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1年第24期(总第347期):理性看待近期物价波动,逻辑、预测与建议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范若滢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2780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人:周景彤 联系人:梁 婧 叶银丹 电 话:010 – 6659 6874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1 年 4 月 27 日 2021 年第 24 期(总第 347 期) 理性看待近期物价波动: 逻辑、预测与建议* 近期,物价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PPI涨幅扩大呈典型输入型特征,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PPI 影响显著。未来我国短期内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形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较小。经估算,预计 2021 年 PPI 涨幅均值在 3.5%-5.2%左右,全年呈倒 V 型走势,在二季度达到高点;CPI 涨幅均值在 1.3%左右,全年呈 M 型走势温和上涨。需关注物价波动给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建议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宏观政策储备,做好市场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准备;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效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多措并举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重点关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1 年第 24 期(总第 347 期) 1 理性看待近期物价波动:逻辑、预测与建议 近期,物价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PPI 涨幅扩大呈典型输入型特征,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 PPI 影响显著。未来我国短期内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形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较小。经估算,预计 2021 年 PPI 涨幅均值在 3.5%-5.2%左右,全年呈倒 V 型走势,在二季度达到高点;CPI 涨幅均值在 1.3%左右,全年呈 M型走势温和上涨。需关注物价波动给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建议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宏观政策储备,做好市场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准备;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效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多措并举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重点关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一、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波动特点 2021 年以来,我国物价运行呈上下游分化态势。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低基数效应等因素共同推动下,PPI 涨幅明显扩大。一季度各月 PPI同比涨幅分别为 0.3%、1.7%和 4.4%,3 月涨幅创近年来新高。另一方面,在上年高基数、猪肉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下,CPI 涨幅低位运行,一季度各月 CPI 同比涨幅分别为-0.3%、-0.2%和 0.4%。PPI-CPI 剪刀差不断扩大,一季度各月分别为 0.6、1.9 和 4个百分点(图 1),表明上中下游产品价格不同步,原材料价格上涨没有及时传导至终端消费品。 图 1:CPI 和 PPI 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10-505102010-012010-062010-112011-042011-092012-022012-072012-122013-052013-102014-032014-08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PPI-CPICPI:当月同比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nQrNpNzRuMbRaObRoMqQsQoPfQqQrNkPsQtMbRoPtMvPsRrQNZrQyR 2 2021 年第 24 期(总第 347 期) 二、短期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但不会形成全面通胀 (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 PPI 中枢上移 本轮 PPI 快速上涨呈典型输入型特征。从输入型通胀的传导机制来看,主要通过成本、货币、价格三条传导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图 2)。当前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主要是成本传导渠道引起的。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我国进口价格,表现为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走势的 CRB 指数与我国进口价格指数走势高度趋同。其次,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以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走高,进而推动PPI 增速中枢整体上移。 图 2:输入型通胀传导渠道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对 PPI 涨幅进行分行业权重分析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 PPI 影响显著。PPI共包括 39 个工业行业,各行业权重是工业统计中的行业销售产值比重。由于销售产值数据难以获取,我们用主营业务收入1代替。经测算发现,计算机通信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占比较高,但这些行业产品价格波动较小,所以影响 PPI 涨幅的主要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这 5 个行业对2021 年前 3 个月 PPI 同比涨幅的贡献度达 133.6%(表 1)。进一步地,可以归纳为对应 5 类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即石油、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粮食。 1 主营业务收入与 PPI 的行业口径都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标准,区别仅在于前者多两个采矿业行业“开采辅助活动”和“其他采矿业”,需要进行剔除。 输入型通货膨胀成本传导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国 内相关产品的成本上升国内相关产品价格提升货币传导国 外 商 品价格提升国内对应商品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导致外储增加固定汇率制下,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上涨价格传导国 外 商 品价格提升国内对应商品具有价格优势,相关需求将增加国 内 商 品价格提升宏观观察 2021 年第 24 期(总第 347 期) 3 表 1:PPI 各行业表现 行业 行业占比 PPI 涨幅 对整体 PPI 涨幅的贡献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1% 8.90% 9.36%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7% -3.80% -1.3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47% 28.80% 6.4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4% 10.90% 1.23%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0% 0.90% 0.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4.72%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1年第24期(总第347期):理性看待近期物价波动,逻辑、预测与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1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