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
- 1 -2023 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第 58 期2024 年 1 月执笔人: 张斌,朱鹤,孙子涵,赵红蕾2023 年经济运行中劳动力市场偏弱,物价偏低,需求不足凸显。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加总收入增速较 2022 年下降 1.6 百分点,经济体感差。如能实现合理需求水平,2023 年实际经济增速要比现实中的实际 GDP 增速高 1.4 个百分点,名义 GDP 增速比现实中的名义 GDP 增速高 3.0 百分点。名义 GDP 在目前基础上提高 3.8 万亿,居民、企业、政府分别提高 2.3 万亿、9 千亿和 6 千亿元。疫情结束以后,疫情后遗症仍在,再加上房地产超预期下调、对个别行业的管制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市场自发需求偏弱。政府主导的支出增长(2.4%)远低于私人部门支出增长(5.1%),政策利率下调远低于通胀下行幅度,真实利率大幅攀升(2.4 个百分点)。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没能发挥逆周期作用。2024 年经济运行仍面临严重的需求不足挑战。实现 2024 年的合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目标,需要“双十一”:政府举债不低于 11 万亿,政策利率下调带动真实利率充分下降,充分运用 PSL 工具保持合理政府投资,社融增速不低于 11%。我国预算内公共财政政策没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以基建投资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支出有2020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总投资和 GDP 增速,民营企业投资占比进一步上升,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计算机通讯信息等少数行业。制造业投资和产业升级有两个规律性现象:一是制造业活动在总体经济活动中的占比由升到降,二是制造业有着高度相似、一步一个台阶的产业升级轨迹。这些规律现象背后有着相同的制造业成长逻辑。我国的制造业活动占比、制造业升级路线与国际经验高度一致。制造业投资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持续,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对于制造业升级是必要保障。产能过剩现象在产业成长初期很普遍,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需求不足,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对风险的态度、政府补贴、过度的刺激政策或者刺激政策工具不当等。产能过剩不等于资源浪费或者是资源配置失衡。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有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应对产能过剩,不能一味地限制加入行业的企业数量或者限制产能,应该更多倚重于调整补贴政策,减少使用以总量政策为目标的结构性政策工具,不能绑架逆周期政策。宏观部分:走出低通胀才能走进经济繁荣专题部分:制造业投资与产业升级政策建议季度报告- 2 -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第 58 期2024 年 1 月月走出低通胀才能走进经济繁荣——2023 年宏观经济回顾与 2024 年展望一、2023 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1、经济运行的主要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城镇失业率总体回落,但劳动力市场需求较弱,景气程度依然偏低。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2%,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4%,失业情况总体而言较 2022 年好转但高于疫情前水平。从 PMI 分项指标看,我国制造业、非制造业的 PMI 从业人员指标分别为 48.4%和 47.5%,处于荣枯线以下。2023 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平均同比增速 3.7%,与 2022 年持平,远低于 2020 年疫情之前年增速不低于 6.5%的水平。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用工人数变化看,大部分的制造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大部分原材料和中间品制造业以及全部消费品制造业都在减少员工。图 1 城镇调查失业率图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变化数据来源:WIND与劳动力市场缺口对应的是通胀水平仍然处于低位。2023 年我国 CPI 同比上涨 0.2%,相比 2022 年下降了 1.8 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同比上涨 0.7%,较 2022 年回落 0.2 个百分点。PPI 增速也始终处于负值区间,四季度 PPI 环比增速由平转降,累计同比降幅扩大到-3.0%。2023 年全年 GDP 平政策建议季度报告- 3 -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第 58 期2024 年 1 月月减指数-0.5%,远低于去年 1.8%。图 3 CPI 和核心 CPI 同比增速图 4 PPI 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经济增长潜力未能得到充分释放。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短期内理解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如果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通胀水平降低,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速。我国 2013 年至今的数据表明1,核心 CPI 与实际 GDP 增速之间大约是 1:1.1 的相关关系,核心 CPI 与 GDP 平减指数增速之间大约是 1:1.2的相关关系。2023 年我国核心 CPI 是 0.7%。如果 2023 年的核心 CPI 达到 2%的合意通胀水平,需求也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2023 年实际经济增速要比现实中的实际 GDP 增速高 1.4 个百分点,名义 GDP 增速要比现实中的名义 GDP 增速高3.0 百分点。这大约对应着名义 GDP 提高 3.8 万亿,按照过去十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居民、企业和政府收入分别提高 2.3 万亿、9 千亿和 6 千亿元。名义 GDP 增速过低,经济体感差。2023 年名义 GDP 同比增速 4.2%,低于 2022年的 5.8%。这是过去二十年当中仅高于 2020 年的第二低年份。名义 GDP 增速是居民、企业和政府收入合计的增速,最能代表经济主体的体感,过低的名义 GDP增速不仅带来了较差的经济体感,也不利于改善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2023 年经运行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 经济面回升向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1 我们剔除了 2020 年和 2022 年的数据,并使用 2020-2021 年的两年平均 GDP 增速替代 2021 年实际 GDP增速做回归。政策建议季度报告- 4 -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第 58 期2024 年 1 月月不确定性上升。这些困难和挑战中,摆在首位的是需求不足。通过提高有效需求,把通货膨胀率提升到 2%左右的合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提升社会预期,有利于化解各种风险隐患,有利于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对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也是最好的准备。图 5 名义 GDP 增速图 6 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政府支出减速加剧需求不足从经济三大需求的结构来看,2023 年前三个季度累计,最终消费带来了 4.3个百分点的 GDP 增长,资本形成 1.6 个百分点,净出口-0.7 个百分点。2023 年GDP 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占比分别为 53.7%、43.1%、3.1%,消费支出占比有所提高,投资和净出口占比下降。图 7GDP 三大需求对 GDP 增速的拉动图 8GDP 三大需求占比政策建议季度报告- 5 -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第 58 期2024 年 1 月月数据来源:WIND,作者测算居民消费的改善程度不及预期。2023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9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