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研究报告:婚姻,可有可无的选择?
⻘⼭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婚姻可有可⽆的选择?⻘⼭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引 ⾔我们经历着这个世界剧烈的变化——越来越庞⼤的城市,⽆孔不⼊的商业,爆炸的信息以及科技对⽣活和信仰的重构。短短⼏⼗年的变化程度超过了过往数百年甚⾄某些⻆度来看超过了数万年⼈类演化的幅度,这让过往基于原有社会结构和科技发展程度下所形成的观念与结构正在⾯临着重⼤的挑战。此⽂中,我们尝试对婚姻这种社会组织最⼩单元的形式做些信息的整理,以期获得⼀些思想上的指引和现实的意义。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化让很多⼈背井离乡,脱离了原本宗族与邻⾥的⽣活环境,商业的⾼度发展让⼈与⼈之间的情感链接逐渐被价值互换所替代,尺度与边界感,慢慢成为社交中重要的⼼照不宣。⻘⼭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变化在最近的⼏年⾥愈演愈烈,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学家⼝中的“孤独、封闭和原⼦化”,在更趋不确定、寒冷的环境中,我们越来越孤独,⽽⾮“抱团取暖”,更注重“我”⽽⾮“我们”。⽣育率⼤幅下降,结婚⼈数连续9年降低,离婚率逐步增加……过去,我们相信婚姻是抗⻛险的保障,相信“愿得⼀⼈⼼,⽩⾸不相离”的婚姻是爱情的必然归宿,我们相信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才能成为孩⼦成⻓的港湾。可是如今,我们更注重⾃我的情感体验和⼈⽣意义,我们看到身边的⼤量短暂戛然⽽⽌的爱情与婚姻;我们通过各种影视节⽬更沉浸地了解婚姻中的困局和局促;我们不再因他⼈的“为你好”⽽承压,匆促地⾛进⼀段婚姻;我们虽然仍在寻找婚姻,也在内⼼深处隐约觉得婚姻仿佛不是必需品。延续⻘⼭过往研究报告中对⼈的关注,此篇报告⾥,我们想揭示⼀个更为隐秘的真相:婚姻观念经历着⼀场剧烈的变⾰,今天以及未来,婚姻也许正在不可逆的转变成⼀个选项,⽽⾮必然。⻘⼭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n 庞⼤的单身⼈群n 结婚的⼈,更少,更晚1346.91286.61213.4 1132.9 1059.1 1010.8926813.1763.6683.3350363.7384.1 415.8437.4446.1470.1433.9283.9287.9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我国⼗年间结婚、离婚对数(万对)结婚登记离婚2.39亿中国单身⼈群70%美国⼈⼝3.6倍英国⼈⼝1.9倍⽇本⼈⼝2013年有1346.9万对男⼥结婚,⽽到了2022年,只有683.3万对,下降了50%!⽽离婚的⼈数变化幅度则很⼩。婚姻正在失去市场⻘⼭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18.629.630.532.233.834.63939.739.940.340.540.640.940.942.242.442.742.943.24445.445.745.846.748.448.549.651.55252.453.658.5010203040506070⻄藏海南⽢肃⼴东⻘海浙江河南宁夏陕⻄⼴⻄台湾云南江⻄贵州上海⼭⻄江苏河北安徽⼭东福建内蒙古湖北四川北京辽宁湖南重庆吉林新疆⿊⻰江天津我国各省份离婚结婚⽐(单位:% )⻘⼭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n 家庭规模更⼩中国已成为全球单⼈户家庭最多的国家。7402200370013500韩国⽇本美国中国单⼈户家庭(万户)n 终身未婚⽐例上升0.37%3.17%0.98%3.93%0%1%2%3%4%⼥性男性2010-2020年我国终身未婚率2010年2020年单身的⼈越来越多,不婚成为更多⼈的选择,离婚率也节节攀升,婚姻似乎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吸引⼒。这些数据的背后正在发⽣些什么?想知道到底为什么不结婚或者离婚,要先知道⼈为什么要结婚。⻘⼭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为什么要结婚?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求解时,很难不迷失在很多⾼屋建瓴的答案中。