捐信息超过17万条,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是2021年的5倍。第一部分01前言(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方法困境中摸索前行 | 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观察报告(2024)第二部分、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趋势43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2016年民政部指定第一批互联网募捐平台,梳理互联网募捐在中国发展的脉络,对比不同批次上线的不同平台,也对比同一家平台在不同年份重要运营的演变,我们得以窥见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过程,尤其在慈善法实施后体现出几个较明显趋势。第二部分02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趋势互联网募捐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并步前行。早期互联网募捐主要依托电子邮件向特定群体群发,扩散援助和筹款信息,多在高校,典型的如大学生疾病求助。随着互联网门户网站公益频道的开通,如千龙网、搜狐网等,进一步扩大了公益类信息的覆盖度,公益行动让更多人所知。而后网络论坛的兴起让更多人不仅可以了解信息,还可多方互动,典型的如天涯论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不少企业开始通过以成立基金会的方式参与公益,2005年香江集团出资成立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非公募慈善基金会。2007年腾讯公司发起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2008年汶川地震激发了公众前所未有的捐赠热情,通过互联网渠道的加持,大量网络捐赠发起,而随着互联网进入微博时代,更是涌现出如免费午餐这类颇具网络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为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募捐,2016年慈善法对互联网募捐做出管理规定,民政部出台平台管理办法,并公布指定的首批平台名单。为了更好推动互联网募捐平台的发展,民政部2017年分别发布关于互联网募捐平台技术规范和基本管理规范的两个行业标准。从技术层面而言,互联网科技类企业几乎具有碾压式的技术优势,也基于此,第一批公布的名单中,互联网背景的机构和企业占了大头。目前仍在运行的第一批10家平台中,运营背景为互联网科技类的企业占了四成,均为互联网巨头,包括腾讯、蚂蚁、阿里巴巴和京东。另有占比两成的平台,运营背景虽为媒体行业,但仍与互联网密切相关,如新浪微博、新华网。随着公益与不同生活场景的结合愈发深入,以及互联网科技在不同场景的普及,互联网募捐平台发起主体逐渐转向多元化。以民政部指定的第二批平台名单发起主体为例,除了美团、滴滴,其余七家均非互联网技术直接相关。这一批中银行金融类企业开始出现,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主运营的平台。同时更多支付类企业开始“入场”,如基于易宝支付公司为主的易宝公益平台,零售类企业也积极“入局”,如苏宁易购运营的苏宁公益 平台。第三批指定的平台继续扩展平台发起主体的多元性,除了字节跳动、小米科技、哔哩哔哩、360科技,其余六家平台发起主体几乎是各行各业,各不相同。如基于湖南电视台的芒果公益,基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地方平台慈链公益,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亲青公益,基于旅游服务企业携程公司的携程公益等。(一)发起主体和背景渐趋多元困境中摸索前行 | 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观察报告(2024)第二部分、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趋势65平台运营背景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互联网科技企业4 家2 家4 家媒体2 家/1 家地方性社会团体1 家/1 家基金会1 家1 家1 家众筹类企业1 家1 家/其他1 家2 家/金融企业/2 家1 家零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12-28
南方周末
17页
4.16M
收藏
分享

[南方周末]:2024困境中摸索前行-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观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6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截至 11 月底,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回升 图表8:截至 11 月底,国企资产负债率有所回升、私企持平前值
综合
2024-12-28
来源: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超季节性改善,有5大信号
查看原文
截至 11 月底,工业企业名义库存增速进一步回落 图表6:截至 11 月底,剔除价格的实际库存增速续降
综合
2024-12-28
来源: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超季节性改善,有5大信号
查看原文
11 月不同行业营收和盈利分化仍大
综合
2024-12-28
来源: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超季节性改善,有5大信号
查看原文
上中下游利润分配仍然相对稳定
综合
2024-12-28
来源: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超季节性改善,有5大信号
查看原文
1-11 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延续回落 图表2:价格因素仍是 11 月工业企业营收的核心拖累
综合
2024-12-28
来源: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超季节性改善,有5大信号
查看原文
下跌能量模型:当前市场下跌能量处于正常水平
综合
2024-12-28
来源: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23期:权重缓步行,成长续整理,守原仓、待时机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