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
2022年强榜单新趋势年巡礼大特征暨2022赛迪百强区《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的研究对象结合了民政部2021年5月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以及截至2022年7月全国各地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包括全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所有市辖区。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区经济走出了量质齐升、拥抱创新、开放协同、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城区经济的实力、结构、活力和韧性持续强化,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创新力量的主要集聚地、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的重点抓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② 赛迪顾问2022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百强城区强支撑强引擎作用突出,高质量高效益集聚态势明显,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2022年,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青岛黄岛区、深圳宝安区、深圳龙岗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苏州吴江区和佛山南海区成为“十强”城区,其高质量发展水平领跑全国。③ 从区域上看,“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有所缓解,“南强北弱”的局势进一步加剧。从梯度结构上看,百强区五级梯队平均城区高质量发展构成差别显著不同,第一梯队各维度发展更为均衡。从规模密度上看,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缓解,但梯度差距仍然明显。从强区经济来看,“三千亿城区”已增长为12个,”两千亿城区“ 达到34个。④ 赛迪预测,未来中国城区将呈现五新变化:一是万亿城区持续扩容,“五千亿城区”数量有望大幅增长;二是实体经济重要性凸显,先进制造业加速重回中心城区;三是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成为主流趋势,城区的区位特征将可能重构;四是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内陆城区将从承接产业转移转向主动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五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构建,城区招商引资模式有望实现进一步创新。目录奋进十年中国城市经济的奋进十年1.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场空间1.2 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增至24个1.3 城市创新动力显著迸发,发明专利数量成倍增长1.4 城市生活品质大幅跃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番1.5 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经济强区领航作用逐步凸显P010203040506百强城区城区经济高质量评价暨2022赛迪百强区2.1 2022年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2.2 2022年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解读2.3 2022赛迪百强区榜单P07080910五大特征2022赛迪百强区特征分析3.1 百强城区:强支撑,强引擎,高质量,高效益3.2 空间格局:百强区地区分布仍不平衡,南强北弱趋势进一步加剧3.3 梯队结构:五级梯队构成显著不同,第一梯队各维度力量更为均衡3.4 规模密度: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缩小,梯度差距仍然明显3.5 强区引领:“三千亿城区”为12个,”两千亿城区“ 达34个P111213141516五新趋势中国城区经济发展趋势展望4.1 万亿城区持续扩容,“五千亿城区”数量有望大幅增长4.2 实体经济重要性凸显,先进制造业加速重回中心城区4.3 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成为主流趋势,城区的区位特征或将重构4.4 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内陆城区将从承接产业转移转向主动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4.5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构建,城区招商引资模式有望实现进一步创新P171820212223勇于担当新时代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5.1 牢牢把握一个主题主线5.2 高位谋划三大跃升目标5.3 系统夯实五大发展底座P24252627他山之石赛迪百强区先进做法与典型案例6.1 苏州市吴江区6.2 成都市龙泉驿区6.3 无锡市新吴区6.4 深圳市宝安区6.5 杭州市滨江区P29353637383930313233346.6 合肥市包河区6.7 绵阳市涪城区6.8 武汉市江汉区6.9 深圳市福田区6.10 广州市天河区1.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场空间1.2 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增至24个1.3 城市创新动力显著迸发,发明专利数量成倍增长1.4 城市生活品质大幅跃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翻番1.5 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经济强区领航作用逐步凸显中国城市经济的奋进十年P A R TO N E2012-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赛迪顾问整理,2022.07 )53.10%54.49%55.75%57.33%58.84%60.24%61.50%62.71%63.89%64.72%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奋进十年——中国城市经济的奋进十年0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场空间1.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2012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城市化格局。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等的重要载体,其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实现共建共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十年,中国城市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开放协同开创新局面,民生共享达到新水平、生态绿色取得新成效。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区划数333个(其中地级市数量293个),地级市数量较2012年底增加8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城镇常住人口9.14亿人,总体城镇化率居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过去十年中有近2亿新增城镇人口来到城市中工作生活。2021年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共21个,较2012年增加了10个。其中,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共7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共14个。随着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也在有序增长,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了约1.5万平方公里。十年间,城市的数量、面积、人口均持续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场作用。截至2021年底,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区划数333个地级区划数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人口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图1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03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1.2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增至24个城市经济总量在十年间攀上了新台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数量从2012年的7个增至24个,其中17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8%以上,2021年经济体量达万亿的头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总和占全国的比重达38.4%,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突出。2020年,全国
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6M,页数4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