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

12目 录CONTENTS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模式转型背景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3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模式转型背景1.1 中国文创产业分类及概念界定1.2 中国文创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3 疫情冲击下文创企业的发展困境1.4 疫情冲击下文创产业的发展动向1.1 中国文创产业分类及概念界定行业分类主要类别工艺艺术业文化艺术类(包括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艺术品创作(包括艺术品设计、制造及相关活动)影视传媒业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短视频、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出版服务业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等动漫游戏业动画漫画、游戏、其他计算机服务等休闲旅游业包括娱乐服务、景区游览、休闲观光服务、运动休闲等教育培训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文化艺术培训、语言培训等。设计服务业包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会议展览业包括科技会展、体育会展、艺术文化会展等文化装备业包括印刷设备、广播电视电影设备、摄录设备、音响设备、投影设备、演艺设备、游乐设备、乐器制造等“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文件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该概念中强调“个人创造力”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性。结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年修改版》等文件对文创产业覆盖行业进行划分,文创产业主要包括:工艺艺术业、影视传媒业、出版服务业、动漫游戏业、休闲旅游业、教育培训业、设计服务业、会议展览业、文化装备业九大重点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1 政策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时间颁布单位政策主要内容2017年4月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文化产业供给,深化科技对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信息业、旅游业、商贸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扩大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2017年4月文化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新科技在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行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文化行业发展活力。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2020年5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也是融通文化和科技,推动文化数字化成果走向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就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出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文化共性技术研发(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机器视觉听觉等)、大数据文化体系建设、媒体融合、内容生产传播手段现代化、提升文化装备水平等。2020年5 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工程通过“三库两场景”的重点建设,打造文化产业数字生产闭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主要政策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2 文化消费客群迭代更新,网生一代引领文创消费新潮流24岁以下25.5%25-30岁23.4%31-35岁24.2%36-40岁12.2%41岁14.7%19岁以下7%20-24岁29%25-29岁26%30-34岁17%35-39岁10%40岁及以上11%0-17岁18.4%18-24岁60.2%25-30岁16.2%30岁以上5.2%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文化消费客群已经完成迭代更新,95后(Z世代)网生一代、二次元用户开始引领文创消费新潮流。2019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达到3.9亿人,其中95后用户群体占到60%左右;95后已经成为观演市场的中坚力量,2019年,电影票房用户年龄结构中,20-24岁用户占比达到29%;95后的观演消费意向与85后也有较大不同,大麦数据显示,85后偏爱传统观演项目,而95后更集中于演唱会、曲艺以及展览;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用户群体中,90后,95后用户群体占据近半市场份额。2019年B站用户年龄结构2019年电影票房用户年龄结构2019年短视频用户年龄结构资料来源:《青年文娱消费大数据报告》Questmobile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3 国货潮兴起中国品牌72%其他品牌28%近年来国产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国货潮兴起的原因,一是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也在飞跃式增强,不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我国产业供应链日趋完善,国内企业品牌不断做大做强,获得消费者认可;三是电商加大对国货品牌的扶持。内外因助攻下,“国潮”开始兴起。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的《城市商业创新力——2020新国货之城报告》,2019年线上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72%,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等行业,其中美妆行业增速最快。2019年线上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单位:%)新国货计划2019年助力百余个国产品牌年销售额超10亿百万国货商家出海海外投入百亿营销资源及15亿定向现金补贴百万国货商家出海海外助力老字号品牌扩大市场份额,重回一线品牌阵列上海老字号新电商计划千亿计划让地方性的品牌走向全国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让老字号品牌成新网红资料来源:《城市商业创新力——2020新国货之城报告》 Questmobile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电商巨头加大国货扶持1.2.4 探索式消费逐渐取代清单式消费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消费大数据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消费场景。过去的消费者习惯按照生活计划来展开消费,“清单式消费”“功能式消费”是其主要特征,满足基本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但在今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不停留于此,体验式消费,猎奇式消费成为刺激消费新模式,“审美式消费”“探索式消费”成为年轻一代消费主旋律。2019年引爆市场的盲盒经济,正是当下探索式消费、猎奇消费兴起的缩影。盲盒经济衍生于日本的动漫产业,目前已向多元化产业渗透,诞生多种品类盲盒。清单式消费按需消费功能式消费大众化消费123探索式消费猎奇消费审美式/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消费123电子商务兴起互联网普及社交网络发展大数据精准营销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5 自媒体时代,快消文化盛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从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电子媒体(广播、电视)向网络媒体发展,网络媒体的发展降低了文创的准入门槛,扩大了文化创作群体,平民化、私人化、普泛化的自媒体开始出现,并快速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日常。自媒体零门槛、速度快、使用便利、内容丰富的特性快速迎合了青少年群体的使用习惯,对快消文化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中国从纸质媒体到网络媒体的时代变迁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6 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近年来

立即下载
综合
2020-11-23
前瞻产业研究院
49页
11.54M
收藏
分享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54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总体蓝图.png
综合
2020-11-22
来源:数字电网白皮书
查看原文
全域物联网.png
综合
2020-11-22
来源:数字电网白皮书
查看原文
电网发展阶段.png
综合
2020-11-22
来源:数字电网白皮书
查看原文
南网云平台.png
综合
2020-11-22
来源:数字电网白皮书
查看原文
电网数字化平台.png
综合
2020-11-22
来源:数字电网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图16 | 共建共赢,社会各方共同推进
综合
2020-11-22
来源:解读中国互联网:局部领先、快进的数字化发展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