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总量之后,还有结构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总量之后,还有结构 ——金融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2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业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其一、改善金融供给。其二、畅通供给渠道。其三、优化金融结构。其四、提高配置效率。其五、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去杠杆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联系和区别 金融去杠杆实际上可以看成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或者说金融供给侧改革是金融去杠杆的一种延续。如何在严监管和金融发展上取得平衡是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金融去杠杆解决了通过同业负债、同业理财等方式加杠杆,然后通过影子银行、通道业务逃避监管、大量放贷、创造业绩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资金放出去之后“质量”的问题,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的改革,通过改革将资金流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流到小微企业,流到农村。如果金融去杠杆解决了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资金开始流向实体,而金融供给侧改革则是解决资金脱虚向实后,资金流向问题,主要流向三农、小微、民营等。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宏观层面原因:总量过剩,结构不匹配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总量上,过剩产能制约服务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 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与历史和其他经济体相比均较高;金融业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过快:以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及其他地方性小银行增速最快;家庭部门高负债率;其二、金融业供给端和需求侧不匹配;主要表现在: “僵尸企业”挤占资源;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产泡沫膨胀;直接融资比重低;大银行数量小,规模大,而中小银行数量多,规模较小。 目前金融业环境 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效果就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行业背景和基础环境。目前环境是:(1)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已经达到历史底部,6.8%,增速开始缓慢回升;(2)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增速也在放缓、规模在下降;(3)整体银行业的杠杆率在持续下降;(4)信贷结构上来看,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在下降,占比基本上保持稳定,流向房地产行业信贷资源在减少;(5)信贷结构上来看,流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速在放缓,贷款利率在下降。 维持 增持杨荣 yangrongyj@csc.com.cn 010-85130239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1080003 研究助理:方才 fangcai@csc.com.cn 010-86451314 研究助理:陈翔 chenxiangbj@csc.com.cn 010-85130978 发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6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1%-11%-1%9%19%2018/4/162018/5/162018/6/162018/7/162018/8/162018/9/162018/10/162018/11/162018/12/162019/1/162019/2/162019/3/16银行上证指数银行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如何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我们认为:后续的政策的着力点会在调整结构方面,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信贷结构、调整融资结构。组织结构方面:将增加小型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扩大其资产规模。我们预计未来:城商行和农商行后续在业务范围拓展、机构审批上会更加灵活宽顺。调整信贷结构上,主要是增加小微贷款、民营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会出台一系列对应的政策措施来激励银行增加投放规模提高占比。调整融资结构上,预计重点会在直接融资规模和增速上下足功夫,比如:定增条件的放宽、科创板的推出等,都在拓展直接融资。 激励中小微信贷的主要激励政策,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为了激励中小微信贷投放,2019 年,央行和银监会先后出台多项政策: TMLF、 再贴现与再贷款、定向降准、48 号文巩固小微政策效果、银发 162 号文也提出了以下几种支持小微信贷业务的政策。 近期中小企业信贷又获两项新政策支持:其一、资本节约。权重法下,普惠金融小微贷款的风险权重将下调到75%,内评法下,风险权重可按 50%。资本节约刺激银行增加小微贷款。其二、获央行担保支持。1000 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可做为 MLF 担保品。获得央行的背书,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下降,贷款利率水平会降低,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投放规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提高政策有效性。 短期内支农、中小贷款由于成本较高,盈利性较弱,需要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和优惠,降低负债端成本率,来实现正面的激励。已经有大量的小微信贷支持政策推出,但是预计后续的类似的政策将会更多。 金融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1)对银行发展战略的影响。上市银行在公布 2018 年年报时,都在发展战略中做出了调整,并且充分体现了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对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至少有持续三年以上的时间跨度。(2)有利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将继续扩表。金融供给侧改革要求增加小微、民营企业贷款,而农商行和城商行是此类信贷投放的主力,其更加受益。金融供给侧改革,将会使农商行和城商行继续扩表。(3)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短期看,流动性充裕后,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会有改善,中长期看,银行在零售端的优势增强,这恰好符合了行业发展趋势,中长期可以提升板块的估值。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在调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也在引导行业发展趋势,短期内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中长期看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竞争力。(4)驱动商业银行选定明晰的转型路径,追求差异化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类似于“去产能“的意思,对于同质性的金融服务,可以适当减少,而对于差异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鼓励发展,满足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5)客户结构持续下沉,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不仅仅是信贷结构调整,而是客户结构下沉,真正解决了资金脱“虚”向“实”后的流向问题,也在改变银行赚短钱、赚快钱的经营理念,而是体现出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赚长钱。 投资建议: 1、银行股上涨有望延续截止目前,老 16 家上市银行 19/20 年 PB 为 0.8/0.7 倍,政策助力,估值修复。资产质量和资本是约束银行股估值主要因素,19 年这两个约束条件都将缓解,板块估值有望从 0.8 倍修复到 1 倍。其一、资产质量方面。之前,银行估值中反映了最悲观的预期,而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下降,银行估值需要修复。其二、资本方面。永续债将密集发行,永续债发行计划合计规模达 4300 亿。永续债的发行将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金压力,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的能力,提升杠杆,提升行业的 ROE。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2、对银行股的观点:看好 2 季度,更加看好股份制。因为短中期看风险在下降。其一、宽信用将从 2Q 实现。其二、二季度,实体经济有望短期企稳回升。其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方案在陆续出台。其四、政策仍会在场,降准预期仍在。其五、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
[中信建投]: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总量之后,还有结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3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