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第二期《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1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3 年 12 月第 2 期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目录 专题聚焦 ........................................................................................................... 2 法美之间:1994 年种族大屠杀前后的卢旺达外交关系 ................................. 2 各国动态......................................................................................................... 13 埃塞俄比亚 ..................................................................................................... 13 毛里求斯 ......................................................................................................... 13 利比里亚 ......................................................................................................... 14 大湖地区 ......................................................................................................... 15 2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3 年 12 月第 2 期 专题聚焦 法美之间:1994 年种族大屠杀前后的卢旺达外交关系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非洲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美国将非洲纳入了全球战略布局,法国同非洲的特殊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由于在西非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法国将目光投向了原比利时殖民地,非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卢旺达逐渐被纳入法非合作框架。卢旺达也成为一个亲法国家。然而,在 1994 年的种族大屠杀发生后,卢旺达逐渐从一个亲法国家转变为亲美国家。本文结合卢旺达、法国、美国三国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分析了种族大屠杀何以成为诱发卢旺达外交重心转变的节点,在此基础上梳理近年来卢法关系、卢美关系以及卢旺达与非传统盟国关系的动态与发展。 一、 作为非洲法语国家的卢旺达:以卢法关系为例 (一) 卢旺达:摆脱比利时殖民统治,发展新生政权 1884 年的柏林会议将卢旺达划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将其与乌隆迪王国(今布隆迪)合并为德属东非的第 13 个县。后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条约》),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比利时于 1919 年委托统治卢旺达-乌隆迪(Ruanda-Urundi,即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地)。1946 年,联合国授予比利时托管卢旺达-乌隆迪的资格。由于比利时的剥削政策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卢旺达和布隆迪地区多次爆发起义。随着非洲殖民地尤其是比属刚果地区的反殖民斗争,在卢旺达出现了数个反对殖民统治的群众性组织。格雷瓜尔·卡伊班达(Grégoire Kayibanda)等九名胡图人于 1957 年 3 月联合发表了反殖民宣言,即《胡图宣言》(Bahutu Manifesto),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和下放地方权力。与此同时,图西族中的领导阶层和知识分子也提出了民族独立的要求。1959 年 11 月,卢旺达内部爆发了激烈的反殖民斗争和族群冲突,但遭到比利时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在联合国的敦促下,比利时逐渐放弃了对卢旺达的殖民统治。最终,1962 年6 月 27 日,第 1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同意卢旺达实行自治。同年 7 月 1 日,卢旺达宣布独立,卡伊班达担任总统,组建了以胡图族为主体的政府。 在卢旺达宣布独立三个月后,卡伊班达总统在巴黎会见了法国总统戴高乐(de Gaulle),并赞美戴高乐“引领非洲国家走向独立自由,为非洲的去殖民化贡献良多”。在此之前,戴高乐曾有条件地允许法属西非殖民地独立,并支持卢旺达独立和加入联合国。1962 年 12 月4 日两国正式达成经济、文化和技术合作协议。 (二) 法国:维持“法非特殊关系”,延续法国在非影响力 3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3 年 12 月第 2 期 从 17 世纪至 19 世纪,法国在非洲的殖民版图不断扩张,即使二战后法属西非殖民地相继独立,法国仍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手段维持“法非特殊关系”(Françafrique)。法国与西非国家关系密切,法国学者多米尼克·马亚尔(Dominic Maillart)认为这与四个因素密切相关:其一,许多非洲国家将法语定为官方语言;其二,法属殖民地和平过渡为独立国家;其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存在亲法倾向;其四,诸多有利于法非合作的机构和制度已经建立。而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总统在任期间则试图将原属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纳入法非合作框架。 在卢旺达独立后,法国与卢旺达开展了密切的双边合作。法国在当地实行经典的双重政策——发展援助与军事合作相结合。1962 年底,卢旺达加入法语国家组织(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在此框架下,卢旺达获得了法国的援助并与其他成员国开展合作,法国则获得了在卢旺达投资的机会,趁机扩大在卢旺达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起,法国几乎取代了比利时在卢旺达的地位。1962 至 1993 年 8 月,法国共向卢旺达提供援助 2.8313 亿美元,赠款 3655 万美元,免除卢旺达债务 1417 万美元。此外,自 1975 年 7 月18 日卢法两国签署强调文职领导层地位的军事技术援助协议起,法国在卢旺达的地位不断强化。在 1994 年卢旺达发生大屠杀之前,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曾九次访法,法国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和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均出访过卢旺达,“法非特殊关系”在卢旺达得到充分体现。 二、 卢旺达之殇:1994 年种族大屠杀 (一) 图西族与胡图族之争 在殖民时代之前,卢旺达是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封建王国。在这段时间里,图西族(Tutsi)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牛群,处于统治地位,而以农耕为生的胡图族(Hutu)则处于劣势地位。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卢旺达封建时期农牧民的界限、图西族和胡图族分类的探讨尚未达成一致,但在非洲的书面传说中,图西族“贵族”和胡图族“农奴”的身份之别一直被强调,其核心差别在于财富而非种族。 德国和比利时的殖民统治使得图西族和胡图族的社会地

立即下载
金融
2024-01-01
15页
1.5M
收藏
分享

2023年12月第二期《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25. 美国设备投资与制造业产能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图表 24. 美国 TGA 账户年度最大存款规模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图表 22. 美国个人消费实际支出和家庭金融资产总额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图表 21. 美国居民杠杆率和偿债备付率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图表 19. 美国股债性价比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图表 17. 美国长债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偏离和非农新增就业
金融
2024-01-01
来源:蓄势待发:相对价格视角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