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1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二〇二三年八月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工具箱组织建设•组织专班等政策环境•地方法规、产业政策、数据政策等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宽带接入、算力规模、5G基站等集聚示范•示范企业、示范平台、示范基地等智力保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规模•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产业集群等企业数量•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创新能力•研发投入、项目投资、专利成果等数据资源•数据开放等政务应用•服务能力、移动政务等工业应用•两化融合水平等重点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等民生应用•教育、医疗等◼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聚焦基础环境、产业发展、融合应用三个关键维度,选取各维度相关典型指标,利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法进行测算,综合体现各地大数据发展水平。2一、重大战略区域集聚引领效应显著大数据发展延续了近年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市辐射带动的基本特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四个核心区域的引领态势明显,长江经济带(尤其是中部板块)呈现南北扩展、连线带面发展态势,体现出我国大数据发展的中部协同集聚特征。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指数分布图3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山东半岛创新资源优势突出行业应用成果显著产业发展实力强劲综合实力领跑全国产业发展特色明显资源整合加速突破图号:3080249393,评估数据不含香港、澳门、台湾香港澳门二、大数据政策体系多维度发力“十四五”时期,大数据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省(市、自治区)从地方法规、产业发展、数据开放、融合应用、要素支撑、标准规范等维度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促进大数据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97%97%74%74%71%42%标准指南资源要素产业发展地方法规数据开放融合应用《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贵州省政策环境指数(TOP20)广西山东贵州浙江广东重庆上海江苏江西北京天津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福建陕西湖北辽宁宁夏……《山东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意见》《2022年广西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工作要点》《2021年广西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工作要点》《关于推动经济社会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广西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江西省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江西省《支持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数据应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方案》《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建设方案》⚫ 重庆市《关于推进浙江省产品主数据标准试点的实施意见(试行)》《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智能网联汽车 道路基础地理数据规范》……⚫ 浙江省4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各省(市、自治区)坚持基础先行,不断推进网络、算力、应用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存数”向“算数”的能力升级,引导要素资源优势重塑。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河南上海四川广西河北湖北福建江西湖南安徽贵州陕西重庆辽宁天 津……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指数(TOP20)5G建设•5G用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千兆光网•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先进计算•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持续增长。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建成32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000万台(套)。•“5G+工业互联网”项目加速推广。•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浙江、北京等地均提出要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平台。•四川雅安、河南洛阳、江苏泰州等将光纤网络建设规划、5G站址规划等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中进行落实。•山东青岛、江西鹰潭、甘肃酒泉等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0G-PON端口、千兆光猫、5G基站等建设升级。•安徽合肥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教育、医疗、政务等行业领域打造5G创新应用场景超40个。•无锡物联网集群建立“集群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化协作体系,自主开发国内首个物联网集群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服务117项,汇集全国各地政策5万余条,注册用户达4400个,遍布无锡市及周边地区。•广东“平台+集群”模式通过搭建箱包皮具等六大产业集群数字化平台,连接设备708台、接入生态合作伙伴近50家、提供应用服务47个,支撑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6800家。5四、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保障任务落实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数字经济、大数据发展专班、领导小组及协调机构,通过实施“一把手”牵头的工作推进机制,督促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和决定事项,切实推进大数据发展相关工作进展,为攻克痛点、疏通堵点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87%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数字经济、大数据发展专班、领导小组及协调机构。✓ 55%的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大数据发展实施“一把手”牵头的工作推进机制。专班、领导小组及协调机构组长北京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广东省加快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长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自治区主席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省长河北省“大智移云”发展领导小组省长数字湖北建设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省长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省长江苏省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专班、领导小组及协调机构组长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长山东省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山西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省长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数字西藏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党委书记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省长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省委书记重庆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市长6五、特色集聚持续创造规模效益集聚示范指数(TOP20)广东江苏河北上海山东四川浙江重庆河南北京内蒙古贵州安徽辽宁湖北江西湖南甘肃陕西天津……◼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方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各省(市、自治区)通过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实现大数据差异化发展;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集群化建设布局,以点带面持续创造规模效益,促进大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5G应用试点示范、数字领航企业等推动实现大数据特色化应用发展。河南洛阳广东琶洲贵阳高新区上海静安区山东济南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数据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共有341个项目(2021、2
[赛迪智库]: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7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