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卫星互联网:星海辽阔,邀你摘星揽月(三)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 卫星互联网:星海辽阔,邀你摘星揽月(三) 核心观点 应运而生:我国低轨通信卫星产业解析。卫星互联网为全 球互联核心,商业、战略与军事价值凸显,我国低轨通信卫星起 步较 晚。国际形势倒逼,占频保轨时间紧任务重,我国卫星互联网 建设有望全面提速。我国集中国家力量,整合与统筹“低轨星座 计划 ”,星网计划、垣信 G60 星链、鸿鹄三号等巨型星座有序推 进,关键技术持续突破,正式组网进入倒计时。我国卫星互联网产 业链相对完备,但与美国 SpaceX 仍存差距。细分领域格局各异 ,国有民营各司其职;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卫星互联网与 商业航天有望加速落地,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游卫星制造、火箭发 射端机会。 摘要 1、卫星互联网战略价值凸显,我国低轨通信卫星起步较晚 卫星互联网被视为全球互联的核心。卫星互联网当前的发展趋势具有:(1)高通量、高频段,(2)轨位高轨到低轨,( 3)星体大型到小型,(4)卫星布局星座化,(5)天网地网一体 化等特点。按照轨道高度划分,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 损耗 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卫 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低轨通信卫星是实现全球覆盖唯一路径,低轨道频谱和空间资源日渐紧张。星链卫星在俄乌战争、美军太空部署,军民一 体通信系统中影响巨大,商业、军事与战略价值凸显,市场空间 广阔。 他山之石,海外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风起云涌。全球低轨通信卫星仍处于早期建设阶段:多家国际巨头参与组网。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我国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与 SpaceX 仍存差距。2023 年,全球有 10 个国家进行航天发射活动,将 2934 个 载荷送入轨道,入轨质量共计 1481 吨。美国 116 次,占全球一 半以 上;中国 67 次,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商业航天发展已成全球 火箭发射主流,美国 SpaceX 独领风骚。2024 年,SpaceX 商业航 天发射端保持领先优势。火箭发射端,一箭多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与火箭回收技术或为重要降本增效影响因素。 维持 强于大市 黎韬扬 litaoyang@csc.com.cn 010-56135187 SAC 编号:S1440516090001 发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9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024-01-18 【中信建投国防军工】:卫星互联网:星海辽阔,邀你摘星揽月(二) 2023-10-25 【中信建投国防军工】:卫星互联网:星海辽阔,邀你摘星揽月(一) -30%-20%-10%0%10%20%30%上证指数国防军工国防军工 行业深度报告 国 防军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我国商业航天亦是加速发展,技术发展取得突破。商业运载火箭实现技术突破,基于液氧甲烷动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和技术验证相继取得阶段性进展,加速追赶行业标杆美国 SpaceX 公司。 2、我国“低轨星座计划”历史:各自为战,进步缓慢 国际形势倒逼,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全面提速。自 2020 年以来,全球火箭发射次数连续三年创下新高,全球航天活动显著增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在通信卫星领域,我国低轨卫星的建设相对滞后 于高 轨高通量卫星。天通一号卫星是我国成熟的 GEO 卫星星座,已被各行业广泛应用。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 2023 年超 800 亿元,或将持续保持高速扩展,预计 2024-2029 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15%,2029 年我 国卫 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0 亿元左右。 我国低轨星座计划发展,国有民营两大阵营先后发力。自 2015 年以来,中国低轨卫星星座计划逐步起步,但推进进程较慢。2021 年 4 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对低轨卫星星座进行统筹规划,改 变了 早期各自为战的局面。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国有央企集团和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早 期部 署的主要是国有央企集团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近年来迅速涌现。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政策,十年间多项政策出台助力行业发展。卫星产业国家政策大力扶持,需求端脉络清晰,确定性高。2024 年以来,地方政府政策陆续出台,国家队进军商业航天布局,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 领域 加速发力。以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为首的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卫星互联网产业进程不断推进,可 重复 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布局为核心目标,相关技术进展与星座布局有望加速落地。 3、集中国家力量,整合与统筹“低轨星座计划” 国际形势倒逼,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全面提速。目前多个航天强国已向 ITU 申报了大规模星座计划。我国星网集团服务政、专、民,以覆盖全球为使命,保证全球通讯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星网集团发展规 划, 轨道频谱资源有限,加速追赶美国 SpaceX 星链。部署难度和空间拥挤度持续提升,运营商保费显著增加,我国 星座部署计划难度加剧。 我国星网建设整体有序推进,正式组网进入倒计时。星网发展路径规划,分阶段推进,从实验星到批量组网。根据 ITU 星座的部署规则、轨位频谱的拥挤程度、海外巨头的相关星座部署进度等方面考量,我国星 网建 设工作或将加速推进,预计于 2024-2025 年开始正式分批部署组网。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性组网,并通过 整合 和统筹低轨星座,加速组网布局。星网实验星关键技术验证,4 家总体单位牵头,分系统、载荷等部分民企深 度参 与。国资民资持续加码,上海“G60 星链”与“鸿鹄三号”等其他卫星星座联合推进。 4、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细分领域格局各异,国有民营各司其职 卫星互联网产业上游制造是卫星应用产业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应用产业拓展市场的关键基础。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叠加传统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产业链上游卫星制 造构 成了核心增长力。预计未来,我国卫星制造产业的需求集中在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构建及对传统卫星的更新。 从产业链分析,产业链上游(卫星制造端)率先发力,总装“国家队”主力地位,部组件民企深度参与。产 业链上游(火箭发射端)国有民营商业航天齐发力,一箭多星与可回收技术为重点。产业链中游(卫星测 运控 )资本化程度较低,国家队领衔开展。产业链中游(地面设备)地面端市场需求多元化,国有民营各具竞 争优 势。 行业深度报告 国 防军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产业链下游(卫星数据)卫星互联网应用大蓝海,1+N 行业格局。 5、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投资逻辑:制造端、发射端机会与风险并存 卫星制造端:产业链上游率先发力,量产逻辑下利润与弹性。卫星制造产能,从传统工匠逻辑到量产逻辑的转变。占频保轨时间紧任务重,美国 SpaceX 星链先发优势明显,倒逼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量产逻辑提速。卫 星的低成本制造和高产能是组建海量巨型星座的两大前
[中信建投]:国防军工行业卫星互联网:星海辽阔,邀你摘星揽月(三),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41M,页数4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