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委 员蒋 艳 张 向 宏 李 晓 东 姜 奇 平 王 建民 何 小 龙 廖 凯 吴 志 刚汤 珂 冯海 红 黄 罡 蔡 跃 洲 李 爱 君 欧阳日辉 汤 奇 峰 王 晨 赵 刚 傅 建平 黄丽华顾 问江小涓 邬 贺 铨 刘 韵 洁 梅 宏 尹 浩 高 新民成 员夏 宜 君 黄 洁 郭 晁 煜 李 清 敏 徐 福 龙 芦钊 禾 辛 伟涛组 长陶 炜编写组专家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前 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中国成为首个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随着《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发布和国家数据局组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10余项政策文件陆续印发,我国数据要素化进入新阶段。数据感知采集出现新技术、数据基础设施产生标准化新需求、数据交易机构打开新局面、公共数据启动授权运营、数据开发利用涌现新模式、数据服务商形成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大规模铺开,数据生产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产生新变化,亟需构建一套新的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来全面摸底我国数据资源发展情况。2024年2月,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组织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调查实施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此次调查扩大调查范围、扩展调查对象、增设调查指标,通过全量测算和抽样调查等方式,调查全国关键数据资源情况,为政府施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调查发现,我国数据资源“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主体逐渐丰富,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需释放,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一是数据生产总量大,但有效供给不足。2023年,数据生产总量1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5G、AI、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智能设备的规模应用,推动数据生产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数据存储总量2为1.73泽字节(ZB),新增数据存储量3为0.95泽字节(ZB),生产总量中2.9%的数据被保存。存储数据中,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约4成,数据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数据价值被低估、难以挖掘复用。1 全国数据生产总量指2023年全国数据创建、复制、捕获和消费产生的数据总量。2 全国数据存储总量指全国累计存储的数据量,包括算力中心存储量,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终端的数据存 储量。3 当年新增数据存储量包含当年新增存储设备的存储量,以及既有设备中被当年数据覆盖的数据量。二是算力存力较合理,还需适度超前布局。2023年,全国2200多个算力中心的算力规模约为0.23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秒(ZFLOPS),同比增长约为30%;全国数据存储总空间4为2.93泽字节(ZB),存储空间利用率5为59%。随着大模型研发应用不断增加,对存力、算力提出更高要求,需保持适度超前布局。三是数据流通交易需求旺盛,多元流通模式待完善。2023年,全国数据总流量同比增长7.6%,消费领域数据交互活跃度较高。中央企业6和平台企业7发挥行业枢纽作用,探索数据交互机制。数据交易机构建设加速,场内交易活跃度较低,产品成交率为17.9%。数据供给难以满足旺盛需求,急需建立和完善多元流通模式。四是数据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数据价值有待释放。公共数据成为引领数据开发利用的催化剂,公共数据开放量同比增长超16%,授权运营初步探索。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难度大,96%的行业重点企业8已实现数据场景化应用,但实现数据复用增值的大企业9仅占8.3%,数据价值有待释放。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验证了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备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未来,随着数据技术不断进步,基础制度持续完善,数据生产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存储计算将向按需调度发展,数据流通将向规范有序、多元协同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将向需求牵引、智能驱动发展。报告研究时间较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指正。4 数据存储空间包括全国算力中心的存储空间,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5 存储空间利用率=累计数据存储总量/累计数据存储总空间。6 本报告提到的中央企业,有效样本数量为94家。7 本报告提到的平台企业,有效样本数量为354家。8 本报告提到的行业重点企业为东部地区百强企业,中部地区80强企业和西部地区50强企业,有效样本企业数量1202家,不含94家中央企业和768家数据服务商。9 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2017)》(国统字〔2017〕213号)对行业重点企业中的大中小型企业进行划分,报告中的大企业为统计上大型企业。目录CONTENTS一、调查结果(一)一组数据:数据“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二)一批成效: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主体逐渐丰富(三)一些问题: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仍待释放二、工作方法(一)数据来源(二)调查方法(三)结果校验三、结果分析(一)数据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增长速度快(二)数据存储空间合理,终端存储高于云存储,产存转化待提升148223577910(三)算力规模增长快,区域算力按需布局,智算能力需求旺(四)数据流通方式多元,交互能力有提升,交易供需不均衡(五)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初见成效,授权运营起步探索,政企数据融合不断深入(六)数字化转型激活企业数据,场景应用提质增效,数据外溢效应仍不足 四、发展趋势(一)数据生产向高增速和高质量同步发展(二)数据存储计算向一体化按需供给发展(三)数据流通向规范有序、多元协同发展(四)数据应用向需求牵引、智能驱动发展附录1111141619222020202101 一、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我国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数据“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主体逐渐丰富,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仍待释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战略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合力推动下,我国数据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流通交易架构逐步形成,数据开发利用创新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02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一)一组数据:数据“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二)一批成效: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主体逐渐丰富全国数据生产、存储、计算呈现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2023年,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1.73泽字节(ZB),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2023年,2200多个算力中心的算力规模超0.23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秒(ZFLOPS),同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6-24
32页
1.63M
收藏
分享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3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地方债和信用债融资 图表 51:票据和存单利差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融资周频预测 图表 49:6M 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阴极铜库存 图表 47:PTA 库存天数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电解铝库存 图表 45:纯碱库存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库存周频预测 图表 43:主要钢材品种库存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整车货运流量指数 图表 41:执飞航班架次
综合
2024-06-24
来源: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工业品价格再度回落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