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
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01月24日分析师:周绪艳SAC编号:S0870523060004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2主要观点◆ 从物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将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需要限制累积的CO2排放,至少达到净零 CO2排放,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减少。◆ 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预测:人类活动每排放1000GtCO2,全球地表温度就会上升 0.45°C(最佳估计,可能在 0.27°C 到 0.63°C 之间)。从2020年初开始,对剩余碳预算的最佳估计是500GtCO2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C 的可能性为 50%和1150GtCO2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2°C 的可能性为 67%。◆ 根据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4年度报告》统计:当前全球已有36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有22个司法管辖区处于不同的考虑和政策制定阶段。目前正在运行的碳市场共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这些正在运行碳市场的司法管辖区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58%,将近1/3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的地区。◆ 2023年碳价:约2/3的碳市场覆盖的排放平均价格低于10美元;大约1/6的碳市场覆盖的排放在平均价格在10美元到70美元之间;另外约1/6的排放平均价格高于70美元(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瑞士)。◆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的碳价,与气温上升限制在1.5℃相一致,USD226-385/tCO2;与气温上升限制在2℃相一致:USD63-127/tCO2。◆ 根据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测算:随着全国碳市场基准线的收紧和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中国2030年碳价可以达到180元/吨以上。◆ 我们认为: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碳市场将逐步完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高排放行业将面临一定的转型成本,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望为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行业和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金融、技术与国际合作不及预期;气候风险认知不足,企业可能面临较高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SECTION一、全球碳市场建设背景二、全球碳市场现状三、全球碳市场趋势与展望四、中国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五、投资建议六、风险提示目录Content41.1 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地变化,人类从未见识过像今天这样的地球资料来源:科普丰台,上海证券研究所图1 把地球诞生浓缩为1小时图2 古气候时期划分分类英文名称与时段图3 地球生命史图4 全新世时期重大事件图5 二氧化碳排放2013年5月9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首次突破400mg/L大关;2019年5月11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415mg/L,达到了第四纪开始以来的峰值。而在南极冰盖采集的冰芯表明,从40万年前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始终稳定在180~280mg/L。可以说,放大到地质学尺度来看,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一条陡峭得几乎垂直的线。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从未见识过像今天这样的地球。51.2 当前的气候状况-全球温度的历史变化和近期升温的原因资料来源:《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上海证券研究所图7 人为影响以至少2000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气候变暖图6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毋庸置疑,人为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都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自1750年左右以来,观测到的充分混合温室气体(GHG)浓度的增加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自1850年以来,过去40年中的每一个十年相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十年都暖。➢从1850-1900年到2010-2019年,人为造成的全球表面温度上升幅度的可能范围是0.8°C至1.3°C,最佳估计是1.07°C。➢自1950年以来,全球陆地的平均降水量可能已经增加,而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加的速度更快(中等信度)。➢人为影响很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冰川退缩以及1979-1988年至2010-2019年间北极海冰面积减少(9月减少约40%,3月减少约10%)的主要驱动因子。➢几乎确定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上层海洋(0-700米)已经变暖,而且人为影响极可能是主要的驱动因子。➢1901年至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20[0.15至0.25]米。61.3 气候变化已经在影响全球有人类居住的每一区域资料来源:《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上海证券研究所图8 气候变化已经在影响全球有人类居住的每一区域,人为影响对观测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许多变化具有贡献◆ 基于对气候过程、古气候证据以及气候系统对增强的辐射强迫响应认识的提高,对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最佳估计值为3℃,其范围也比AR5更窄。◆ 对于1750年,2019年人为造成的辐射强迫(2.72[1.96至3.48]Wm–2)已经使气候系统变暖。这种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部分因气溶胶浓度增加导致的冷却所抵消。相对于AR5,辐射强迫增加了0.43Wm–2(19%),其中0.34Wm–2是由于2011年以来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 人为造成的正的净辐射强迫导致气候系统积累了额外能量(加热),部分由表面增暖导致向太空损失的能量增加所抵消。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平均加热率从1971-2006年的0.50[0.32至0.69]Wm–2增加到2006-2018年的0.79[0.52-1.06]Wm–2(高信度)。海洋升温占气候系统加热的91%,而陆地升温、冰雪融化和大气升温分别约占5%、3%和1%(高信度)。◆ 气候系统的加热已通过陆地上的冰量损失和海洋变暖的热膨胀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热膨胀占1971-2018年期间海平面上升的50%,而冰川的冰量损失占22%,冰盖的冰量损失占20%,陆地水储存的变化占8%。从1992-1999年到2010-2019年,冰盖损失的速度增加了4倍。在2006-2018年期间,冰盖和冰川物质损失共同成为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高信度)。◆ 平衡态气候敏感度是估算气候如何响应辐射强迫的重要量。基于多种证据,平衡态气候敏感度很可能的范围是2°C(高信度)到5°C(中等信度)。AR6评估的最佳估计是3°C,可能的范围是2.5°C到4°C(高信度),而AR5则是1.5°C到4.5°C,AR5中没有提供最佳估计值。71.4 随着全球变暖每一点额外增加,预估的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会更大资料来源:《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Report》(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上海证券研究所图9 人为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将继续加剧图10 随着全球变暖每一点额外增加,预估的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会更大81.5 可能
[上海证券]: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12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