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摘要低基数下,供需进一步修复,预计 2023 年四季度 GDP 增速为 5.5%。生产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和环比都在回升,汽车、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电气、有色加工制造业增速处于高位。需求方面,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在筑底阶段;消费同比回升、环比转负,服装、通讯器材、汽车、烟酒、金银珠宝等升级类消费增速领先;出口增速转正,对美出口好转。物价方面,CPI 和 PPI 同比同时转弱,显示内需偏弱。政策方面,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财政政策有所加码。当前宏观经济存在需求依然偏弱、机电产品的产能扩张缺乏需求支撑、楼市面临供给冲击等问题,建议中央加杠杆稳需求、完善企业出海政策配套、加速土地财政转型。中性情况下,预计 2024 年 GDP 增速为 5.0%。展望 2024 年,中国依然面临着复杂的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银行风险的拆弹工作,但在中美关系缓和、出口基数较低、市场信心低谷已过、房地产投资企稳、俄乌冲突对油价影响减弱的背景下,积极信号正在不断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撰稿人:邹欣)成稿时间:2023 年 12 月 29 日| 总第 85 期 | 2023-2024 学年第 11 期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1一、GDP:低基数下供需好转,完成年度经济目标无压力四季度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以下边际变化:一是 2024 年美联储可能会降息三次。12 月美联储公布的“点阵图”显示,FOMC 委员们对 2024 年的联邦基准利率预期的中位数为 4.5%至 4.75%,即较现阶段 5.25%至 5.5%的水平下调 75BP,意味着明年可能会降息三次。二是中美元首会晤后,外部环境有明显改善的迹象。近期,中日韩外长会谈重启、中澳破冰、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国放开六国来华签证、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等一系列消息均表明,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好转。三是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和八家中国主要银行的评级展望为“负面”,或将加剧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顾虑。此前,贝莱德、花旗、先锋领航等知名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关闭部分中国业务。四是总书记赴上海考察,释放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号。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五是 12 月 8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 12 月 12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24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会议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预计 2024 年 GDP 增速目标料将不低于 4.5%,目标赤字率大概率突破 3%,宏观政策更关注结构调整的质和效而不是总量,政策力度将保持温和适度,可能没有大力度的经济刺激。六是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政策,包括增加对房企的融资支持、一线城市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部分地区取消土拍限价等,在 2024 年“先立后破”的指导方针下,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放松一线城市的限购。低基数下,四季度多数经济指标回升向好,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预计四季度 GDP 增速为 5.5%,2023 年 GDP 增速为 5.3%,高于 5%的目标。一是供需进一步修复,但 CPI 和 PPI 同比负增长,且社消环比转负,说明需求还是偏弱。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企稳,但商品房销售增速仍在下行,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力度还有待加强。三是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财政政策有所加码,宏观政策相对克制。2展望 2024 年,中国依然面临着复杂的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银行风险的拆弹工作,但内外积极因素正不断增多,经济发展仍将行稳致远。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中美大国博弈的中长期趋势不变,但明年美国大选、美联储大概率在美国经济衰退前降息,中美关系将阶段性缓和,中国面临的外部制裁压力以及资本流出压力将减轻。特别地,当美联储降息时,意味着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会影响中国出口的外需。从内部情况来看,根据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目前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叠加房地产调整、地方债务、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等结构性问题错综复杂,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也有一些积极的信号正在显现:一是由于 2023 年出口的基数偏低,如果 2024 年没有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那么 2024 年的出口增速将会明显高于 2023 年。二是民企最悲观的时刻应该已经过去。目前,民间投资增速阶段性企稳,如果没有发生黑天鹅事件,市场信心将会逐渐修复。三是随着房企现金流的修复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推进,房地产投资有望阶段性企稳反弹。事实上,2023 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当月增速已经有企稳迹象。四是国际油价对物价的拖累将会明显减弱,物价将会重回温和增长区间。假设 2024年主要产油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冲突,那么 2024 年国际油价将维持现有水平窄幅波动。考虑基数效应,2024 年的 PPI 同比将会明显反弹、有望转正,随着工业品价格向消费品价格传导,但由于终端需求仍弱,CPI 同比的反弹幅度将会弱于 PPI 同比。表 1:对经济增速的预测时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2023 年4.5%6.3%4.9%5.5%e5.3%e2024 年5.3%e5.2%e5.0%e4.7%e5.0%e注:每个季度为 GDP 当季同比,e 代表预测值。数据来源:自行整理。中性情况下,预计 2024 年 GDP 增速为 5.0%。如果 2024 年没有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超预期的地缘政治事件,中性情况下,考虑到基数效应、财政政策3前置发力以及 2024 年下半年美联储料将开启降息,预计明年经济将前高后低,如表 1 所示,假设 2024 年四个季度的 GDP 当季同比为 5.3%、5.2%、5.0%和 4.7%,全年 GDP 增速为 5.0%。二、生产:工业增速回升好于预期,机电产品积极扩产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和环比都在回升,国企扩产可能是主因。10 月和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分别为 4.6%和 6.6%,高于 9 月的 4.5%,10 月和 11 月 Wind 一致预期分别为 4.3%和 5.7%;环比分别增长 0.39%和 0.87%,9 月为 0.36%。其中,10 月和 11 月,国企增加值同比分别为 4.9%和 7.3%,9 月为 5.9%;私企增加值同比分别为 3.9%和 5.2%,高于 9 月的 3.3%。由于基数偏低,工业增加值同比加速反弹,从环比增速来看,产能呈边际扩张的迹象,应该主要由国企扩产带动,可持续性有待观察。考虑到基数效应、“开门红”预期,预计 2024 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速将保持在 5%以上水平波动。分门类来看,三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回升。如图 1 所示,10 月和 11 月,采矿业增速分别为2.9%和 3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3M,页数2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