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会转移出中国吗?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产业链会转移出中国吗?-全球变局中的中国产业趋势(2) 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形,数据显示目前撤离中国的并非主流 今年疫情突如其来、冲击全球,不少人士担心“产业转移”出中国。我们在《全球变局中的中国产业趋势(1)》(2018 年 12 月)中深入分析了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之下的中国产业趋势,我们在本文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目前产业撤离出中国的现象大致分为三种情形:第一、人工、环保等成本上升导致的产业转移,如部分相对偏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如纺织行业、家具制造等,这类产业转移早在贸易摩擦升级前就在发生,并带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年的增长;第二、中国本土竞争者的成长不断扩张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市场份额缩小,如家电、智能手机、工程机械等,甚至也包括部分服务业,如零售超市等;第三,为规避政策或政治方面的不确定性而考虑移出中国,特别是在近年贸易摩擦升级后。前述两种情形的产业搬离是与中国产业升级相伴随的“副产品”,不宜过度担心,只有第三类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中国产业竞争力基于四大内生优势,脱离中国需求建立产业链难度较大 中国制造业近 40 年来在改革开放基础上切合内需发展、从低附加值行业起步逐步实现结构升级(图 3),并延伸至中高附加值产业(图 10)。发展到目前总工业产值占全球约 30%、约 70%满足内需,是基于大市场、大基建、全产业链及人才红利等四大产业优势(详细见正文)。这些优势是内生的,最根本的是“大市场”且相辅相成,大部分发达及发展中经济体并不全部具备,使得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备独特地位。中国只要继续开放拥抱世界、持续改革发掘内需潜力、创新升级,在上述四大特征之下,不宜对前述的第三种情形产业转移过度悲观。几组数据佐证我们的观点:第一,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017 年的数据,在华美企约 80%的产品都在满足中国本地需求,仅有 20%供往海外;第二,我们统计的全球跨国企业在华每年收入约 2 万亿美元,且仍在稳步增长,相比那些业务只集中在本地的企业,毛利润率高出 5-8 个百分点,表明跨国企业从跨国业务包括中国业务中明显受益;第三,中国近年继续开放,中国内需正在形成让跨国企业及本土企业同台竞技的大平台,根据中美商会的调查反映中国投资环境改善的美企比例逐年提高,2019 年首次超过 50%,表示已经或考虑转移出中国的跨国企业比例也逐年降低;第四,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约 30%且仍在扩大,依托于前述四大优势,脱离中国需求建立外部“产业链联盟”,将大幅提高全球范围的产品成本。 内需市场稳步增长,本土企业竞争力在增强,看好消费及产业升级趋势 百年一遇的疫情使得中国外围环境更加复杂,中国不仅在短期、在中长都可能更加注重内需。近期中国推进要素市场改革、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举措就是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战略之举,我们认为中国内需消费市场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潜在规模史无前例,给在中国的企业创造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当前中国在符合三大特征的制造业:1)标准化制造;2)需要一定劳动力成本优势,特别是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力的成本优势;3)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如通讯设备、手机产业链、机械等领域已经展现出竞争力,未来可能在更多的偏中高端附加值的制造业,包括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科技硬件、医药及医疗设备等展现出更大的竞争力。中国制造业往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升级,不仅在促进进口替代,也在帮助提高人均收入,从而推动消费升级。我们看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进口替代的大趋势(图 111-115)。 个股 分析员 王汉锋,CFA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hanfeng.wang@cicc.com.cn 分析员 刘刚,CFA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kevin.liu@cicc.com.cn 联系人 何璐 SAC 执证编号:S0080120010032 lu5.he@cicc.com.cn 相关研究报告 • 市场策略 | MSCI 中国半年度调整:新增 56 只、剔除 45 只 (2020.05.13) • 市场策略 | 复工复产将进一步深化 (2020.05.11) • 市场策略 | 发电日耗煤疫情后首次恢复正增长 (2020.05.10) • 市场策略 | 紧盯“纯内需”,关注“进口替代” (2020.05.06) • 市场策略 | 2020 年两会五大看点 (2020.05.06) 市场策略研究 2020 年 5 月 17 日 主题策略 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0 年 5 月 17 日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目录 中国的产业优势是内生的,依托于四大优势 ...................................................................................................................... 5 优势#1:大市场 ...................................................................................................................................................................... 5 优势#2:大、长、全的产业链 .............................................................................................................................................. 8 优势#3:大基建 .................................................................................................................................................................... 13 优势#4:人才红利 ................................................................................................................................................................ 16 导致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形:成本上升、本土竞争者崛起、规避政策及政治不确定性因素等 ........................................ 19 类型#1:劳动力等各项成本增加导致产业不具备相对优势 ..........................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0-06-05
中金公司
48页
3.94M
收藏
分享

[中金公司]:产业链会转移出中国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94M,页数4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未来城市和百度城市大脑.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百度城市大脑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20 中国爱分析RPA厂商排名.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2020·爱分析中国RPA厂商榜单
查看原文
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平台尝试意愿情况.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2020年中国居民购药调研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19年中国线下药店购药过程中的主要痛点.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2020年中国居民购药调研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19年中国购药用户性别分布情况.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2020年中国居民购药调研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19年中国购药用户家庭收入情况.png
互联网
2020-06-05
来源:2020年中国居民购药调研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