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2年第4季度(总第52期):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要点2022 年第 4 季度(总第 52 期)报告日期:2022 年 9 月 28 日● 2022 年四季度,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风险因素突出,不良贷款压力显现,制约盈利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以及规模扩张。● 2022 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规模持续增长,推动盈利稳步提升,同时保持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 2022 年,全球新发展格局持续演进,经济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银行业经营呈现新趋势。本次季报将围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专题研究。2022 年四季度末各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及同比增速(预测)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组长: 陈卫东副组长: 王家强成员: 邵科杜阳李晔林李一帆李彧(香港)何国樑(香港)季瑶瑶(悉尼)石磊(悉尼)王哲(东京)张雨珠(伦敦)杨勃(匈牙利)焦芃(约翰内斯堡)靳磊(纽约)李凯华(纽约)孙扬迪(巴西)联系人:邵科电话:010-66594540邮件:shaoke@bankofchina.com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2022 年第 4 季度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2 年第 4 季度)2022 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新冠、猴痘疫情蔓延,通胀问题持续发酵,发达经济体超常规加息,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面临挑战,银行业风险因素凸显,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制约了盈利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以及规模扩张。相对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总体态势不改,财政、货币、金融监管政策全面引导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规模持续增长,保证了盈利水平在高基数下的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也处于良好水平。同时,全球及中国银行业经营呈现一些新趋势,本次季报围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专题研究。一、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演变俄乌冲突持续,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压力,银行业经营面临较大风险。欧美国家出现的猴痘疫情于 7 月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态势不减,世卫组织 9 月6 日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 6 亿例,也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挑战。5 月到 8 月,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德国上涨尤为明显(图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 2022 年全球经济将仅增长 3%,低于之前的预测水平。8 月,摩根大通全球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 50.3,为半年来最低。相比二季度末,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 PMI 指数在三季度继续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图 2),英国制造业 PMI 指数下降最为明显。9 月初,美联储发布全国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2022 年第 4 季度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物价高企和就业市场紧张等因素继续令美国经济承压,预计经济增长前景总体偏弱,通胀压力持续,需求进一步走软。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实体经济状况不佳,将给全球银行业带来全面的风险挑战。图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图 2:制造业 PMI 指数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2022 年第 4 季度多数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开展超常规加息,全球银行业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所上升。8-9 月,英国央行连续加息两次至 2.25%,同时开始制定缩表计划。9 月,美联储宣布再次大幅加息 7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提升至3%-3.25%水平,坚决抑制通胀,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加息,创下自 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纪录;欧洲央行一次性对三大关键利率创纪录地大幅加息 75 个基点,基准利率升至 1.25%。加拿大、澳大利亚央行也大幅加息,韩国央行小幅加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继续保持低政策利率不变。部分新兴经济体同样进入加息通道,匈牙利央行最为激进,在 6 至 8 月连续加息五次使基准利率上升至 11.75%,巴西央行上调利率至 13.75%。多数经济体维持加息节奏导致全球利率整体上升,央行缩表深刻影响货币供给总量,全球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值得警惕。一方面,利率水平上涨将推高银行的息差水平,但也会带来巨量存量债券投资的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央行缩表可能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大幅波动,银行亟需保持充足的短期和中长期头寸,应对超预期的流动性冲击。图 3:2022 年三季度部分经济体政策利率变化资料来源:各国央行,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42022 年第 4 季度金融监管政策维持审慎收紧态势,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绿色领域,指导银行防范相关风险。7 月,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表声明称将推出全球性的加密货币监管规则,要求加密货币受到与其风险相称的有效监管,且相关服务提供商必须遵守其运营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欧央行宣布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调整企业债券持有量、调整抵押品制度框架、完善与气候相关的抵押品披露要求、发展风险评估工具等措施,降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支持经济绿色转型。8 月,美联储发布服务访问评估系统指导方针,适用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不同类型机构的尽职调查和审查,旨在创建安全、包容和创新的支付系统;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成立全新的 ESG 咨询委员会,协助处理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相关事宜,推动英国实现 2050 年经济发展净零排放承诺。新兴经济体方面,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涉及数字信息领域。8 月,巴西央行表示基于账户的开放式支付服务将终结信用卡服务,未来用户将通过集成 APP 体验金融生活,无需在不同银行的应用程序间切换,这将推动Pix 即时支付系统支持的相关现金管理产品的开发;9 月,菲律宾央行(BSP)货币委员会正式批准监管沙盒框架,确定采用“测试+学习”的方法,使得 BSP监管下的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和新兴参与机构在受控范围内采用新技术向有限数量的用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表 1)。总体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领域的监管措施,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在审慎监管框架内稳健开展相关业务,强化风险底线思维,提高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表 1:2022 年第三季度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时间主要金融监管政策动向主要影响全球2022.7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将推出全球性加密货币监管规则,要求加密货币受到与其风险相称的有效监管和监督,服务提供商须遵守其运营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在强有力的监管和相关当局的监督下,将会推动加密货币被用作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并且在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2022.8美联储发布服务访问评估系统指导方针,为美联储审查访问账户和支付服务的请求提供了一套透拥有联邦存款保险的机构将接受更简化的审查,从事新活动且当局仍在为其制定适当监管框架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52022 年第 4 季度明、基于风险和一致的参考因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2年第4季度(总第52期):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5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