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全文
互联网医疗和数字疗法构筑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底座数字化心理健康行业研究报告目前,行业数字化建设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遇到了什么困难?又亟待哪些力量的支持?本次报告通过调研10家创新企业、2家投资机构,访谈15位专家、企业创始人随着经济发展、政策的频频教育和指导,加之近年疫情的催化,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据2021年中国科学院发布数据,全国抑郁症平均发病率已高达17%。快速增加的需求让心理健康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痛点日益加剧,数字化也应需来到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近年来,众多企业涌入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赛道,我们将他们分为“互联网平台类企业”和“数字疗法产品类企业”,前者致力于心理疾病诊疗和心理咨询平台搭建,后者着重消费级数字化产品和医疗级数字疗法的研发。两类企业各自凭借优势、选择不同切入点推动行业数字化建设进程,探索传统心理健康服务供需不平衡、付费意愿低、服务标准化低、效果难量化等痛点的解决方案。和投资人,欲为上述疑问找到答案,为赛道共同努力的企业带来一些思考。核心观点:“互联网平台类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呈融合发展之势,数字化产品是新业务增长点。基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慢病属性、轻设备重沟通等天然互联网属性,互联网平台类企业通过搭建互联网医院和心理咨询平台创新供需两端的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两端。目前,平台类企业呈现线上线下、药物与心理咨询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建立线下诊所和咨询室为求助者提供涵盖药物与心理咨询的融合型服务闭环。此外,平台也在积极布局数字化产品领域,一方面提升医生、咨询师效率,另一方面为求助者带来更多服务品类,提升有效性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数字疗法产品类企业”创新服务工具,安全性、有效性是立身之本。相较于“互联网平台类企业”,“数字疗法产品类企业”发展更为早期,各类创新产品在行业涌现,依据其市场定位分为消费级数字化产品和医疗级数字疗法。消费级数字化产品填补了“治疗”和“自我调节”之间的市场空白、医疗级数字疗法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补充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标准化、可复制性,减轻对专家一对一服务的依赖。目前,各细分干预领域还未出现绝对竞争优势产品,企业需要找准自身产品定位,单点击穿铸造产品护城河,安全性、有效性是立身之本。心理咨询行业亟待新的职业机制,为行业发展铸造坚实基础。2017年我国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后,行业缺乏渠道注入“新鲜血液”,而存量咨询师也缺乏职业培训体系和职业规范约束,使得目前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师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据调研,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制定相关职业机制,参考国外前 言成熟机制、结合我国行业现状,严格把控咨询师资质、建立相关职业培训和监管体系,为心理健康行业发展铸造坚实基础,这也将是数字化建设的极大助力。数字化发展初期,企业携手合作重要于竞争,共同激发潜在市场需求。目前,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端,用户意识快速增强,但真正的付费意愿还有待市场教育的渗透和靠一批批“尝鲜”用户的满意度建立市场对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信任。在政策和资本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市场被完全激发只是时间问题,在此重要阶段,比起急于“市场推广”,在已经显现的有限市场中去竞争,企业之间更应携手合作,建立市场对行业的信任,共同开发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真实市场规模。目 录第一章 数字化为心理健康服务铸造新模式、新工具1.1 数字化为提升可及性、有效性而生 061.2 政策与资本双驱动,众多企业涌入数字化心理健康赛道 071.3 互联网医疗和数字疗法推动心理服务数字化建设 10第二章 平台类企业提升服务可及性,呈融合发展之势 2.1 心理健康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服务可及性 2.2 诊疗类互联网平台,便捷复诊、提升用药依从性 2.3 咨询类互联网平台,匹配供需两端,把控咨询质量 14 16 1820第三章 数字疗法丰富心理服务“工具箱”,产品打磨没有捷径 3.1 心理健康数字疗法创新服务工具,提升可及性、有效性 3.2 消费级数字化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打造差异化是关键产品力 3.3 医疗级数字疗法创新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方案形成优势互补 24 26 30第四章 未来趋势 4.1 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行业尚处发展初期,企业铸造各自护城河 4.2 行业亟待新的咨询师职业机制,为数字化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4.3 平衡“产品打磨”和“市场推广”,为数字化心理铸造良性发展环境 33 34 35第五章 企业案例 5.1 暂停实验室—数字心理健身房 5.2 心景科技—专注精神心理XR数字疗法(DTx)医学解决方案 37 38 39 5.3 Modern Health—企业员工的专属心理健康服务计划 5.4 Talk space—不断颠覆和创新的在线治疗师服务平台 40时间文件名称发文单位主要内容2.4 互联网平台呈融合发展之势,数字化产品成为企业新增长点 图表 1 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职业人员盘点 6图表 2 国家层面近年来关于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盘点 7图表 3 国家层面近年来促进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盘点 9图表 4 部分数字心理健康服务企业融资轮次盘点 9图表 5 “互联网平台类”和“数字疗法产品类”的企业对比 10图表 6 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企业盘点 10图表 7 心理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基因” 14图表 8 2020年三季度各地区精神疾病社会福利医院数量及床位数量 15图表 9 不同人群类别抑郁高风险检出率(%) 15图表 10 常见抗抑郁症药物盘点 16图表 11 心理问题用药现状及正确流程对比 17图表 12 互联网诊疗中各环节数字化服务及相应数字化服务结果 18图表 13 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匹配来访者与咨询师两端的过程 19图表 14 欧美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规定 19图表 15 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不同之处对比 21图表 16 按照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所需不同的心理服务类型 24图表 17 数字疗法类产品中消费级、医疗级产品对比 25图表 18 toC数字化产品的用户漏斗 26图表 19 消费级数字化产品toC和toB模式部分维度对比 27图表 20 消费级数字化产品提升有效性的基础与关键点 29图表 21 暂停实验室“情绪EBP”产品要素 37图表 22 心景科技的心理健康DTx训练系统 38图表 23 Modern Health员工心理健康服务的多维度效果统计 39图表 24 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分享使用Talk space的经历 40图表目录第一章 数字化为心理健康服务铸造新模式、新工具01图表 1 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职业人员盘点06传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充足、分布不均衡。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由于供需不平衡、服务缺乏标准性、患者认知不足等因素,存在可及性差、治疗依从性差及诊疗有效性不如人意等痛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16.1%的人口(近2.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同年相关数据统计,超2亿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中,焦虑症、抑郁症发病率最高,分别高达4.98%和3.59%,是精神科门诊中占比最大的病种。近年来,这一数据有明显攀升的趋势。以抑郁
《2022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全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86M,页数4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