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国家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周期错位与分化复苏
注:本报告的预测及建议只作为一般的市场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刊登、引用或向其他人分发。研究报告周期错位与分化复苏——RCEP 国家 2023 年回顾与 2024 年展望阅读摘要2023 年,高基数、周期效应、疫后复常等影响下商品贸易活动承压、服务贸易回暖,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地缘不确定性事件突发扰动市场交投预期。复杂形势下,年内 RCEP 成员国经济增长、政策路径、市场走势分化较明显。根据我们 RCEP 国家“三分法”研究框架,本文梳理比较 2023 各国经济表现,前瞻探讨 2024 年的增长、政策及金融市场走向。从增长视角看:2023 年,因全球经济非线性复苏,多数 RCEP 国家呈“V”型增长态势。由于核心业态周期错位,RCEP 各国经济增长整体呈现“服务型国家>资源型国家>制造型国家”的分化格局。展望2024 年,因制造业周期向上、大宗商品周期筑底回升、疫后服务业修复空间渐小,RCEP 各国经济复苏料延续分化,总体呈现“制造型国家>资源型国家>服务型国家”格局。综合预计,RCEP 成员国 GDP占全球 GDP 比例有望从 2022 年的 31.3%分别提升至 2023 年、2024 年的 31.7%、32.1%,增长贡献度有望从 2022 年的 30.6%分别提升至 2023年 43.2%、2024 年的 46.0%。从政策视角看:2023 年 RCEP 国家货币政策整体偏紧,紧缩力度呈“资源型国家>服务型国家>制造型国家”格局,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年内加息幅度在 100BP 左右,中国、越南年内降息,日本维持货币宽松。2024 年,伴随美联储降息,制造型国家和服务型国家降息稳增长意愿预计较强,泰国或成为越南之后第二个降息的东盟国家;大宗商品周期向上背景下资源型国家短期仍有延续高利率以控通胀的需求。从金融市场看:在美联储超预期大幅加息背景下,2023 年 RCEP 国家除印尼盾、菲律宾比索升值外汇率普遍承压;国债利率、股指走势则分别与自身货币政策、增长前景高度相关,其中越南国债利率因降息大幅下行,日本、韩国股市领涨。2024 年伴随美联储降息,RCEP 国家汇市和股市整体料可得到提振,经济景气向好背景下债市利率大幅下行压力不大,日元、越南股市或有较好表现。欢迎扫码关注工银亚洲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李卢霞 吴起睿 张润锋1周期错位与分化复苏——RCEP 国家 2023 年回顾与 2024 年展望一、半数 RCEP 国家 2023 年经济“V”型增长,复苏表现总体呈“服务型国家>资源型国家>制造型国家”的分化态势,2024 年分化复苏格局预计转向“制造型国家>资源型国家>服务型国家”(一)从增速看:半数 RCEP 国家 2023 年增长呈年初及年末高、年中低的“V”型复苏态势受制造业库存周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疫后跨境旅游恢复、2022 年同期基数等因素影响,多数 RCEP 国家前三季度经济普遍“V”型增长。从同比增速看,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二季度 GDP 增速为四个季度(即 2022年 4 季度到 2023 年 3 季度)以来最低,三季度增速反弹。相较而言,中国、印尼凭借较广阔的内循环大市场,季度间经济增速波动较小;日本、泰国因内需疲软且入境旅游带来的修复性增长脉冲回落,新西兰因三季度贸易逆差扩大,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见图表 1)。2图表 1:2023 年 RCEP 主要国家 GDP 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二)从结构看:制造型国家增长受外需拖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掣肘资源型国家增长表现,服务型国家增长受疫后服务业集中修复提振1.商品需求走弱拖累中越日韩商品出口和制造业增长。中国、越南、日本、韩国是典型的制造型经济体,受全球制造业需求低迷1影响,前 10 个月中越日韩出口总额(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出口数据均为美元口径)分别同比变动-5.6%、-4.6%、-5.2%、-10.0%(见图表 2)。其中:韩国外贸跌幅居前,占比最大的半导体2出口大幅收缩(-30.1%)为主要动因。日本虽受半导体出口承压掣肘(-11.6%),但占比不及韩国3且受汽车4出口增速可观(+24.7%)支撑;中国的机电出口(-7.4%)跌幅相对较小;越南纺织鞋履(-12.5%)出口回落较大但电子零件(+0.4%)等出口回升提供一定拉动(见图表 3),出1 全球制造业 PMI 自 2022 年 9 月起持续在荣枯线下。2 韩国半导体出口约占出口金额的 16%。3 日本半导体出口约占出口金额的 5%。4 日本汽车出口约占出口金额的 15%。3口跌幅相对较小。受出口疲弱拖累,4 国制造业活动收缩明显,前 11 个月,日韩制造业 PMI 有 10 个月在荣枯线下,中越制造业 PMI 分别有 7 个月、9 个月在荣枯线下。综合看,制造型国家年内面临的增长挑战较为严峻。图表 2:中国、越南、日本、韩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图表 3:中国、越南、日本、韩国主要商品出口当月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数据来源:CEIC、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2.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掣肘资源型国家出口表现。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体5,本轮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自 2022 年 6 月触顶,至 2023 年 11 月整体跌幅约 20%6,受其影响,2023 年初至今7资源型国家出口货值持续下滑,印尼(矿物燃料出口跌)、澳大利亚(煤炭出口跌、金属矿出口增)、新西兰(奶类出口跌、谷物肉类出口跌但边际回暖)累计出口总额分别变动-11.8%、-3.2%、-7.1%(见图表4),其中印尼矿物燃料、澳大利亚煤炭、新西兰奶类为主要拖累项,澳大利亚金属矿出口重新扩张、新西兰谷物肉类出5 印尼是全球第一大棕榈油、第二大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是第一大煤炭、铁矿石出口国,新西兰是第一大奶制品出口国。6 基于 RJ/CRB 商品价格指数进行计算。7 印尼为前 11 个月,新西兰为前 11 个月,澳大利亚为前 8 个月。4口跌幅收窄形成一定提振但支撑力度有限(见图表 5)。综合看,资源型国家增长面临掣肘、但压力整体小于制造型国家。图表 4: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图表 5: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主要商品出口当月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数据来源:CEIC、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3.疫后服务需求集中释放支撑服务型国家增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是典型的服务型经济体,疫后服务需求延后释放,特别是年初中国内地全面通关、出境游客大幅增加(欧美国家服务消费也呈继续修复态势,比如,截至 2023 年 9 月末,美国服务消费仍低于疫情前趋势线 0.8%),对服务业消费有较明显的提振。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受益于入境旅游持续回暖(目前泰国、马来西亚入境游客数分别恢复至 2019 全年均值的 66%、77%,见图表 6),新加坡住宿餐饮、商业服务增
[工银亚洲]:RCEP国家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周期错位与分化复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1M,页数1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