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2019 年 9 月 经济结构升级中的消费金融 2019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 ——创新与规范 摘要 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快速增长、信贷结构也得到了一定优化,并且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的面向不同群体的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我国以消费信贷为代表的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有其必然性,而且未来仍有广阔的空间。在实践中,消费金融业务在客户类型、市场营销、产品和业务模式、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与其他信贷业务相比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消费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金融需求、促进消费升级的同时,也产生新的风险和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一是消费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我国的消费金融总体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长尾客户覆盖力度依然不足;二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因授信成本过高、征信缺失制约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三是由于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竞争的加剧,多头信贷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近几年消费金融违规挪至房市等投资渠道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四是消费者保护有待加强。 2017 年以来,随着政策对消费金融领域的规范,消费金融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也发挥了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一是信用消费、信用借贷业务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消费金融增加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并开始更多向个人成长、自我提升的领域延伸,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是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发展有效地覆盖了长尾客户群体,践行普惠金融,实现共享发展;四是消费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个人征信,助力于征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从行业整体发展空间来看,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 25%以上。当然,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监管环境将日趋严格,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运营会越来越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合规经营的消费金融机构的优势会愈发明显。从监管角度看,消费金融行业未来规范的重点将集中在完善监管政策、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强行业信息共享、防范金融科技滥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多层次信用体系等方面。从消费金融机构角度,未来的创新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挖有效消费场景;二是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三是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使消费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 目录 一、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 1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 1 (二)我国消费金融的市场结构与创新 ......................................... 3 二、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7 (一)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 ................................................... 7 (二)传统信贷模式的制约 ................................................... 8 (三)多头借贷与资金违规使用 ............................................... 8 (四)消费者保护有待加强 .................................................. 10 三、 消费金融与经济结构升级 ...................................... 10 (一)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 10 (二)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 12 (三)践行普惠金融,实现共享发展 .......................................... 13 (四)助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 15 四、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展望 ........................................ 16 1 经济结构升级中的消费金融 ——创新与规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消费金融,或消费信贷,是指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消费金融的贷款对象是个人,贷款用途是消费,目的是提高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水平。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财富的增加,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消费内部升级加速,带动了消费贷款等零售业务的发展;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为消费贷款需求提供了支撑;三是金融科技与消费金融业务的融合极大拓展了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等,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加快了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为消费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反过来,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也能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一、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起步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开办的耐用品消费信贷业务以及信用卡业务。但受制于居民消费水平、宏观市场环境等多方面限制,在之后很长时期内,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相关政策措施以及产业地位尚不明确。直到 2009 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开启,才真正从政策角度明确了对消费金融行业的支持。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探索期:(80 年代初--2009 年)以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为起点,开启消费金融市场。我国的消费金融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从 1981 年到 1983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六个省市的 6 个行、处、所开办了消费金融业务。1999 年,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金融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为主的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逐步开 2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9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