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疲弱形势下广东的外贸表现及应对建议
摘要疫情结束前后,欧美国家掀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再加上长期加息政策导致的需求收缩,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已出现疲弱走势,2023 年 10月,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 0.8%,不到 4 月份预测值(1.7%)的一半。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地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贸易规模虽仍居第一,但在美欧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中的贸易地位有所下降,未来的贸易增长面临挑战。广东作为中国的外贸第一大省,在全球贸易疲弱形势下外贸表现仍有不少亮点:(1)出口贸易规模持续领先全国;(2)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与新兴经济体贸易往来增强;(3)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有所提升;(4)私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但同时广东外贸近年来也面临贸易增长乏力、占全国份额持续下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1)过多依赖欧美日韩香港等传统贸易伙伴;(2)出口产品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制成品为主、进口产品以关键零部件为主,易受到欧美国家贸易限制;(3)外资企业部分产线迁出导致其在进出口当中的贡献下降。为持续焕发广东外贸的活力,发挥其拉动全国外贸增长的作用,本文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1)开拓新兴市场贸易需求,加大对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强化与全球主要转口贸易港的合作,以对冲欧美需求下滑和绕开贸易壁垒,鼓励小批量市场采购贸易和高价值融资租赁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的共同发展。(2)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合理规划省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一般制成品生产的迁出和升级,引导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省内落户集聚,提高关键零部件和中间品的生产能力,突破技术限制,降低进口依赖。(3)调整引进外资的思路,重视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外资的引进,推动广东形成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撰稿人:王若林)成稿时间:2023 年 12 月 14 日| 总第 83 期 | 2023-2024 学年第 9 期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12023 年 8 月,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出台了《广东省内海关支持广东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20 条措施》,致力于推动外贸扩量提质。外贸是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撑,占广东 GDP 的比例(外贸依存度)常年保持在 60%以上(全国前三),研究广东外贸有助于深入理解广东经济结构。而广东外贸又与全球经济贸易形势紧密相关,因此,本文首先对全球贸易形势及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大背景下研究广东外贸的具体表现,包括其主要的亮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据此提出推进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图 1 2013-2022 年全球货物出口情况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一、近十年全球贸易形势分析及中国贸易地位变化1. 全球贸易经历两个涨跌周期,疫后贸易疲弱现象持续自 2013 年以来的十年间里,全球贸易大致经历了两个周期(图 1),分别是2013-2018 年和 2018-2022 年。2009 年金融危机后世界贸易有明显的反弹,但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发达国家采取财政紧缩措施,以及中国(进入“新常态”)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2013 年全球货物出口贸易额仅有小幅增长(1.7%),达到 18.96 万亿美元。2014 年延续弱增长态势,到了 2015 年,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12 月间,石油价格跌 64%,金属价格跌 35%)、巴西、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影响,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大幅下降至 16.55 万亿美元,跌幅高达 13%。其后,贸易不断修复,于 2018 年再次回归到 19 万亿美元以上的规模,结束第一个贸易周期。22018 年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全球贸易再次受到影响,在 2019 年迎来了近 3%的下降。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使全球供应链陷入短暂停摆,全球贸易额进一步下降至 17.65 万亿美元,跌幅超过 7%。随着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并向全球出口抗疫物资和工业产品,2021 年全球贸易额突破 22 万亿美元,增速高达 27%,2022 年进一步上涨至 25 万亿美元,结束第二个贸易周期。疫情的爆发不仅没有中断全球化进程,反而使得全球联系更加紧密,全球贸易额再上新台阶。但疫情结束前后,欧美国家掀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倡导供应链本土化、引导制造业回流、对中国的芯片半导体等核心零部件进口以及优势产品出口设置壁垒。再加上长期加息政策导致的需求收缩,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已出现下行趋势(图 2),2022 年四季度全球贸易量价齐跌。2023 年上半年全球货物出口额相比 2022 年明显下降,货物出口量指数无明显增长,货物出口价格指数较 2022 年同期下降约 9%,2023 年全球贸易增长不容乐观。10 月,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 0.8%,不到 4 月份预测值(1.7%)的一半。图 2 全球货物出口量价指数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2. 中美德稳居全球贸易前三,其他经济体贸易地位大洗牌按照出口贸易额大小排名,2022 年出口前十位经济体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中国香港,其合计出口额 12.23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 49%。从各国 2013-2022 年十年间出口贸易变化看,中国、3美国和德国稳居前三(图 3),特别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十年间平均增速5.6%(图 4),2022 年出口贸易额达到 3.59 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额的 14.4%(图5),较 2013 年分别增长了 1.38 万亿美元、2.7 个百分点。美国十年间平均增速3.0%,占全球出口比例较为稳定,基本在 8%-9%。德国的出口增长相对较慢,十年间平均增速只有 1.5%,出口额与中国和美国相比,差距不断扩大,占全球出口的比例在疫情期间下降 1.2 个百分点。图 3 出口前十名经济体货物贸易出口额历年变化(亿美元)数据来源:wind,北大汇丰智库但其他经济体的出口排名在十年间变化明显。荷兰于 2019 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出口国,其十年间平均增速为 4.1%,仅次于中国,2022 年出口额 9655亿美元,占全球出口的比例为 3.9%,较 2013 年分别增长了 2939 亿美元、0.4 个百分点。比利时于 2022 年超过法国和香港,成为全球第八大出口国,其十年间平均增速为 3.4%,仅次于中国和荷兰,2022 年出口额 6329 亿美元,占全球出口的2.5%。日本的出口增长乏力,十年间平均增速仅有 0.5%,占全球出口的比例由高峰期的 4.0%降至 3.0%,被不断赶超。法国十年间平均增速只有 0.7%,占全球出口的比例由 3.1%降至 2.5%。韩国、意大利的出口增速均高于 2%,但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有所下降,韩国自 2017 年就开始下降,到 2022 年降幅达到 0.5 个百分点;意大利的下降主要集中在疫情期间。中国香港下降趋势最为明显,2021 年以前其出口基本位居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全球贸易疲弱形势下广东的外贸表现及应对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M,页数4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