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调研报告-鄂尔多斯银行-云峰
光伏产业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光伏产业调研报告2025 年 2 月 12 日执笔:鄂尔多斯银行 云峰 行业首席分析师 USANASDAQ@163.com支持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同花顺 iFinD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国宏经济研究院目录:一、光伏产业链概览1二、宏观分析3三、政策分析4四、技术变革7五、供需分析8六、竞争力分析11七、发展趋势17八、投资要点211一、光伏产业链概览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拉棒、硅片、电池、电池片和组件。光伏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前景良好。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影响较大。图: 光伏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CPIA,Mysteel 新能源光伏,北极星电力网2图: 光伏产业链图谱3二、宏观分析宏观特征:光伏产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全球化的业态。光伏是一项可再生能源技术。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光伏产业在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产业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能源系统中的比例也将不断提高。当前宏观情况:光伏产业链整体呈现竞争加剧的态势,未来的竞争格局和盈利水平有待进一步观望,光伏主链保持高速增长,光伏需求仍较为旺盛,上游原材料处于波动期,下游光伏项目相对承压。经济环境——GDP近年来,我国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29.43 万亿元,在稳中有进的大趋势下,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4.9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3%,为实现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分省份来看,广东、江苏成为排头兵,双双逼近十万亿元;山东、浙江均实现新突破。这些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能够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通常也拥有更强的能源消纳能力,对推动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图: 2023-2024GDP 分析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国家统计局4经济环境——用电量图:2024 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国家统计局图: 2014-2024 全社会用电量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国家统计局2024 年 12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值为 98,521.00 亿千瓦时,相比上一期提高了 8835.00 亿千瓦时。此外,社会融资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商品进出口额、光伏专利数量数据,对光伏产业发展均有实质性影响。三、政策分析(一)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补贴政策,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我国政府重视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同时保护环境,加快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其次,在光伏发电方面,我国政府出台了分5布式电价补贴政策,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期限原则上为 20 年。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在光伏产业政策环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通过政策扶持和补贴支持促进了光伏各行业的发展。(二)政策风向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进一步加速,我国始终贯彻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光伏产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企业的出货量再创新高。政策利好持续不断,光伏产业步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围绕“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的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光伏产业政策,引领光伏产业步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轨道。(三)政策脉络2009 年起,我国通过核准制、备案制等方式来把握光伏财政补贴指标,从而控制补贴规模,能够长期、有效地促进光伏项目的开发。2015 年,领跑者计划开始实施,目的为制定技术标准、鼓励先进技术,引导光伏发电成本的下探、提高转换效率及组件功率。2019 年以后,包括补贴项目,所有的光伏项目都开始了竞价模式,从竞价降低成本的角度看,普通项目已经向以前的领跑者项目看齐。图:国内支持政策、海外需求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SMM,CPIA,光伏头条,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弘元绿能公司公告6国内支持政策、海外需求政策是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花顺iFinD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国内光伏产业累计装机容量609,351.00MW(兆瓦),同比增长 55.26%;截至 2024 年 6 月 11 日,光伏价格指数(SPI)13.98,同比下降 22.46,降幅 61.64%;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光伏组件出口数量累计 778,781.68 万个,同比增长 38.16%(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有数据表明,全年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 13%)。2024 年光伏价格指数降低主要反映了光伏各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成本压力增大的问题:首先,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从 2024 年初的 65 元/kg降至年底的 39 元/kg,降幅达 40%;颗粒硅价格从 59 元/kg 降至 36 元/kg,降幅39%;硅片价格年度降幅达到 50%;电池片价格也有显著下降,TOPCon 电池片降幅最高达 40%,PERC 电池片价格趋于稳定。这种大幅降价主要是由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迅速,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扩大产能,导致供应过剩。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光伏各行业价格战非常激烈,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价销售,导致整体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例如,通威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尽管维持了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但由于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且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公司仍然录得亏损。此外,光伏行业协会也多次发声,批评某些企业的低价竞争行为,认为这种无序的内卷竞争不利于行业发展。最后,光伏各行业面临复苏挑战。2024 年光伏企业预警显示,行业市场波动巨大,供需失衡,导致下游客户需求减少,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尽管有声音强调“卷”能维持中国光伏的全球领先地位并推动技术迭代,但行业内的反内卷、反恶性竞争呼声也越来越高。2024 年光伏组件出口数量的增长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4 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仅确立了中国作为全球光伏产品主要供应国的地位,还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72024 年光伏组件出口增长说明:首先,全球能源转型需求增加。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其次,中国光伏各行业竞争力增强。中国光伏产业凭借政策扶持、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增长,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具备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最后,中国光伏各行业产能过剩引发了价格战。虽然产能过剩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大幅下跌,但这也促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四、技术变革技术变革是光伏成本下降的最大驱动力,是决定电池光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光伏产业链包含硅料、拉棒、硅片、电池及组件环节,过去十年间光伏效率提升显著,这与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共同进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鄂尔多斯银行-云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3M,页数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