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专题分析报告:互联网学史知今系列一,二十年流量增长之路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本报告的主要看点: 1. 复盘过去 20 年互联网的用户、营收、利润发展情况。 2. 复盘影响互联网发展的 4个驱动因素: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与硬件、政策在过去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刘道明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20020004 l iudaoming@gjzq.com.cn 互联网学史知今系列一:二十年流量增长之路 基本结论 当前时点,互联网业务模式趋近于成熟、用户流量增长趋缓、竞争格局趋近于稳定、政策监管趋严等趋势均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后已经步入成熟时期,同时新技术的发展或推动互联网进入下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复盘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认为互联网发展从早期的看用户增长已经转为了追求收入和利润的阶段:从用户来看,增长空间有限,后续增长需要新设备和新场景的切换驱动,需求端 2B 和适老化产品具备潜力;从营收来看,用户规模做大后变现加速,头部效应明显;从利润来看,分化较为严重,成熟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为稳定现金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业务盈利不足以覆盖其拓展新业务的亏损。 结论 1: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处于成熟期,大部分 2C 需求已经趋近于饱和,2B 需求仍有空间也是目前互联网巨头的重点布局赛道。1)萌芽期:以发展技术为核心而不是发展商业模式为核心,该阶段技术型企业较有优势; 2)成长期:基本的技术手段已经相对成熟,主要是商业模式的拓展,该阶段具备规模效应、商业模式好的企业较有优势,比如平台型企业(电商、社交),游戏(核心群体付费意愿强)等。3)成熟期: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都已经成熟,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该阶段效率高的平台型企业较有优势,流量较贵也体现出平台型广告业务模式的优越性,该阶段成立的新公司如果是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则难以享受行业发展初期的流量红利,2B 的竞争格局仍不明朗,仍有潜力。4)衰退期: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都已经饱和,竞争激烈,该阶段小公司基本难以维持,头部效应明显,产品没有创新也难以提升价格。 结论 2:用户群体的变化中存在潜在发展机会,适合 X 世代(1965-1980 年出生)的适老化产品或被忽视,存在发展潜力。1)X世代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群,具备互联网基因;2)X世代中年龄较大可能需要满足的与互联网相关的需求;3)适老化产品需要简单明了,相关产品的方向可能会出现由繁至简的变化。 结论 3:全场景的数字化是突破现有限制、实现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目前受到基础设施和硬件的限制,突破后将迎来爆发。场景的突破受制于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覆盖场景呈现出由小至大的特点。仍可拓展的场景方向:基于物联网的汽车、家居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全场景数字化,且突破基础设施和硬件限制后爆发速度可能更快。由于 PC 时代完成了基本的用户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基础设施和硬件取得突破后发展速度和用户普及方面明显快于 PC 互联网时代,我们认为互联网基础用户教育和用户普及均已完成的情况下,当下一代基础设施和硬件取得突破后其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不确定性风险;数据选取及处理方式造成的偏差;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 买入 2022 年 01 月 08 日 互联网专题分析报告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研究创新数据中心 互联网专题分析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互联网发展规模复盘:用户总量趋于饱和,从看用户的阶段迈入看营收和利润的阶段,2B 的业务模式以及适老化产品仍具备机会 .................................5 1.1 从用户到营收再到利润,早期以发展用户为先,中后期追求营收增长和利润提升.........................................................................................................5 1.2 用户:增长空间有限,后续增长需要新设备和新场景的切换驱动,需求端2B 和适老化产品具备潜力 ...........................................................................5 1.2.1 用户规模:从渗透提升到场景覆盖,互联网渗透率已达 70%,场景和设备切换是渗透率走高情况下激活用户的必要途径 ......................................5 1.2.2 用户渗透率:受场景限制的设备渗透率约束线在 30%~40%,具备独立行为能力的用户年龄渗透率理论上可达 100% ..............................................8 1.2.3 用户结构演变:从差异化到趋同,性别趋同先于年龄趋同, 用时 20 年用户结构基本成熟 .......................................................................................9 1.2.4 用户需求:由供给决定,“互联网+”便利用户的同时是创造需求的过程,标准化需求率先起量,定制化需求仍在渗透阶段.................................10 1.3 营收:用户规模做大后变现加速,头部效应明显 .................................. 11 1.3.1 营收规模:用户流量积累后关注营收加速,受公司上市节奏影响,营收端在 2014 年开始加速,2020 年趋于稳定.................................................. 11 1.3.2 营收结构:流量和变现效率与营收占比直接相关,增长主力公司是头部公司,主力行业是电商行业 .......................................................................12 1.4 利润:分化较为严重,成熟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为稳定现金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业务盈利不足以覆盖其拓展新业务的亏损 .............................12 二、互联网发展驱动因素:资金流入回暖,人才吸引力强,基础设施与技术进化加速,政策趋严 ........................................................................................13 2.1 驱动因素 1:资金——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内生投资比例提升,B 端投资热度渐起.......................................................................................................13 2.1.1 行业发展出现变革时期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稳定期热度减弱,目前呈现出由外至内,内生投
[国金证券]:互联网行业专题分析报告:互联网学史知今系列一,二十年流量增长之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