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泽平宏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
泽平宏观与智联招聘联合研究报告 2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 课题组 人口流动 专题报告 2021/5/13 智联招聘课题组专家: 李强 王一新 yixin.wang@zhaopin.com.cn 李小丽 li.xiaoli@zhaopin.com.cn 泽平宏观课题组专家: 任泽平团队 周培、香港城市大学赖沁莹、北京大学张涵森对课题研究及数据整理有贡献 导读: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逻辑,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趋势。 摘要: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智联招聘拥有约 2.3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约 630 万;其中约 90%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 14.6%。在求职者中,约四成为流动跨城求职者,2020 年由于疫情,跨城求职者比 2019 年减少 2.3%。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高峰一般在春节后的 3 月,2020 年延续到 4 月。从性别看,2020 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 57%,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 53%,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超 8 成为 18-35 岁;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 56.7%为本科及以上,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 48.8%,高学历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 48.2%工作 5 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 40.9%,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 41.7%月收入超 6000 元,高于求职总体的 39.5%,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 50.3%分布在 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 48.0%。 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100 强:京杭沪居前三。为衡量不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的加权结果。其中,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该城市引得来的能力,人才净流入占比、人口净流入反映该城市留得住的能力,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大学生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从结果看,2020 年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位居前十。2020 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 20.7%、30.9%,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整体比重 19.1%,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分地区看,2020 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11.5%、-5.1%、-2.7%、-3.7%,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分线城市看,2020 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3.5%、3.4%、-1.0%、-5.8%,2019 年分别为-2.7%、1.1%、1.8%、-0.3%,结合近 4 年数据观察,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一线人才受政策放宽影响转为净流入,三线平稳、四线持续流出。分城市群看,超 6 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6.4%、3.8%、-0.7%、0.1%、-1.2%,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整体人才净流出,成渝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净流出。 重点城市: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连年下降后止跌、深广继续呈上升趋势。从 2017-2020 年人 泽平宏观与智联招聘联合研究报告 3 才净流入占比的趋势变化看,北京、上海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而逐年下降,直至 2020 年有所回升,2020 年分别为 0.2%、1.2%。疫情期间,人口流动范围收窄,城市群内人才流动取代 2019 年的京沪间人才流动,成为主流,京津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长三角城市对上海的人才分流作用显著,上海人才流入流出前十城市多位于长三角。深圳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1%、0.4%、0.2%、1.3%,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才政策有吸引力,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 0.7%、0.6%,规模基本平衡;广州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5%、0.5%、0.6%、0.9%,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二线城市:杭宁汉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渝津有所下降。杭州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1.0%、1.2%、1.4%、1.6%,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前列,主因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超越广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南京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9%、0.9%、0.9%、0.9%,始终为正且比较稳定,主因南京发展速度较快且 2018 年“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重庆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5%、0.3%、-0.2%,2018 年由负转正主因对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至 2020 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吸引能力有所下降,带动人才净流入转负;武汉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0%、0.8%、0.1%、0.2%,2017 年由负转正,主因 2017 年“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实施;天津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 0.1%、-0.1%、-0.1%,0.0%,逐年下降并长期维持在 0%作用水平,主因天津发展速度放缓、2020 年 GDP 增速 1.5%在十城中居于倒数、且薪资在十城中最低;成都 2017-2020 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3%、-0.6%、0.3%,由负转正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重庆净流向成都。 风险提示:样本偏差;简历投递与实际人才流动存在一定出入 泽平宏观与智联招聘联合研究报告 4 目录 1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7 2 榜单概览: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 .................................................................................................................... 11 2.1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100 强:京杭沪居前三 ............
【智联招聘+泽平宏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3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