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01册子 / 报告标题 | 章节标题02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 目录中国车企全球化现状 03中国车企全球化方向研判 04目标市场—挺进最具价值的全球主力市场,欧洲、北美已是必争之地 04竞争策略—品牌定位向高端突围,细分市场与电动车成竞争热点 05模式创新—探索灵活的销服模式组合,挖掘本地服务创新价值 06中国车企全球化制胜之道 08制胜关键1:从目标与定位出发,选准出海路径 08制胜关键2:属地化运营与服务,打响品牌声量 10 制胜关键3:价值链海外布局,加速海外扩张 11制胜关键4:组织与数字化支撑,保障全球运营 12 核心洞察 13作者 14目录03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 中国车企全球化现状 智能电动技术先发优势整车产品力日渐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全球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市场增速放缓国内外政策积极引导87.5%87.5%12.5%87.5%62.5%12.5%0%20%40%60%80%100%图1 中国车企全球化进程主要驱动因素受访车企占比(%)能够进行商业模式输出能够进行技术输出能够为出海保驾护航能够抢占海外市场机会能够突破国内市场瓶颈能够进行产品输出近年来,中国车企已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覆盖地区拓展,产品矩阵丰富,价值链布局亦逐步完善。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1,同比增长一倍。 • 从覆盖地区来看,除了在南亚、南美、东欧、中东等传统优势地区持续渗透,以比利时、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和大洋洲更是成为近两年新的增长引擎。 • 从产品矩阵来看,中国车企积极占领油车和电车“双赛道”细分市场,如上汽MG涵盖全尺寸SUV/轿车的~25款车型,蔚来对标BBA的新能源车型ES8。 • 从价值链布局来看,各品牌陆续建立海外配套支持,不乏上汽这样的佼佼者,已形成研发、整车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物流、金融等“全价值链”出海。从十年前的“产品出海”,飞跃至今时今日的“价值链全球化”,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重要因素的共同推动。 • 天时—内外政策引导:各国积极出台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减排奖惩机制等新能源汽车引导政策,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电动车出海创造了机遇。 • 地利—市场需求潜力:海外汽车市场潜力广阔,以欧洲为代表的成熟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以印度、印尼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亦有巨大增长潜力。 • 人和—车企能力优势:我国在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能源技术及产品力方面先发优势明显,在商业模式创新等新零售转型运营能力上亦属领军。中国车企全球化现状1. 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开报道,包含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约16.3万辆车企能力优势市场需求潜力内外政策引导04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 中国车企全球化方向研判图 2 中国车企海外布局的主要区域选择受访车企占比(%)令人振奋的崭新起点也带来了今非昔比的蓬勃野心。为了进一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升级品牌形象,通过全球化竞争持续提升自身优势,中国车企在目标市场、竞争策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布局更加大胆。中国车企全球化方向研判目标市场挺进最具价值的全球主力市场,欧洲、北美已是必争之地在选择海外战略市场时,贸易政策与当地法规作为业务可行性的决定性因素,仍是75%受访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同时,基于自身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提升带来的企业自信,立足品牌形象提振、业务有机增长的战略愿景,我国车企正在逐渐摆脱对投资预算、品牌接受度等进入壁垒的担忧,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更加重视市场体量、增长潜力和成熟度等整体市场吸引力。在这种考量排序的变化下,车企纷纷开启“迎难而上”模式,不再只盘桓于欠发达市场,而是将布局目光放在体量大、成熟度高的北美与欧洲核心市场。2021年,我国车企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销量翻倍,在比利时更是出口11万辆,增速超400%2。调研中,所有车企均计划在未来3~5年重点布局德国、法国等欧洲主力汽车市场,75%的车企决心进入北美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全球主力市场立足,既能为企业实力提供有力背书,也有助于车企持续打磨自身在产品、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100% 中西欧/南欧如德国、法国50% 东南亚/南亚如印度、印尼25% 东欧 如俄罗斯、土耳其38% 北欧如挪威、瑞典13% 日本/韩国75% 北美如美国、加拿大50% 大洋洲如澳大利亚、新西兰25% 中东/非洲如沙特、埃及、南非38% 南美如巴西、阿根廷05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 中国车企全球化方向研判 “品牌向上”是国内汽车行业近几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带着进军欧美市场的野心,多数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过程中渴望摘掉“性价比”的帽子,树立起有认知度的全球性品牌,以期在海外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与更强的盈利能力。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企业选择直接切入豪华市场,打造高端形象;传统车企则有两种思路,上汽等已拥有海外优势品牌的车企主要通过产品矩阵扩展,逐步实现高端覆盖,而吉利、东风等其他车企则依托旗下领克、岚图等全新高端品牌发力成熟市场。同时,面对劲敌林立的海外市场和已然开启的电动车红海竞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深耕细分市场,打造爆款产品,形成独特定位。调研中,50%的车企未来3~5年计划在海外主攻某个细分的车型或需求市场。借鉴长城哈弗持续深耕并领先全球SUV市场的成功实践,市场聚焦对于当前仍处在全球化探索或攻坚期、海外资源有限的车企来说,无疑是形成差异化优势、快速突破市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最具先发优势的电动车赛道无疑是今后中国车企出海的重中之重。在各国新能源购车补贴升级、碳排放法案趋严带来的消费红利下,我国车企已纷纷抢滩电动车新高地,凭借在续航能力、车联网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电动产品,强势突围海外市场,如比亚迪主打唐EV、红旗主打纯电E-HS9等。调研中,将电动车作为未来3-5年产品规划重点,也成为87.5%受访车企的共识。竞争策略品牌定位向高端突围,细分市场与电动车成竞争热点图 3 中国车企未来3-5年海外市场产品矩阵规划重点受访车企占比(%)电动车为主燃油车为主电动车与燃油车并重87.5%0.0%12.5%0%20%40%60%80%100%在海外市场主打电动车,辅以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功能在海外市场主打传统燃油车在海外市场上市电动车与燃油车,且两者并重06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 中国车企全球化方向研判不同于国内一边倒的新零售直销/代理模式转型,车企现阶段海外销售仍然以总代、经销等传统渠道为主,轻量化地实现快速起步和扩张,逐步探索适应全球业务的销售模式组合。权衡出海目标、建设难度与投资回报,大部分车企在未来3~5年仍将全部或部分采用经销商模式。而在部分海外重点市场,蔚来、小鹏等灵活性高的新能源车企已开始试水直营模式,为长期品牌塑造和市场深耕储备经验。在销售的基础上,车企在海外也更加重视提供全生命周期卓越的属地化用户服务,期待以服务创新提升品牌体验,实现弯道超车。超过60%的车企将订阅租车、融资租赁等降低客户体验门槛、快速打开市场的销售服务创新作为切入市场的抓手。部分新能源车企则发力充电服务及配套售后服务,如蔚来计划在挪威引入BaaS方案、移动服务车、上门取送车等,以深耕客户满意
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3M,页数1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