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业带: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

数字化产业带是数字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集聚的 “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数字化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日益成为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的重要支撑。本报告以千万级中小企业通过 1688 内贸批发平台开展数字化采购与销售、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共生发展的企业集合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对于数字化产业带的研究,试图总结数字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模式,为中小企业创新集聚集约发展提供参考思路。研究显示:数字化产业带能够有效提升规模经济和聚变经济效应,带动企业创新发展。研究发现,数字化产业带每增加1% 的供应商,线上规模增加 3.4%。2021 年,16881 数字化产业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 15%,增速超过全国GDP 增速 8.1%,已成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已经渗透到我国更高端、更精细的制造业领域,包括覆盖我国集成电路、晶体管、传感器、数字货币矿机、GPS 系统、电池、工业机器人等 28个细分行业的 68 个产业带。数字化产业带集聚效应突出,呈现区域集中与全国分散普惠并存格局。从地域看,东部及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成熟,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亟需加强投入。从发展看,打造产地品牌成为产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全国 TOP100数字化产业带,贡献了数字化产业带近 40% 的供应商数量和近三分之二的交易规模,引领数字化产业带发展方向。数字化产业带通过平台牵引、社区化运作,有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业带构建了数字化网络体系,推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可靠,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安全发展环境。加速中小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数字化产业带已经形成了五大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黄岩日百为案例的政府企业与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升级,以高阳纺织为案例的推动创新与标准向中小制造企业渗透、带动产品品质升级,以汕头内衣为案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产生巨大效率增量,以东莞服饰为案例的构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O2O- 新批发”模式、打造线上品牌,以织里童装为案例的价值链各环节再提升,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数字化产业带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产业互联网深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报告建议:一是稳妥有序发展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加速线上企业集聚,稳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平台型组织。二是依托数字化产业带培育发展数字化产业集群,实现线上指导线下。三是完善数字化产业带标准,加强政策支持和生态打造,建立审慎监管和开放发展环境。四是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开展活动,总结经验,复制推广。摘 要1 阿里巴巴 1688 是中国最大的内贸 B2B 平台,已覆盖原材料、工业品、服装服饰、家居百货、小商品等 57 个一级行业类目,超 1000 个二级行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现货批发等一系列的供应服务。每天 1.5 亿次的在线浏览,线上付费会员近百万。一、数字化产业带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 1 (一)数字化产业带激活产业集群发展动力 1 (二)数字化产业带的生态基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2 (三)数字化产业带产业的底座:制造业强韧厚重 3 (四)数字化产业带的驱动力:电子商务创新 3二、数字化产业带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5 (一)推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泛渗透先进制造业领域 5 (二)区域集中与全国分散普惠呈现并存格局,助力东西部产业协同发展 7 (三)重塑产业空间,丰富产业业态 10 (四)数字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10 (五)品牌培育加速,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11三、数字化产业带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 12 (一)稳定安全产业链供应链,泛平台化产业链供应链在逐步构建 12 (二)优化生产方式,推动柔性化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 12 (三)构建数字化服务生态,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 13 (四)推动企业创新,助力优质中小企业品牌打造 14 (五)强化基础支撑,与 84.3% 国家级产业集群互促互动发展 15四、数字化产业带典型案例 16 (一)黄岩日百:政府、企业与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升级 16 (二)高阳纺织:推动创新与标准向中小制造企业渗透,带动产品品质升级 16 (三)汕头内衣: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产生巨大效率增量 17 (四)东莞服饰:构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O2O- 新批发”模式,打造线上品牌 18 (五)织里童装:价值链各环节再提升,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 18五、数字化产业带发展的对策建议 20 (一)稳妥有序发展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稳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平台型组织 20 (二)依托数字化产业带培育发展数字化产业集群,实现线上指导线下 20 (三)完善数字化产业带标准,加强政策支持和生态打造,建立审慎监管和开放发展环境 20 (四)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开展活动,总结经验,复制推广 20目 录1数字化产业带: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新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增强产业规模经济和聚变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数字化产业带是以数字技术服务为依托,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企业转型为路径,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集聚的新型产业集群。数字化产业带2 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必然产物,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延展的重要形态,是推动产业高质量成长的内生动力。一、数字化产业带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一)数字化产业带激活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增强产业规模经济和聚变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波特《国家竞争优势》(1990))。当前,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开发区等各类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产业综合实力和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但总体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仍面临瓶颈和制约。一是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大多数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垂直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同时,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土地、资本、人工等要素供给不足的制约。二是产业发展区域协同不足。东部沿海地区在集群数量和发展质量上都远超中西部地区,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2-09-05
27页
7.66M
收藏
分享

《数字化产业带: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66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不同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转型风险压力测试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1.5°C和2°C情景下中国年度能源投资结构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2010年到2019年可再生能源累计投资排名前20位国家(左图)和2019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右图)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1.5°C和2°C情景下LULUCF部门的净CO2排放量
互联网
2022-09-05
来源:(中文版)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副本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