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2023 年 12 月声明本白皮书所有材料和内容的知识产权归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地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本书中的任何部分。授权后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系电话:010-87901322编写说明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旋律。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工业互联网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近六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由起步探索逐步转向规模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泛调研,经相关领域专家系统性指导,编写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 年)》,总结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成效,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政府治理、行业发展、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本白皮书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第二部分从区域角度,深入对比分析了全国 31 个省区市、前 30 城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并总结区域先进经验做法。第三部分从行业角度,详细分析了各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第四部分面向未来,分析了人工智能、5G、元宇宙等主要前沿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并为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提出相关建议。由于时间所限,本白皮书相关研究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各方交流讨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与完善,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编写成员:张晓彤、顾维玺、李艳霞、周河晓、段思祺、陈悦、刘晓慧、王潇、王骁、朱国伟、廉润泽、王奕阳前言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全面支撑。自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取得长足发展,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功能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融合应用走深向实,逐步从探索起步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助力企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赋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抓手,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态势: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1持续提升,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2022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1.26 万亿元,同时带动渗透产业增加值 3.20 万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达4.46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3.69%。预计 2023 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1.35 万亿元,带动渗透产业增加值 3.34 万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达 4.69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上升至 3.72%,是支撑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重要力量。各省区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深入推进,头部城市规模优势突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省区市达到 17 个,广东、江苏、浙江排名前三。2022 年,辽宁、江西两省首次突破千亿元,山西、宁夏、内蒙古、湖北、山东等 10 个省区市增速超过 10%。工业互联网发展头部城市规模优势突出,北京、上海、深圳等 7 个城市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均已超千亿元,前 30 城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占全国比重1 本书中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简称“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即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贡献规模,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对经济增加值的总贡献。既包括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也包括因工业互联网发展而带动的渗透产业增加值。如无特别说明,本书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均指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达到 46.19%。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三大产业,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 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 0.06 万亿元、2.28 万亿元、2.12 万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 7.76%、8.60%、6.41%。预计 2023 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将分别达到 0.06 万亿元、2.29 万亿元、2.34 万亿元,对各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目录一、工业互联网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一) 工业互联网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二) 工业互联网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劲动力 . . . . . . . . . . . . . . . . . . .6二、工业互联网区域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一) 全国各省区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深入推进 . . . . . . . . . . . . . . . . . . .9(二) 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前 30 城市发展成效显著 . . . . . . . 13三、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三大产业融通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一) 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二) 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三) 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四、工业互联网未来技术融合与应用态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一) 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态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二) 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关键举措 . . . . . . . . . . . . . . . . . . . . . 31附录一: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3M,页数5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