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Q3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国际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要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六稳”等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增长放缓、通胀上行、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性增强四大特点。预计二季度 GDP 增长 6.2%左右,比一季度小幅放缓。 ●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充满变数、中美互加关税的实质影响将持续显现,全球经济大概率减速,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国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现,近期一些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中小民营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仍有发生。“六稳”政策料将加快实施,加上低基数因素,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三季度企稳,全年 GDP 增长 6.4%左右。 ●本轮经济下行是内因(新旧动能转换)和外因(全球经济减速、中美贸易摩擦)共同导致的。政策取向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应加力增效,但需解决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二是货币政策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降息应成为重要选项;三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市场活力和信心;四是坚持因城施策,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五是千方百计消除非经济因素对经济金融的冲击。 2019 年第 3 季度(总第 39 期) 报告日期:2019 年 6 月 26 日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组 长: 陈卫东 副组长: 周景彤 成 员: 李佩珈 梁 婧 范若滢 李 赫 鄂志寰(中银香港) 王 卫(中银国际) 瞿 亢(伦敦分行) 张 翔(中银基金) 徐 阳(中银基金) 杨 雷(中银基金) 联系人:范若滢 电 话:010-66592780 邮 件:fanruoying@qq.com 中国经济季度增长走势图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1 2019 年第 3 季度 应对外部冲击和动力切换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9 年第 3 季度) 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六稳”等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增长放缓、通胀上行、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性增强四大特点。预计二季度 GDP 增长 6.2%左右,比一季度小幅放缓。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充满变数、中美互加关税的实质影响将持续显现,全球经济大概率减速,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国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现,近期一些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中小民营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仍有发生。“六稳”政策料将加快实施,加上低基数因素,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三季度企稳,全年 GDP 增长 6.4%左右。本轮经济下行是内因(新旧动能转换)和外因(全球经济减速、中美贸易摩擦)共同导致的。政策取向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应加力增效,但需解决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二是货币政策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降息应成为重要选项;三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市场活力和信心;四是坚持因城施策,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五是千方百计消除非经济因素对经济金融的冲击。 一、2019 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一)上半年经济形势回顾:开局良好但近期出现反复 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国家抡着关税“大棒”在全球各地追求所谓的“公平贸易”,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遭受重创,世界贸易哀鸿遍野1。但在“六稳”等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增长放缓、通胀上行、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1 据 WTO 统计,今年一季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除了美国(1.5%)、中国(1.4%)的出口实现小幅增长外,法国(-2.6%)、德国(-5.5%)、意大利(-5.8%)、英国(-2.9%)、日本(-5.8%)、韩国(-8.2%)等国家出口均为负增长。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2 2019 年第 3 季度 性增强四大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稳中趋降,内需较为稳定但外需大减。一季度GDP 增长 6.4%,好于市场预期。但进入 4、5 月份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减速、政策有所收紧和市场预期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景气再度回落,下行压力增大,预计二季度 GDP 增长 6.2%左右,低于一季度 6.4%的增长。与上年需求减弱但供给较好不同,今年上半年供给和需求呈同步放缓态势。从供给端看,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三大产业齐放缓;从需求端看,消费和投资增长小幅放缓,而出口减速比较明显。二是就业状况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上升。前 5 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97 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 31 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均有上升,5 月份均为 5%。三是通胀小幅回升,PPI 和 CPI 负“剪刀差”扩大。前 5 个月 CPI 累计上涨 2.2%,涨幅同比扩大 0.2 个百分点。据测算,在前 5 个月 CPI 上涨 2.2%中,翘尾因素为 1.5%左右,新涨价因素为 0.7%左右。食品价格上涨是 CPI 抬升的主因,前 5个月拉动 CPI 上涨 2.17 个百分点。与 CPI 不断走高相反,受需求减弱和高基数的影响,PPI 涨幅明显收窄,前 5 个月累计仅上涨 0.4%,同比放缓 3.3 个百分点。PPI 和 CPI 的“剪刀差”2由去年 5 月份的正 2.3%变为今年 5 月的负 2.1%,也印证了宏观经济景气处在下行通道。四是国际收支平衡性持续提高,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分化。一季度,国际收支总差额占 GDP 的比重降为 0.32%,比去年同期回落 1.76 个百分点。经常项目差额占 GDP 的比重由 2018 年一季度的-1.1%提高到 1.85%,扭转了 1998 年以来持续下降的态势;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占 GDP 的比重由上年一季度的 3.17%转变为-1.54%。前 5 个月,贸易顺差累计为 1304.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361 亿美元。 2 根据经验,PPI 与 CPI 涨幅之差即“剪刀差”是预判经济景气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其为正,表明经济景气在回升,反之,则经济景气在回落。这从经济学原理上
[中国银行]:2019Q3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4M,页数4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