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系列研究之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深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 ——国企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核心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再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股改与现代企业制度,都力图在国有制框架内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激发经营活力。监管层面则通过设立国资委打造新的国资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经济壮大。十八大后,国企改革迎来了以分类为基础,以“1+ N”政策体系为制度框架的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三年行动”期间,各领域改革全面落地,国企经营情况明显改善,为国家发展与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放权让利(1978-1984 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革以利润留成为中心,通过承认国企的独立主体地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减少了代理问题。但企业经营自主权依然有限,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整体框架。留利改革推行全国后,国企整体业绩有所改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收入不增反降。 两权分离(1985-1992 年):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国企改革最显著的特征,试图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但资金利润率、利税率等指标下行趋势未能扭转。由于合同期限较短、缺乏外部监督,管理者容易出现短期主义行为,甚至侵蚀国有资产。 产权改革(1993-2002 年):前两轮国企改革后,“所有者缺位”被公认为国企存在的主要问题。90 年代国家提出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公司制改革、“抓大放小”战略以及“三年脱困”工作的实施,改革在成功应对外部冲击的同时提高了国企的经营效率。但是由于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国资监管(2003-2012 年):第四轮国企改革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重点,以建立新的国资监管体制为核心。通过成立国资委,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的责任主体,进一步强化了监管力度。在此基础上推进的股份制改革、健全董事会制度、央企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壮大和对国有资产的保护。 分类深化(2013 年至今):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企改革也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全面彻底的深化改革时期。改革首次对国有企业的功能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围绕《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形成“1+N”政策体系,最后通过“三年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各重点领域的改革举措。改革期间,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明显改善,并为国家的发展与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风险提示:地产停止回暖,海外经济衰退,国企经营被拖累。 黄文涛 huangwentao@csc.com.cn 010-85130608 SAC 编号:S1440510120015 SFC 编号:BEO134 王大林 wangdalin@csc.com.cn 13651330571 SAC 编号:S1440520110002 发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10 日 相关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 一、放权让利(1978-1984 年) ............................................................................................................................. 2 二、两权分离(1985-1992 年) ............................................................................................................................. 4 三、产权改革(1993-2002 年) ............................................................................................................................. 6 四、国资监管(2003-2012 年) ............................................................................................................................. 9 五、分类深化(2013 年至今) ............................................................................................................................ 14 (一)分类推进国企改革 ............................................................................................................................. 16 (二)重点领域及主要措施 ......................................................................................................................... 17 (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 19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 ...................................................................................................................... 1 图表 2: 1978 年之前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 ...................................................................... 1 图表 3: 中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与世界各国比较(%) ................................................................................... 1 图表 4: 1978-1984 年国企改

立即下载
企业管理
2023-04-21
中信建投
24页
1.01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国企改革系列研究之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1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大型发电集团“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2021 年末大型电力央企电源装机结构(万千瓦) 图 43:2021 年末大型电力央企各类装机合计占全国总装机比重(%)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建筑央企股权激励方案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建筑央企近三年分红率情况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2011-2021 年建筑央企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2011-2021 年建筑央企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企业管理
2023-04-21
来源: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企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