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银行间市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回顾及展望

专题研究 1 银行间市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回顾及展望 结构融资部 郝玮 胡瑶莹 摘要:本文从 2016-2020 年及 2021 年 1-10 月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情况、已发行产品证券特征、基础资产特征、资产回收情况和证券兑付情况等方面介绍并分析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运行状况。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一方面带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增加,另一方面给不良资产的处置带来更多困难,进而导致不良证券化产品回收可能与预期产生更大偏离。 一、概要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是发起机构将一定规模和范围的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将该等不良资产形成的资产池转让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V),以资产池未来全部可回收的现金流作为证券的偿付来源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目前银行间信贷市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起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活动开展的背景 作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之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04 年。2004 年 4 月,工商银行宁波分行进行了尝试,将不良贷款债权组合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2005 年 4 月 20 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由于国有大行刚经历过剥离大额不良资产,再次将不良资产打包进行证券化的意愿不强,不良资产证券化并未大规模展开。2008 年,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监管部门暂停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 2016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74%,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增加。2016 年,6 家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获批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总额度为 500 亿,标志着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启。 2017 年 4 月,新增第二批试点银行 12 家,范围扩至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包括国开行、8 家股份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和 3 家城商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新增总额度为 500 亿。2017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74%,与 2016 年末持平。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抬头。2018 年末和 2019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89%和 1.86%。2019 年,第三轮不良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专题研究 2 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启,本次试点额度增加 1000 亿,试点金融机构新增 22 家,包括 4 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和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2020 年 6 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放开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个人不良贷款。至此,个人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也陆续开展起来。 受新冠肺炎冲击,2020 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 3.6 万亿元,不良率攀升至 2.1%,10 年来首次突破 2%。至 2020 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小幅下降至 3.5 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1.92%。2020 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和单数也较往年显著增加。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分别为 1.76%和 1.75%,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大致回落到 2019 年的规模。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主要有核销、批量转让给专门处置不良资产的AMC、包括债权维护和财产清查的现金清收等在内的传统类处置方式,以及收益权转让、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等创新类处置方式。与传统类处置方式相比,不良资产 55 证券化主要有如下优势: 扩大了银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处置范围,拓宽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在《征求意见稿》推出之前,个人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十分有限。根据之前的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 号)》中第八条规定,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不良资产不得批量转让给 AMC。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零售类资产批量处置的问题。 另外,银行可以保留不良回收超预期而获取部分超额收益的权利,提高银行处置效率和回收水平。商业银行作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贷款服务机构,在收取贷款服务机构费用的同时,还可以设置超额服务费机制,在后期对超出预期回收金额的部分,与次级证券的投资者分享超额收益。这样可以激励银行结合自身对客户的深入了解,配备专业的清收团队,给出最优的清收方案,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回收水平。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专题研究 3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统计 本次统计的样本是 2016-2020 年及 2021 年 1-10 月期间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1,发行规模合计为 1028.33 亿元,发行单数合计为 189 单。 2020 年及 2021 年 1-10 月,银行间市场中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分别为 281.42 亿元和 158.90 亿元;发行单数分别为 54 单和 39 单。截至 2021 年10 月末,银行间市场累计已发行 189 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合计为1028.33 亿元,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本息费合计 5103.59 亿元。与历史各年相比,不论是发行规模还是发行单数,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 2020 年的发行量均达到高峰;2021 年 1-10 月的发行量也超过了 2016-2019 年中任一年的发行量,但预计不会达到 2020 年的规模。 整体上看,受新冠肺炎冲击,2020 年银行贷款逾期和违约情况明显增多,银行不良资产发行规模和发行单数同比也分别增加 96.12%和 86.21%,2021 年随着疫情得到严格控制,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回落到 2018-2019 年水平。 图表 1 截至 2021 年 10 月末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及发行单数(单位:亿元,单)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 Wind 资讯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1 2006-2008 年发行的 4 单产品目前均已到期,其中 1 单为建设银行发起的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3 单为 AMC 发行的产品。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专题研究 4 图表 2 2020 年及 2021 年 1-10 月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概况(单位:亿元) 项目简称 期限2 贷款类别 贷款笔数 入池本息费 预期回收率3 发行 规模 资产打折率4 设立日 招银和萃 2021-3 3.82 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 73,802 30.36 12.35% 2.95 9.72% 2021/9/29 浦鑫归航 2021-3 4.91 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 128,073 50.39 8.29% 2.41 4.78% 2021/9/28 兴瑞 2021-2 5.01 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 112,658 36.27 11.34% 2

立即下载
金融
2022-01-19
24页
2.48M
收藏
分享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银行间市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回顾及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8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18.大连市级及下辖区县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图表 17. 大连市级及下辖区县存续城投债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对比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图表 16. 2019-2020 年大连市级及下辖区县政府债务规模及相关指标对比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图表 15. 2020 年及 2021 年前三季度各地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15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图表 14. 2020 年末大连市及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图表 13. 2019-2020 年大连市下辖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增速情况
金融
2022-01-19
来源: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