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2H2023港股投资策略展望:业绩与估值双升,港股科技龙头布局正当时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证券研究报告·海外行业深度业绩与估值双升,港股科技龙头布局正当时——2H2023 港股投资策略展望核心观点2023 年以来,在海外流动性、中美关系、国内经济弱复苏等多重影响下,港股在春节前的涨幅已全部回吐,估值再次回到极具吸引力的水平。当前时点压制互联网的多方面因素在边际改善,海外方面,联储加息周期三季度或将进入尾声,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国内方面,经济内生增长动能较弱但复苏大趋势未改,政策将是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港股盈利预期增速有望温和上行。过去两年,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将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创新才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AI 大模型爆火可能是新一波技术浪潮的开端,有望主导下一阶段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摘要国内:经济弱复苏,企业盈利温和上行。上半年国内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趋势,尽管服务型消费受疫情管控放松的原因率先复苏,但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复苏较弱,出口在美国需求回落的大背景下逐步承压,尽管货币金融环境合理充裕,但是投资预期回报率较低,居民和企业端消费和投资意愿不足,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不畅。政策很可能是下半年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宽松空间,降准可期,结构性货币工具可能继续承担货币政策稳增长的主力,助力经济内生性修复。财政政策方面,考虑到当前我国政府杠杆率水平并不算高,居民端受制于地产和企业端受制于制造业走弱加杠杆意愿不足,政府端提高杠杆率水平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利于引导宽信用的恢复,缓解下半年基建投资失速的压力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下半年稳地产政策或仍将加码,但整体维持托而不举态度,互联网监管态度有望继续好转,互联网金融整改进入深水区。港股在去年 4 季度前后迎来业绩底,今年随着宏观经济的缓慢复苏,港股的企业盈利增速也有望温和修复,从而为港股的持续上涨提供基本面的支撑。维持强于大市崔世峰cuishifeng@csc.com.cnSAC 编号:s1440521100004于伯韬yubotao@csc.com.cnSAC 编号:S1440520110001许悦xuyue@csc.com.cnSAC 编号:s1440523030001发布日期:2023 年 06 月 20 日市场表现相关研究报告海外研究 海外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海外:美国经济或软着陆,加息终点渐进。受益于消费的韧性,上半年美国经济未见明显衰退迹象,就业和通胀数据持续超市场预期,即使经历了硅谷银行暴雷事件后,加息预期仍在升温。美国经济的韧性将继续支撑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而货币紧缩也将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在没有继续爆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事件的前提下,预计美国经济或在四季度进入温和衰退,较此前预期有所延后。上半年美国名义通胀显著回落,核心通胀回落较慢,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进一步向租金传导,以及劳动力供需缺口收敛降低名义薪资粘性,下半年核心通胀也有望回落。美联储加息预期在今年经历反复修正,6 月 FOMC 会议暂停加息但保留了后续加息的窗口,美联储更新的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还会有两次加息,明显偏鹰,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 7 月加息 25BP 或为今年最后一次加息,联储与市场的分歧加大。与此前加息周期相比,虽然当前通胀水平距离合意水平甚远,但考虑到经济景气的逐步回落,以及潜在的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加息终点或即将来临,海外宏观流动性对港股中概互联的压制也有望缓解。中美关系仍将是港股市场的长期扰动,中概股退市风险仍在,回归依然是大势所趋。盈虚有数,港股估值修复再次启动。年初以来港股的涨跌主要由估值贡献,随着交易量的逐步萎缩以及卖空水平的不断上升,到了 6 月初多重指标暗示港股再次进入超跌状态,恒生指数 PE 再次跌至历史均值减 1 倍标准差下限附近,前向 PE 跌破 1 倍标准差下限,恒指 ERP 靠近历史均值加 1 倍标准差上限附近,恒指 PB 再次破净。盈虚有数,韬晦待时,随着港股估值再度回到极具吸引力的水平,新一轮估值修复与扩张已经开启,近半月港股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 6 月 FOMC 暂缓加息预期的扩散,以及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港股估值迎来了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主导的修复,未来指数和估值扩张的持续性取决于盈利预期能否接棒,即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的韧性以及企业盈利增速的弹性。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和中特估。互联网依然是港股的核心资产,其在指数权重中占据相当大比重,随着港股估值不断修复,互联网的贝塔也必不会缺席,推荐泛娱乐、泛电商、智能硬件、SaaS 等主流赛道,建议关注腾讯、美团、快手、小米、阅文、微盟等港股通标的。中特估是港股新核心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率属性导致其在弱市中相对抗跌,更具防御性,高股息策略在港股中长盛不衰,尤其是在弱市中,在新经济公司涌入前,港股在很长时间内由中特估资产主导,建议关注央国企收入占比高的能源、通信、金融等板块,以及大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率、高 ROE 央国企标的。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进程超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变化;下半年出口增速超预期下滑;下半年基建投资超预期失速;下半年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国内财政政策加码不及预期;稳地产政策加码不及预期;互联网监管超预期;美国通胀和就业韧性超预期;俄乌冲突超预期发展;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扩散;互联网竞争格局加剧;互联网出海遭遇海外政策打压;中概股退市风险;中概股回归进度低预期;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港股反弹持续性低预期;其他影响港股中概互联整体表现的海外风险因素。 海外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目录摘要...............................................................................................................................................................................11H2023 港股回顾:年初涨幅尽数回吐,估值再次回归低位................................................................................1国内:经济弱复苏,企业盈利温和上行..................................................................................................................3海外:美国经济或软着陆,降息预期延后...............................................................................................
[中信建投]:互联网行业2H2023港股投资策略展望:业绩与估值双升,港股科技龙头布局正当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88M,页数4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