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研究报告
2 0 2 1 年 7 月 苏 宁 金 融 研 究 院 消 费 金 融 研 究 中 心 研 究 员 : 付 一 夫 颜值经济研究报告 目 录 CONTENTS 颜值经济大流行 01 三大推手齐助力 02 医美风口须把握 03 男性潜力当关注 04 颜 值 经 济 大 流 行 颜值经济发展历程 四大代表性领域概览 追求颜值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美”的价值日益凸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弟子们说:“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在我国,有四大美女的不朽传奇以及“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千古佳句;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流行的“三拼”中,“颜值不行拼人品,人品不行拼情怀”,颜值居于首位,就连男女之间谈恋爱都要讲“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许多证据都显示,高颜值会产生“溢价效应”,并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不少额外的好处。 根据英国刊物《经济学人》的研究,权力往往属于颜值更高的领导人,不管在大猩猩社群还是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相貌(包括身高、肌肉、语音语调)和成就同样重要;美国劳动力经济学家丹尼尔·荷马仕在其《颜值与劳动力市场》一文中明确指出,颜值和终生劳动力总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性,社会上既存在丑陋罚金(Ugliness Penalty)现象也存在颜值奖金(Beauty Premium)现象;韩国一篇名为《婚姻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容手术效应》的研究论文则证实了,颜值最高的男性收入比颜值中等的男性收入高15.2%,颜值最高的女性收入比颜值中等的女性收入高11.1%。 种种证据无不说明,“靠脸吃饭”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颜值高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会,进而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天生丽质,再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一系列围绕颜值的消费活动与商业行为开始兴起,是为“颜值经济”。 回溯发展历程,颜值经济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为对于颜值追求“从虚到实”的演进,个个都是巨大的风口。 颜值经济发展历程 拍摄美化类App • 美图秀秀 • FaceU • 美颜相机 美妆个护及服饰 • 美妆护理品牌 • 汉服潮鞋 健身 • 健身房 • Keep • 微信运动 医美 • 线下医美机构 • 新氧等 颜值经济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整理 拍摄美化,主要分为拍照摄影类App和图片美化类App,前者可提供手机拍摄的各项功能,助力实时美颜和特效。后者主要针对拍摄的图片或视频做后期编辑和调整。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片和视频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美好的图片和视频容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播,继而为用户和App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 拍摄美化类App非常受广大用户欢迎,2019年7月用户规模达4.5亿,渗透率达到40.7%,平均每10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就有4个装有拍摄美化类App。 如今,各大手机品牌也都在致力于推出自带美颜和滤镜功能的手机,并不断完善其前置摄像头性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拍摄美化类App :每10人就有4人安装 拍摄美化类App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苏宁金融研究院 4.5 40.7%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0.511.522.533.544.55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2018年 2019年 用户规模(亿) 渗透率 美妆个护及服饰历来都是颜值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对于天生爱美的女性来说,化妆品、护肤品和好看的衣服从来都是她们的最爱。 以美妆个护为例,国内市场长期是国际品牌占据主导,但近些年本土品牌崛起之势有目共睹,国内消费者对于本土品牌关注度持续提升,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同时,伴随着线上线下融合进程的加快,商家越来越能全面、准确、快速地了解消费者;而互联网的大发展,让电商、短视频/直播、内容社区以及社交平台都成为了美妆个护产品的重要营销渠道。 市场预计,到2022年,我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行业前景一片广阔。 美妆个护及服饰:颜值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我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苏宁金融研究院 2760 2970 3160 3350 3540 3740 4230 4530 1370 1460 1550 1650 1760 1870 2240 2400 1390 1510 1610 1700 1780 1870 1990 2130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E 美妆个护 美妆 护肤品 除了容貌,人们还愈发注重健康和减肥增肌塑形,近些年全民健身意识觉醒,催生了更多的产业价值。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50%的运动健身用户经常去健身房锻炼,10.4%的用户每天都会健身,44.7%的用户每周健身2-6次,32.6%的用户每周会健身一次,这意味着近9成的健身用户每周都会健身。 随着用户比以往更加认同团课、私教等额外付费的附加值服务,付费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以Keep为代表的健身类App也备受欢迎。 受此影响,我国运动健身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全民健身指南》统计,我国运动健身人数到2030年计划增长至5.3亿,到2025年我国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将增加至3万亿元。 运动健身: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愿意为了“变美”而付费,除了日常的护肤维稳与彩妆扮靓之外,很多人还热衷于在医美项目上不吝投入。 我国的医美市场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因素的推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医疗美容服务需求增长明显,各大医美机构在这条赛道上竞相疾驰,带动我国医美行业迅速崛起,而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医美渗透率显著偏低,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艾瑞咨询数据表明,预计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115亿元;Frost & Sullivan数据也显示,2019~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CAGR将保持在17%以上,前景可期。 医美:高景气的黄金赛道 29.8 37.8 48 64.8 84.1 112.4 144.8 176.9 197.5 227.4 264.3 311.5 27.1% 27.0% 34.8% 29.9% 33.7% 28.8% 22.2% 11.6% 15.1% 16.3% 17.8%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50100150200250300350医美市场规模(十亿元) 增速 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苏宁金融研究院 除了对于自身“颜值”的提升外,颜值经济还表现在对高颜值商品的青睐上。 从消费者角度看,当功能趋同之时,商品“颜值”上的设计感所带来的的视觉冲击,往往能左右自己的购买决策,进而让自己愿意为其支付高溢价,比如炫酷的跑车、外形美观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颜值经济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4M,页数3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