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
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2024年6月目录1.综述42.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盈利效率小幅提升123.电力资产稳步增长,资本支出增速加快184.上网电量稳中有升,利用小时涨跌互现245.上网电价趋势分化,电费回收速度放缓296.成本管理精益求精,成本要素涨跌互现347.资产负债结构收敛,借款利率基本持平408.资本市场波动下滑,投资回报维持预期469.税务现状全面梳理,迎接变革防范风险5110.可持续披露准则发布,助力绿色低碳转型6011.近期展望64引言本报告为安永中国上市发电公司年度分析报告,旨在基于中国上市发电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经营模式及监管环境的观察,展望中国发电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年度报告涵盖了截至2024年4月末已发布年报的20家上市公司。6 家以新能源发电装机为主的上市公司►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源电力”)►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新能源”)►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京能清洁能源”)►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天绿色”)► 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协鑫新能源”)5 家以水电装机为主的上市公司►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电力”)►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桂冠电力”)►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黔源电力”)►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水电”)2 家以核电装机为主的上市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电力”)►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根据公开发布的年报信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计算,上述上市发电公司装机容量占中国发电行业装机容量的28.8%。本报告的数据资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上述公司(以下合称“上市发电公司”)公布的年度报告。除华润电力、中国电力、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京能清洁能源、新天绿色、协鑫新能源、中广核电力的数据源于其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外,其他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均摘自各公司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报告。7 家以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为主的上市公司►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国际”)►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发电”)►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国际”)►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电力”)►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能电力”)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 031 综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中国国内经济稳步增长。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运行发展与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同步。2023年,中国发电行业总体呈现发展、改革、分化三大特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0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4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09亿千瓦、化石能源发电13.90亿千瓦。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装机容量11.6亿千瓦。2023年,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发展。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2023年正式超越水电装机容量,成为全国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1 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9亿千瓦13.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 05GDP与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单位:吉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中电联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单位:吉瓦数据来源:中电联化石能源发电1,390 占比48%新能源发电1,051 占比36%水电422 占比14%核电57 占比 2%合计2,9202023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回升,同比上升84.8个百分点2023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增速上升。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908万千瓦,比上年投产增加16,934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0,341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82.2%。全国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566万千瓦和21,602万千瓦,分别比上年投产装机容量增加3,803万千瓦和12,861万千瓦。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 06数据来源:中电联单位:万千瓦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2023年市场交易电量占比61.4个百分点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印发,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随即拉开。该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签批《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对市场化电力价格机制提出除计划电量以外,电力中长期交易的成交价格应通过双边协商、集中交易等市场化方式形成,不受第三方干预。该基本规则的修订出台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和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2021年各地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按照“边运行、边完善、边提高”的方式,建立市场方案、规则和参数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推动形成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2024年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8号:《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已经2024年4月8日第10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2024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0号:《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已经第11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对维护电力市场秩序,规范电力市场行为,依法保护市场成员的合法权益,保证电力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提供了根本遵循。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成效不断显现,市场交易电量占比逐年大幅增加,市场机制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2023年,全国
[安永]:中国上市发电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59M,页数7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