从⼈类演化的⻆度、社会学的⻆度、政治经济学的⻆度、⼼理学的⻆度,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更想从⽼百姓的⼝中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舆论与压⼒找个伴经济⽬的婚姻来⾃要孩⼦爱情你为什么要结婚?“因为我爱TA。”你为什么要结婚?“因为我想要⼩孩。”你为什么要结婚?“年龄⼤了,该结婚了。”你为什么要结婚?“找个伴⼀起过⽇⼦。”爱情、⽣育、社会的闲⾔碎语、搭伙过⽇⼦、⽣⽼病死的⻛险,这些最根本的想法,让⼀代⼀代⼈前赴后继地进⼊婚姻这种组织形式。然⽽,这些婚姻的⽀柱、⽴⾜点在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下正在⼀个⼀个的动摇。婚姻,殿堂将倾。⻘⼭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婚姻来⾃ - 爱情如今,婚姻“再次”与爱情脱钩⼀提到婚姻,我们⾃然会联想到“爱情”,事实上,从历史的⻓河来看,爱情历来不是⼈类婚姻的前提,⽽是到现代才“征服”婚姻,画上了等号。⽆论是古希腊、古罗⻢时期,还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伟⼤的被我们所知的爱情,⼤都是政治联姻或功利的结盟,⽐如埃及艳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婚姻和爱情历来都是两码事,并被认为彼此不兼容。中国的传统婚姻中,"⽗⺟之命,媒妁之⾔",也从未把爱情当作婚姻的前提,即使丈夫爱妻⼦,妻⼦不符合家族的利益,也会施压丈夫休妻,如王羲之的⼉⼦王献之被迫休妻迎娶公主,《孔雀东南⻜》中,焦仲卿的⺟亲厌恶⼉媳刘兰芝,焦仲卿最终休妻。中世纪,欧洲贵族将“骑⼠之爱”发扬光⼤,浪漫爱情才⾛⼊⼈们的视野,讽刺的是,这也与现代的爱情有着天壤之别,它专⽤指代婚外情。⼤约18世纪,浪漫爱情继续发展,随之配套的婚姻体系传播向整个世界,并成为如今婚姻的模式——婚姻应该免于过去⼈们所承受过的强迫、暴⼒及性别不平等,满⾜⼈们对亲密关系、爱情以及他们对性的所有需求。在许多⽂化中,爱情⼀直被视为是婚姻令⼈满意的结果,⽽不是结婚的前提。“我们先结婚,然后相爱”是⼀句惯⽤的俗语。1975年,⼀项对印度的⼤学⽣调查显示,“只有18%的⼈同意,婚姻应该建⽴在爱情的基础之上,⽽32%的⼈则完全不赞成。”⻘⼭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在中国,爱情成为婚姻的前提,其实也不过近百年的事情。浪漫意义的“爱情”⼀词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于中⽂世界。“爱情”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辞源》中,但到1931年才第⼀次有“爱情”这个词条。爱情的演变中,过去,我们把爱情等同于婚姻,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神化,也是个⼈主义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对宏⼤叙事强权的反抗。婚姻⾃由、恋爱⾃由不过是普通⼈能做到的对美好⽣活最简单的向往和追求。于是,婚姻,成为了爱情的归宿。爱情的产⽣与消失有其复杂的原因,钱钟书将婚姻⽐作围城,⽽对如今的年轻⼈来说,信息爆炸让世上再⽆讳莫如深之事,婚姻不再是深不可测的围城:城外有浪漫美好、如痴如醉的爱情,城内则是家⻓⾥短、油盐酱醋的现实。婚姻也许不是扼杀爱情的杀⼿,⽽是爱情以婚姻的⽅式⾛⼊现实的⽣活,却常常难以为继。如今更多⼈开始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要给爱情和婚姻划上等号?以前,所有童话故事都有⼀个相似的结局,王⼦和公主克服万难,过上了幸福的⽣活。可如果给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加上⼀个现实背景,有谁知道在幸福誓⾔的背后,⽩雪公主在王⼦家做的家务是否⽐后⺟家的更多?亦或是嫁⼊王室的灰姑娘会不会有豪⻔婆媳⽭盾?据说在2025年上映的《⽩雪公主》⾥,新的⽩雪公主将不再等待王⼦的唤醒,⽽是独
[青山资本]:2023年度研究报告:婚姻,可有可无的选择?,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6M,页数4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