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Q2地方区域财政:财政政策需更加积极
中国宏观金融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张旸 王蒋姜2022 年 4 月地方区域财政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王蒋姜2023 年 8 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N I F D 季 报 》 由 三 个 季 度 报 告 和 一 个 年 度 报 告 构 成 。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 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财政政策需更加积极 摘 要 2023 年财政整体支撑力度偏弱。一是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下滑,剔除 2022 年留抵退税基数影响后,1-7 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较低,其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均出现下滑,同时财政支出进度较慢,传统基建支出均为负增长,财政支出逐渐从传统基建领域转向民生和科创领域。二是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持续下滑,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冷却。三是政府债务发行放缓,重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化债成为主力。 上半年财政结构不平衡问题加深。一是央地公共财政收支分化,地方政府受经济冲击影响更强,地方支出压力加重。二是土地市场结构分化,地方财政空间缩减,土地用途结构分化较大,住宅类土地成交面积和溢价率持续下滑。三是央地债务分化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攀升,各省份重在为化解隐性债务腾挪空间。 上半年经济整体恢复较慢,财政收支收缩,经济发展面临着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以及债务风险不断加大等挑战。下半年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发力,助力经济稳定和产业转型。短期来看,第一,需要进一步挖掘税基潜力扩大税收空间,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生育、社保、养老方面的保障支出。第二,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和渠道,增加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 本报告负责人:殷剑峰 本报告执笔人: ⚫ 殷剑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王蒋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宏观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 II 共服务用地的供应比重,提升用地效率,增加土地财政空间。第三,开展新一轮隐性债务清查,扩大隐性债务化解范围,充分利用债务空间和财政空间,对债务采取展期重组等方式对隐性债务进行化解。长期来看,推动央地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改革、推进中央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体制管理改革、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财政体制改革才是解决财政不平衡问题的根本之道。 目 录 一、上半年财政力度较弱 ........................................................................ 1 (一)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较低 .................................................. 1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持续下滑 ...................................................... 4 (三)政府债务支持放缓 .................................................................. 5 二、财政结构不平衡 ................................................................................ 6 (一)央地公共财政收支分化,地方支出压力加重 ...................... 6 (二)土地市场结构分化,地方财政空间缩减 .............................. 8 (三)央地债务发行不一,地方债务风险加剧 ............................ 10 (四)地区财政发展不平衡 ............................................................ 11 三、后半年:财政政策需持续加力增效 .............................................. 15 1 一、上半年财政力度较弱 (一)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较低 2023 年上半年财政整体支撑力度偏弱,剔除 2022 年留抵退税基数影响后,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均较低(图 1)。2023 年 1-7 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增速 11.5%,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14.5%,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基数较低。在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1-7 月累计财政收入同比下降 2.0%,1主要受实体经济恢复较慢影响。2023 年 1-7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3.3%,支出增速较低,尤其第二季度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增速持续下滑,6 月份支出当月同比下滑至-2.5%,7 月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持续下滑,当月同比增速-0.75%,可以看出财政支撑实体经济的力度较弱。 图 1 2023 年 1-7 月全国一般公共收支累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均出现下滑。剔除 2022 年留抵退税因素影响之后,2023年上半年税收收入累计同比-1.7%(图 2),1-7 月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滑至-2.0%,尤其 5 月份税收增速下滑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基本面整体趋弱,经济复苏进度较慢。内需不足、投资下滑及市场预期走弱都对税收收入形成较大冲击,也是拖累财政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上半年非税收入增速在持续下滑, 1 根据 2022 年财政部公布的扣除留底退税后的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测算出 2022 年扣除留抵退税后的收入,在计算 2023 年同比增速,下同。 -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公共收入累计同比:剔除留抵退税公共支出累计同比2 累计同比下降至-0.6%,7 月持续下滑至-2.3%,且主要原因在于去年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力,整体增速较快形成去年基数较高,同时可用于盘活国有资产等方面的非税收入空间逐步缩小,非税收入增速不断下滑,后半年非税收入可利用空间依旧较低。 图 2 2023 年 1-7 月全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累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具体来看,各项税收收入增长较慢(图 3)。第一,1-7 月出口退税增速最高,主要受前两年出口退税大幅下滑的低基数影响,同时为优化企业出口环境,出口退税流程精简,出口退税率不断提高形成的滞后效应也促进出口退税增长较快。第二,1-7 月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的增值税累计增速 6.6%,实现正增长,但自 3 月起增速持续放缓,同时企业所得税累计增速-7.
[NIFD]:2023Q2地方区域财政:财政政策需更加积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8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