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价格跟踪报告:4月折扣扩大,但燃油车已出现价格触底迹象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8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4 月折扣扩大,但燃油车已出现价格触底迹象 汽车行业价格跟踪报告|2023.5.17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张若海 数据科技 首席分析师 S1010516090001 尹欣驰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9040002 张强 数据科技分析师 S1010522050003 武平乐 汽车及零部件 分析师 S1010522080002 2023 年 3 月起,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组联合数据科技组进行汽车行业终端价格数据跟踪,双周频率对行业价格进行测算。2023 年 4 月中国乘用车平均成交价格指数为 90.2%,环比 3 月下降 0.6pct,折扣继续扩大,这与终端市场的“体感”较为符合。进入 5 月后,我们观察到行业一些积极变化,价格竞争(特别是燃油车)有望趋于缓和。“五一”期间车市的表现较为亮眼,我们将对 5 月市场价格表现保持密切跟踪。 ▍数据说明:我们以裸车价与厂商指导价(MSRP)之比定义为价格指数,即价格指数=裸车价/MSRP=1-折扣率,测算折扣率时裸车价及厂商指导价均来源于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的公开信息。以车型折扣率为基础,我们将相应车型的销量作为权重,进而测算细分市场/品牌的折扣率情况,用以反映细分市场/品牌的供需关系。 ▍全行业的角度:主要受燃油车降价影响,3、4 月汽车折扣持续扩大。2023 年 1~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终端售价分别是指导价的 91.3%、92.4%、90.8%、90.2%。除了 2 月价格回升之外,3、4 月折扣连续扩大,其中燃油车价格指数分别为88.1%、87.3%,新能源车价格指数分别为 96.84%、96.78%。这与终端市场的体感较为符合。3 月以湖北东风系燃油车大降价为“标杆”,燃油车行业开启价格竞争。在汽车消费需求整体偏弱的背景下,价格战的行为除了对部分车型销量有拉动作用之外,对总销量反而有所抑制,终端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增加。五一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有所回暖,根据 Thinkercar 的上险数据,4 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 155 万辆,环比-2%;五一期间车市回暖,根据乘联会数据,5 月 1~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 37.5 万辆,同比 2021 年+67%,环比 4 月同期+46%。 ▍分品牌表现:1)合资品牌方面,2022 年 H2 开始,丰田、日产的降价幅度超过市场预期,2022 年 12 月丰田品牌的终端折扣率一度达到 12pcts。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2023 年 4 月,宝马、奔驰、奥迪终端的价格水平分别为 84.5%、84.5%、79.7%,同比 2022 年 4 月分别降低 4.1、5.2、3.0pcts,环比 2023 年 3 月分别降低 0.4、1.0、2.0pcts。进入 5 月,部分主机厂的商务政策不再增加,这是燃油车价格有望趋稳的信号。2)自主品牌方面,比亚迪、埃安、五菱等品牌新能源车价格在 2022 年 9-10 月开始下降,半年以来折扣分别平均扩大 1.0、4.3、2.0pcts。此外,埃安还在 2023 年 3 月 7 日推出了 Aion Y Younger 版低配车型,官方起售价降低 1.2 万元。降价和低配车型上市,成功带动埃安终端销量爬升到 4 万辆/月。比亚迪的价格在 2023 年初小幅上升后,也开启了降价走量的模式。自主品牌燃油车的价格在 4 月也继续承压,4 月价格表现来看,吉利、广汽传祺的表现相对而言好于哈弗、长安。 ▍进入 5 月后,汽车行业的价格竞争有望趋于缓和。我们观察到行业的一些积极变化:1)部分车企/品牌对终端经销商的商务政策不再增加,甚至相比 23Q1 有所回收;2)随着国六 b 阶段的驶污染物排放法规(RDE)的实施时间从 2023年 7 月 1 日宽限到 2023 年年底,终端不符合国六 b RDE 标准的库存车去化周期拉长,短期去库存的急迫性大大降低;3)2023 年 4 月库存系数在下降,合资、自主、进口品牌库存系数分别为 1.68/1.51 /0.97 个月,环比下滑 0.38、0.30、0.03 个月,经销商库存水平回到相对均衡的位置。我们将对 5 月价格保持密切跟踪。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终端价格持续下行。 汽车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汽车行业价格跟踪报告|2023.5.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2023 年 3 月起,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组&数据科技组(排名不分前后)联合进行汽车价格数据跟踪,双周频率对行业价格进行统计。数据的产生方式如下: 通常,购买汽车的落地价分为三部分:裸车价、必要费用及可选费用。裸车价是指消费者购买汽车本身的价格(含 13%营业税,不含购置税或保险、上牌费);购买汽车后,根据法规要求,消费者仍必须在购置税、交强险等方面的花费;可选费用主要包含其它补充保险。 车型折扣率测算方式:针对某一车型,我们以裸车价与厂商指导价(MSRP)之比定义为车型价格指数(价格指数=裸车价/MSRP=1-折扣率),测算折扣率时裸车价及厂商指导价均来源于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的公开信息。由于车型在不同时期,经销商/车企会根据车型的供需关系调整车型的裸车价,我们认为车型折扣率这一指标可用来监测车型或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 市场/品牌折扣率测算方式:以车型折扣率为基础,我们将相应车型的销量作为权重,进而测算细分市场/品牌的折扣率情况,用以反映细分市场/品牌的供需关系。 图 1:购买汽车价格组成拆分 图 2:市场折扣率测算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 汽车行业终端价格概况 主要受燃油车降价影响,3、4 月汽车折扣持续扩大。2023 年 1~4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终端售价分别是指导价的 91.3%、92.4%、90.8%、90.2%。除了 2 月价格回升之外,3、4 月折扣连续扩大,其中燃油车价格指数分别为 88.1%、87.3%,新能源车价格指数分别为 96.84%、96.78%。这与终端市场的“体感”较为符合。3 月以湖北东风系燃油车大降价为“标杆”,燃油车行业开启价格竞争。在汽车消费需求整体偏弱的背景下,价格战的行为除了对部分车型销量有拉动作用之外,对总销量反而有所抑制,终端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增加。3、4 月经销商的客流和订单也未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五一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有所回暖,根据乘联会数据,5 月 1~7 日,乘用车市场零售 37.5 万辆,同比 2021 年 5月同期+67%,环比 2022 年 4 月同期+46%。 汽车行业价格跟踪报告|2023.5.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3 图 3:2021 年 1 月-2022 年 4 月乘用车市场折扣情况 资料来源: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 注:价格指数(价格指数=裸车价/MSRP,下同) 具体而言,2023 年 3/4 月合资品牌的折扣增加 1.76、0.7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价格跟踪报告:4月折扣扩大,但燃油车已出现价格触底迹象,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7M,页数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